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草地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建议

2018-09-13李显刚龙金梅高巍周泽英赵正隆龙洪班镁光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罗甸县荔波县瓮安县

李显刚,龙金梅,高巍,周泽英,赵正隆,龙洪,班镁光

(1.贵州省黔南州饲草饲料工作站,黔南 558000;2.贵州省黔南州农业区划办,黔南 558000)

0 引言

黔南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由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森林资源的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暖性草丛和灌丛草地,即所谓的草山草坡,是贵州主要的天然草地分布地区之一,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分布广泛,草地总面积404 176 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403 740.7 hm2,为家畜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牧草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一方面导致了草地资源的浪费,畜牧业发展规模小,质量差;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土地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严重[1]。此外,贵州近年来提出现代山地畜牧业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战略,在此背景下,以草地资源为依托的草地畜牧业必定受到影响。如何处理草地畜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旅游与生态畜牧业协调发展,这是畜牧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了解黔南州草地资源现状及合理的规划与布局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草地资源的优势与潜力,成为黔南州畜牧业当前发展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也为黔南州现代山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黔南州自然地理条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06°21′~108°19′,北纬25°03′~27°30′之间。在地质上属于凹陷断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丘陵,盆(坝)地和槽谷相互交错分布,并以山地为主。年平均气温在15~17 ℃,平均降水在1 100~1 450 mm,年平均日照时间1 000~1 500 h,年平均无霜期在270~290 d。境内分布着北部长江流域的乌江、沅江两水系,南部珠江流域的红水河及柳江两水系,水资源极为丰富。土壤特征表现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分布的特征,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南向北依次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垂直分布规律自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赤红壤-黄红壤-黄壤-草甸土[2]。黔南州特有地理自然环境,造就了该地区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生态屏障。

2 主要牧草品种、营养成分及分布情况

2.1 主要禾本科牧草的品种、营养成分及分布情况

在黔南州野外生长的禾本科牧草众多,通过对全州12个县市野外360个品种的详细调查,列举了其中的23种,它们的营养成分及主要分布情况详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其中白健杆、白茅、野古草、荩草、细柄草、马唐及芒等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牧草的营养价值主要随着生长期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饲喂用的最佳时期在抽穗至初花期。

2.2 主要豆科牧草品种、营养成分与分布情况

通过野外调查,表2列举了黔南州主要的8种野外饲用豆科牧草,它们是白三叶、紫云英、多花木兰、胡枝子、山蚂蟥、野大豆、葛藤和刺槐。全州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黔南推广利用较好的、且饲用价值高的有白三叶、多花木兰、铁扫帚和葛藤。

表1 黔南州主要禾本科牧草品种、营养成分与分布

(续表)

表2 黔南州主要豆科牧草品种、营养成分与分布

3 黔南州草地资源概况

3.1 草地资源现状

结合专业的人工清查和卫星遥感等技术(2016年度)分析后得知(表3),目前,黔南州共计草地资源4041.76 km2。

从草地资源在全州12县市的分布情况看,罗甸县共计拥有草地资源600.24 km2,占全州草地资源的14.85%,其次是荔波县的516.24 km2,占比12.77%,第三为独山县,为494.25 km2,占全州的12.23%。全州草地资源总量最少的为瓮安县,仅为127.14 km2,占全州草地资源总量的3.15%。全州各县市草地资源从高到低依次为罗甸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三都县>惠水县>都匀市>贵定县>福泉市>龙里县>长顺县>瓮安县。

从草地类型看,其中草丛草地2 086.75 km2,灌丛草地1 404.74 km2,疏林草地544.68 km2,人工草地5.59 km2,存在草丛草地>灌丛草地>疏林草地>人工草地的状况。

从各县市看,草丛草地中,独山县最多,为363.83 km2,其次为荔波县的331.62 km2,第三为惠水县的296.47 km2,最少的是龙里县67.88 km2;灌丛草地中,又以平塘县的299.12 km2,罗甸县的247.09 km2,第三为三都县的174.83 km2,最少的为瓮安县的39.38 km2;疏林草地中,资源量前三位的是罗甸县119.98 km2,三都县72.11 km2及荔波县71.97 km2,最少的仍为瓮安县的0.53 km2。三种天然草地资源类型在全州12县市的分布规律如下。

(1)草丛草地资源量从高到低为:独山县>荔波县>惠水县>罗甸县>都匀市>贵定县>三都县>平塘县>福泉市>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2)灌丛草地资源量从高到低为: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荔波县>长顺县>独山县>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都匀市>惠水县>瓮安县。(3)疏林草地资源量从高到低为:罗甸县>三都县>荔波县>龙里县>平塘县>都匀市>福泉市>独山县>长顺县>贵定县>惠水县>瓮安县。

表3 黔南州草地资源现状统计表 单位:km2

3.2 各类型草地可利用面积

表4 黔南州各类型草地可利用草地面积 单位:hm2,%

换算分析得知(见表4),目前,黔南州共计可利用草地资源面积403 740.7 hm2。

从草地类型看,其中草丛草地208 339.9 hm2,灌丛草地140 379 hm2,疏林草地54 463.1 hm2,人工草地558.66 hm2,仍存在草丛草地>灌丛草地>疏林草地>人工草地的状况[3]。

