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8-09-12赵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术后恢复

赵敏

【摘要】目的 研究肺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其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护理的4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组采用的是随机抽取的方式,按照n=20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比术后恢复指标、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心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个性心理护理改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改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价值较好。

【关键词】肺癌手术;个性心理护理;术前焦虑;术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

肺癌在中的发病率始终处于较高的位置,属于肺源性恶性肿瘤,发病位置多见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较强的性别特点,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威胁生命。该病进行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但是后期需经历漫长的放化疗,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术后的恢复治疗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患者术后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通过规范化的护理规范,缓解患者较为消极的心理负担,提升术后生活质量[1]。本文采用讨论方式分析肺癌手术患者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其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详细分许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护理的4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组采用的是随机抽取的方式,按照n=20进行分组,对照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为(42.23±6.31)岁;观察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为(42.32±6.38)岁。患者均诊断为肺癌,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排除其他位置癌症、心肺功能不全情况,患者在了解实验相关内容后签署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配合患者手术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指导,配合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关系护理。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谈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并且结合实际需要分析讨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患者自身较为悲观消极,则需要采用耐心开导为主的方式,积极与患者展开交流,引导患者将情绪进行疏解,如患者自身较为激进,则可采用鼓励的方式,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情绪[2]。②知识普及。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肺癌知识普及计划,通过成功案例的列举,增加患者治疗决心,逐渐对其心理状况进行一定的调节,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后期的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③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治疗中因为性格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心理护理方案:患者在治疗初期容易出现愤怒以及不平的情况,后逐渐将这种不平转化为绝望,最后转化为消极治疗,甚至出现麻木,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发展变化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规划,首先在患者术前将该病治愈的可能性告知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转变消极的心理状态,全面对疾病进行了解,提升患者治愈的信心[4];患者术后自身的疼痛以及化疗过程较长,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麻木的心理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患者的求生的欲望提升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树立生活的信心,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提升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研究对比数据包括术后恢复指标、心理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心电监控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引流时间;生活质量:生理机能、心理职能、情感职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P检验,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整体恢复指标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心理各项职能得到显著提升,P<0.05,詳见表2。

3 讨 论

肺癌患者在手术过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恢复治疗,但是该病的复发率也较高,长时间的治疗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需要在术后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通过规范化的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将心理护理规划与患者实际性格以及病程特点进行结合,为后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便利[5]。

本研究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整体恢复指标更加理想,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心理各项职能得到显著提升,P<0.05。具体原因可概括为:①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的制定,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更加理想的改进,将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行缓解,逐渐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得患者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转变消极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治疗,使得患者整体的治疗进度得到提升。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整个心理疾病出现的问题依据病情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需指定相应的规范化的护理方案,而对于不同病程的患者,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心理情况,将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的护理,使得患者得到更加理想的心理情绪调整,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规划。③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的制定,在心理调整的同时,可帮助患者更加积极的面对疾病,深入的了解疾病知识,进而提升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应用个性心理护理改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改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价值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换君.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手术前后应用的价值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3):434-435.

[2] 谢 晓,陈卓萍,陈淑芳.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58-59.

[3] 徐 飞.纽曼系统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2):32-34.

[4] 高玲一,孔海红,李晓艳,等.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50-153.

[5] 邓 莹,孙红玲.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8):58-59.

[6] 崔桃桃,刘 敏,宗 萍.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01-10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术后恢复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及术后恢复的作用分析
综合护理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26例毁损肺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