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2018-09-12李晓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CT诊断

李晓东

【摘要】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其中8例肠壁增厚型,CT下可见肠壁不规则增厚,厚度1.4~4.0 cm,部分患者可见病变肠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CT下未见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扩张,呈“动脉瘤样”增强扫描下病灶部位肠管、肿大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息肉样肿块型3例,CT下可见息肉状软组织肿块影,形状相对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部位形态规则或多呈分叶状,增强扫描下可见病灶轻度强化;肠系膜浸润型2例,CT下可见肠系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结论 将CT用于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7..02

近年来,随着CT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课题以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作为对象,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6~81岁,平均(54.57±4.51)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12例,腹部包块2例,消化道出血7例。恶心呕吐、纳差及体重下降5例,低热2热。本课题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检查方案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①仪器与设备。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机。②检查步骤。检查前1天晚上叮嘱患者利用1000 mL开水混合15 g番泻完成肠道清洁;检查患者患者禁食12 h,检查前30 min~2 h饮用1000~1500 mL纯净水保持肠道充盈。设置相关参数:层厚5 mm,螺距1.0,CT扫描范围从膈顶部到耻骨联合下缘部位。患者CT平扫完毕后立即进行增强扫描,利用高压枪经肘静脉注射80~100 mL非离子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造影剂后20~25 s视为动脉期;60~70 s位静脉期,可延迟3~8 min。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设置重建参数:层厚5 mm、间距5 mm。③图像处理。将获得的图像传输到工作站中完成MPR、CRP及MIP图像重建,读片时由我院两位影像学医生共同阅片,对于存在争议的病例由第三位医生介入,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中8例肠壁增厚型,CT下可见肠壁不规则增厚,厚度1.4~4.0 cm,部分患者可见病变肠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CT下未见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扩张,呈“动脉瘤样”增强扫描下病灶部位肠管、肿大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息肉样肿块型3例,CT下可见息肉状软组织肿块影,形状相对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部位形态规则或多呈分叶状,增强扫描下可见病灶轻度强化;肠系膜浸润型2例,CT下可见肠系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

3 讨 论

近年来,CT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CT是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常用的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实现多平面、多角度诊断。对于CT平扫难以确诊的患者可以行增强CT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图像放入工作中中进行后处理,经过MPR重建后能更加直观的观察病灶的部位、范围、软组织肿块的大小形态,有助于多方位显示受累的肠管及继发征象。同时,利用CT能了解患者手术效果,能为患者术后进行放、化疗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综上所述,将CT用于小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 旭,张挽时,孙美玉.CT及MRI在诊断小肠原发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的价值一例并文献回顾[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05):80-83.

[2] 张 辉.小肠原发淋巴瘤CT及MR对照与诊断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4:1.

[3] 谢昌辉,尹吉林,李向东,王欣璐,李兴耀,全江涛.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8)F-FDGPET/CT显像及诊断方法[J].核技术,2012,35(03):216-221.

[4] 王刚,郑晓林,吴依芬,沈海平,黄 翔.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06):515-517.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CT诊断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探究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探讨胰腺癌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与CT鉴别诊断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