从各县市看,存在与草地资源量相同的高低排列顺序。

从全州12县市可利用草地资源面积情况看,仍为罗甸县可利用草地资源面积最高,为60 023.51 hm2,全州可利用草地资源总量最少的为瓮安县,仅为12 699.34 hm2。全州各县市可利用草地资源从高到低与草地资源总量排序一致。

3.3 各类型草地可采食牧草量

通过换算得知(见表5),全州可采食牧草总量达到556 236.8万kg,其中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为最高,为318 132.5万kg,其次为灌木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178 055.0万kg,疏林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58 493.6万kg,人工草地可采食牧草量最低,为1 555.7万kg,分别占全州可采食牧草总量的57.19%、32.01%、10.52%和0.28%。其中又以罗甸县的可采食牧草总量最高,为86 090.9万kg,占全州可采食牧草总量的15.48%,其次是荔波县的78 795.4万kg,占比为14.17%,第三是独山县的69 442万kg,占12.048%。瓮安县的可采食牧草总量仅为17 835.4万kg,为全州最低的县。

表5 黔南州各类型草地可采食牧草量 单位:万kg,%

除人工草地类型外,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中荔波县最高,为55 157.7万kg,其次是独山县的53 561.3万kg,最少的是龙里县的10 019.8万kg;灌木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中又以平塘县的37 369.1万kg为最高,其次是罗甸县的32 704.3万kg,瓮安县最少,为4 919.5万kg;疏林草丛类草地可采食牧草量占比最高的是罗甸县的14 525.8万kg,与最少的瓮安县(53.1万kg)相差274倍。

3.4 黔南州各类型草地理论载畜量情况

通过计算,黔南州全州各县市总草地资源的理论载畜量见表6。黔南州草地资源的理论载畜量为346.51万羊单位,居于前3位的县市依次是罗甸县的53.04万羊单位,荔波县49.37万羊单位及独山县的44.10万羊单位。各县市草地资源的理论载畜量从高到低顺序为:罗甸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惠水县 >三都县>都匀市>贵定县>福泉市> 长顺县>龙里县>瓮安县。

表6 黔南州各类型草地理论载畜量 单位:万羊单位

(续表)

除人工草地类型外,荔波县的草丛类草地理论载畜量最高,为35.36万羊单位,独山县的次之(34.34万羊单位);平塘县的灌木草丛类草地理论载畜量最高22.63万羊单位,位列第二的是罗甸县19.80万羊单位;疏林草丛类草地理论载畜量最高的是罗甸县8.28万羊单位,荔波县次之4.97万羊单位。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草原法律法规及依法治草的力度,加快草原权属的划定

2015年以来,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提出进一步加大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草原权属的划定进度[4]。目前,全州草原行政执法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以2017年为例,黔南州各县市举办草原执法培训班 17期次,接受培训人员132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近13000余人次。经过草原执法人员两年来的不懈努力,草原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势头得到遏制。同时,已有荔波县实现了草原权属的划定颁证工作,贵定、龙里、罗甸三县正积极推进权属划定工作,其他县市也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今后要进一步用草原法中有关规定规范草原上从事的各种行为,目前,黔南州已建设了一支合格的草原执法队伍,强化了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巩固了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成果。

4.2 合理规划与利用草地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4.2.1 以草定畜,实现合理规划与利用

根据黔南州2012年采用GPS遥感技术调查的草地资源现状,结合各县市2016年人工调查的实际情况,对草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以指导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规划,打造出黔南州特有的现代山地畜牧业发展模式[5]。此外,加快推进草地的承包经营体制,整合草地资源,通过改良天然草地和建设人工草地技术,结合秸秆加工利用,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依据草蓄平衡原理,合理培育一批发展规模和饲养计划的龙头企业,提高草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6]。有效解决目前黔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规模小、散、乱,造成的草原破坏,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石漠化等问题。各县市要合理规划,宜牧则牧,杜绝小、散、乱,对草地畜牧制定可行的建设方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不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2.2 以政策为引导,调整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打造畜牧业产业带

加快把放牧方式改为圈养方式,实现畜牧产品“工厂化生产”,加大牧场管理,加大牧草种植,秸秆氨化,青储饲料的扶持和投入[7]。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节粮型草地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进以冬闲田土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经果林下种草的草地建设工作,抓好秸秆处理利用,推广适时青贮、氨化技术,使草地畜牧业逐步成为我州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加强推进草地畜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独山、贵定及荔波三县草地资源丰富,地区优势明显,必须把发展草地畜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打名牌、创精品,抓好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开发建设,做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将有效的草地资源价值做到最高。全州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的扶持,使畜牧业生产由散养型为主向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各县市要继续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山地畜牧业,打造一批优质、高效、集中连片、示范带动力强、富有特色的畜牧产业带。结合实地生态资源功能评价展开规划工作,有助于提升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成效和生态保障作用。

4.3 加大推进草原保护项目工程

一是,加大贵州南方现代畜牧业推进项目力度,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二是,加大粮改饲项目力度,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草畜配套,转变传统畜牧业的发展观念,因地制宜地建设人工草地,增加饲草料生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营模式。三是,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及石漠化综合治理畜牧部分工程,科学布局,实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及补偿机制,保护生态屏障。

猜你喜欢

罗甸县荔波县瓮安县
绿色贵州引客来
荔波县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中国共产党荔波县代表大会
荔波县开发研究促进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理事联谊会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
瓮安县关工委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罗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与思考
浅谈罗甸县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