APP下载

网络交往依赖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8-09-13卢莹莹

求知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自尊大学生

卢莹莹

摘 要:文章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福州某高校抽取108名本科生填写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尊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考察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结果发现:母亲的教养方式和网络交往依赖、自尊的关系不是十分紧密,父亲的教养方式与这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自尊负向预测网络交往依赖,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总之,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具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教养方式;大学生;自尊;网络交往依赖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4-2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网络用户在不断增长。一般来说网络交往依赖指个人频繁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对于网络关系十分依赖的精神状态。李晓静认为,网络聊天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感情,也可以保持与网友之间的联系[1]。过往的文献中指出,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孤独感的产生[2]。网络交往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源于网络交往的频度,而且源于对网络交往的态度[3]。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子女行为方面,现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支持水平低、父母关注少的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高[4]。亲子关系是如何引发网络交往依赖的,其中的影响机制如何发生的,是否需要中介因素的干预,这些问题是本文想要讨论的。

一般认为自尊是对于自身能力、素质的肯定,还包含他人、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而且自尊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发现自尊影响个人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比如李玲就发现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5]。我们认为一方面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依赖,另一方面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自尊进而间接影响网络交往依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州某高校共抽取108名本科生,收回有效问卷100份(92.6%)。其中男生52名(52%),女生48名(48%);大一学生14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39名,大四学生17名;文科32名,理科64名,艺术类4名。

2.研究工具

(1)基本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年龄、专业等。

(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该量表父亲版和母亲版分别有21题。采用四级计分。重测信度在0.70到0.81之间,具有良好的信度。

3.自尊量表(SES)

Rosenberg 编制自尊量表(SES),包括10个题项,其中有5个反向计分题,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重测信度为0.85。

4.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

由平凡、韩磊等人编制,本文采用网络交往依赖这一维度的题目。问卷采取5点计分。

三、结果与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的相关分析

从相关分析可知,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系数中,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相关。母亲教养方式与自尊并不显著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的相关中,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与网络交往依赖显著相关,母亲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相关不显著。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是显著负相关。

2.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比较

通过T检验可知网络交往依赖与性别的显著性为0.081,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性别与网络交往依赖与性别没有关系。通过F检验发现网络交往依赖与专业和生源地的显著性都大于0.05,分别为0.39和0.09。说明没有显著差异。

3.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网络交往依赖的路径分析

本文利用AMOS21.0对于假设模型进行估计验证。一个模型的拟合度如何,需要具体的指标进参数进行报告。当这些拟合指数值大于0.9时,表示模型可以接受,没有达到0.9时,则需要重新修正。本研究的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的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数GFI、AGFI、NFI、IFI、CFI都是0.9以上。

母亲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关系依赖的关系模型见图1。其中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维度中,母亲过度保护、拒绝属于消极的教养方式,对于网络关系依赖呈现直接的正向预测,又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地产生影响。母亲的情感温暖是积极教养方式,对于网络关系依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又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地产生影响。自尊对于网络关系依赖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越低,越容易产生网络关系依赖。

父亲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关系依赖的模型见图2。可以看出父亲的教养方式与两者关系更为紧密。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对于网络关系依赖都是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通过自尊间接地产生影响。父亲情感温暖是积极教养方式,对于网络关系依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达到了-0.32,同时对于自尊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达到了0.44,又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地产生影响。自尊对于网络关系依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四、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父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的影响比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加显著。性别、专业、生源地与网络交往依赖没有显著的联系。因而,我们将从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影响及自尊影响网络交往依赖分开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

本文分别进行了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的调查,分别构建了各自的结构模型。在父母亲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上,父母亲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都显著相关。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是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有一定的影响的。验证了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的。由模型看出,父亲和母亲的过度保护、拒绝都容易导致子女的网络交往依赖,父母比较严厉,经常使用惩罚手段的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对较多[6]。父母对子女过度干涉与保护,容易导致子女喜欢依赖他人,做事情畏手畏脚,抗打击能力弱,长期下来更容易依赖于网络交往。

2.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

本文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预测自尊。杨红君与周世杰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够提高卫校学生的自尊水平[7]。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对于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系数中,消极的教养方式对于自尊是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有利于提高子女的自尊水平。父母对于子女的夸奖赞美、爱護使得子女更加相信自己,不惧困难,更有自信。父母对于子女一味地拒绝、干涉使得子女不相信自己,犹豫不决,做事情害怕被拒绝,更容易形成低自尊。

3.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

自尊显著负向预测网络交往依赖。父母教养方式会通过自尊对于网络关系依赖起到间接影响。网络交往依赖是网络成瘾的部分之一。低自尊的人在现实生活社交中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缺乏存在感,而在网络社交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现自我,所以更易沉迷于其中。

参考文献:

[1]李晓静.网络聊天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84-89.

[2]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286-288.

[3]金 鑫,李岩梅,李小舒,等.网络社交态度、网络信任、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孤独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1):185-187.

[4]吴 鹏,刘华山,鲁路捷,等.青少年网络不道德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道德脱离、责任心、道德同一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2):372-377.

[5]李 玲.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1-264.

[6]赵利云,程灶火,刘新民.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502-505.

[7]杨红君,周世杰.卫校女生成人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2):189-197.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自尊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