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难忘的四位“园丁”

2018-09-12

西江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梧州园丁感情

许柏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梧州市的中学语文教师中,有四位特别为大家所推崇,他们分别为许柏龄、莫拔萃、李镇、梁汝煌。他们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获得很多同行的好评。

在这四位教师中,许柏龄的学识素养和声望最高。我知道许老的教学特点,远在认识他本人之前。那是1960年,我刚考入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读书,班上有两名毕业于梧州师范学院的“调干生”(“国家干部”保送生),他们向我讲起许老的情况并忆述他的教学特色,说他在教学上循循善诱,启迪睿思,令人记忆深刻,终生受用。他们饶有兴致地给我介绍了许老向学生讲解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一诗时的情景:许老先从“人世间哪一种感情最纯真最伟大?”的提问切入,待学生回答“是母爱”后,他便接过话茬说:“那么,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对孟郊这首诗的分析,看诗人如何用诗句去具体、形象地诠释母爱的纯真与伟大。”接下来,他一步步提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蕴含的深意。讲课中,许柏龄顺便介绍了孟郊的孤苦身世,还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母”义为“怀子之象”,讲述母亲养育子女历尽艰辛的过程,教育学生不应忘记“母难日”,毕生须尽孝心!

按理,讲课至此大可结束了,但许老还根据师范教学特点和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并在课堂上以“母爱”为题材要求学生做口头作文训练……听了同学的介绍,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的讲课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能令我这样的听者感同身受,确实难能可贵!

二十余年后,我调入梧州教育学院工作,有幸与时任院长的许柏龄教授共事,通过听课和学生们的反映,我发现许老确实有较高的教学艺术。

第二位值得一提的老师是莫拔萃,他是我的恩师。我在梧州一中读高中时,他担任过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莫拔萃讲课感情充沛,生动传神。班上无论是爱好文科还是理科的同学,都喜欢听他讲课。他常用真挚的感情和富有魅力的语言来讲解课文的内容,感染每位听课的学生。如他在讲解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一诗时,感情就十分投入。当他讲到结尾“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二句时,他忘情到把自己融入了诗中,仿佛登临谢朓北楼,怀念六朝齐代著名诗人谢朓的,不是李白而是他自己。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对于颂扬英雄故事的课文,莫拔萃更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用饱蘸感情的语言去讲述。如讲解从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出来的课文《筑路》,他用娓娓动听的言辞,绘声绘色地描述情节,情真意切地分析课文。尤其是文中保尔关于“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那段名言,他讲得很诗化,分析得很透彻,以致在不久后我们参加“共青水电站”的开山劈岭筑路劳动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段名言和莫拔萃的讲解,我们边背诵边劳动,干劲倍添,获得了上级的表扬。

莫拔萃

在讲解和谷岩的《枫》这篇课文时,莫拔萃又以极大的热情、激越的语调,讴歌了“最可爱的人”——志愿军英雄司机小马。他讲到小马凭着勇敢机智,在朝鲜战场上多次与敌机周旋,最后壮烈牺牲时,不禁眼泛泪光,他的讲解触发了我们心弦的共鸣。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与恩师莫拔萃同在梧州教育学院任教,常得到他耳提面命的教诲,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

第三位和第四位值得感佩的老师分别是李镇和梁汝煌。这两位老师既是我的老前辈,又是我在梧州高中工作时的同事。我于1964年被分配到梧州高中当语文教师,学校领导要求我多听老教师的课,还推荐了上述两位老师供我学习,尤其是李镇,领导让我与他结成“师徒对子”。听多了李镇的课,我对他的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李镇的课文教学,分析讲解十分到位,深入浅出,时有幽默诙谐之语,令学生极为赞赏。他的作文课教学特色尤为明显,定题、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说得一清二楚。他批改作文时,总要加上眉批和总批,文内有好的词、句、段,他便在文内用红笔圈点或划线。为试行改革,他对学生分批轮流做面批面改,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有时还采取先由同桌学生互批互改,之后才由他批阅并加以补充修改的批改方法。进行作文讲评,一般是由他自己主讲,做出总结性的述评,有时也会拿用作讲评的例文交由习作者本人朗读、自评,再让全部学生点评,最后由他归纳梳理,纠正补充,做出全面的评述。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至于梁汝煌,最擅长的是讲解古文,在这方面他功底深厚,经验丰富。如讲《秦晋崤之战》,他在为学生扫清文字障碍之后,再对课文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由于这篇课文是记述历史上秦、晋两国为争霸而发生重大军事冲突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多个层面,情节复杂多变,矛盾纠葛纷繁。但梁汝煌却能以简驭繁地处理教材,有条不紊地梳理情节,有声有色地渲染场面,他的讲课,自始至终都像磁石吸铁般吸引着学生。讲古文《郑伯克段于鄢》时,他会结合故事情节,剖析庄公的阴险虚伪,叔段的利欲熏心,姜氏的偏袒幼子,导致一场因争夺君位而公怨私怨、国事家事相纠结的悲剧发生,他的评论到点,鞭辟入里。

这四位老师,久经历练,教学成绩斐然,令人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梧州园丁感情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最好的感情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感情工作
螃蟹当园丁
我是小园丁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