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情怀

2018-09-11凌志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作文题情怀共同体

凌志

解剖热点

2017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是一个奇怪而吊诡的现象。一方面,一言不合就开“怼”,不见温良恭俭让的儒雅之风,更少包容淡泊仁爱悲悯的君子情怀;另一方面,这样的“怼”多表现为思想的冲突与对抗。自媒体的发达,网络发声迅疾而大量扩散,形成全民参与的浪潮,对同一问题不同看法的互怼、各种思想的碰撞,见证了一个公民意识觉醒的时代,一个人文情怀崭露的时代。

一个“怼”字,真实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困惑与反思,见证了时代的斑驳光影。而以子之矛,恰可攻子之盾,弘扬人文情怀中以人为本的温情,可解精神危机中对人自身及他人的漠视。人文情怀,核心是以人为本,起点是敬畏生命个体,终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皆相互依存、命运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备考技法

高考作文如何体现人文情怀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考不仅是“个体价值”实现的通道,更是为共同的“社会理想”选拔人才。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考生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文明的走向。这几年浅薄文风的矫正也与资讯的发达有关,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都在逐渐提升,人文情怀已成了重要的育人目标。有人文情怀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格局阔大,境界深远,气势恢宏,思想深刻,更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命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人文情怀的考查,如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中国关键词”,江苏卷作文题“车中承载的社會变迁与人间真情”,浙江卷作文题“三本大书”,上海卷作文题“预测生活”;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个性与创新”,浙江卷作文题“虚拟与现实”,上海卷作文题“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些作文题或指向生命体验,或关注社会生活,无一不在考查考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近年的高考高分范文来看,富含人文情怀的作文更能得高分。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著文章”之“妙手”,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考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失望。”

高考作文要写出高中生应有的深度和厚度,要让阅卷老师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嚼头”,就必须淡去“小我”情调,展露“大我”情怀。情怀的展露不在“所为之事”的大小,而在“为事之心”的敏锐。

“人文情怀”的生发点

一、关于自我

人文情怀的基点是自我,终点是大我,是“自我”与“大我”的融合。忽略自我,就没有自我理性的思考与辨别、独立的思想与自由的精神,以及对崇高信仰的坚守与追求。人文情怀,首先是自我生命的觉醒与发现,这种自我生命的价值追求,不是孤立的狭隘的小我,而是自觉融入人类的精神文化长河,表现为对生活文化艺术及人性中一切真善美的追求。

二、关于大我

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友爱与善意,对异己的理解与包容,对苦难者的悲悯与救助,是人文情怀中最动人的人道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髓。关怀一切生命,让一切生命平等自由尊严而幸福地生活,这是具有人文情怀者最高的社会理想,亦是人类最文明的社会形态。

三、关于命运共同体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他人的生命、幸福?因为我们是命运彼此相连的共同体。共有的生存环境,共有的社会环境,共有的精神文化,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我们必须关注自然的恶化,那是我们唯一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反思社会的种种弊端,它是阻碍我们获得更大幸福、让我们生活于桎梏中的原因,在反思的基础上以求变革,完善更好的社会体系;我们必须传承我们共有的精神文化,它是滋养我们信仰与灵魂的共同财富。

濡养“情怀”的基本途径

一、重温教材名篇

教材中的名篇流淌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真情关注,有着润泽心灵、滋养灵魂的养分和历久弥香、常读常新的内蕴。考生可以从中遴选出10到20篇来重新品读、品味,在重温中触摸、感受其情怀。初读,是“走近”作者的情怀;重温,是“走进”作者的情怀。只有“走进”了作者的情怀,我们才能与作者情怀的脉搏同频共振。

二、阅读经典著作

推荐考生读人文作家经典作品,如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东风西土》《重新发现社会》等,狄马的《一头自由主义的鹿》《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鲍鹏山的《风流去》。另外还有国外大家加缪、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梭罗、奈保尔等人的作品。

三、关注时事时评

时评文大多思想深刻,感情真挚,语言简练,表达巧妙,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关注社会人生,惩恶扬善,富有人文情怀,考生应该多关注。

相关素材

施一公执掌西湖大学

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辞去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他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施一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他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施一公称,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他最好的学生、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他,未来想去金融公司工作。施一公希望可以实现他回国的初衷:“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希望自己可以培养出一批胸怀大志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才。”

解读

1.敢于脱轨,自由独立的人格。施一公让我们依稀看见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风骨。说真话,做真人,不懦弱,不盲从,实在可贵。

2.敢于变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当一个国家的大学精英都只谈利益不谈理想,只谈就业不思创造,当所有人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麻木漠视深陷其中,施一公此举不啻平地惊雷。施一公敢于打破沉疴,积极开拓进取,是胆识,更是勇气。

3.敢于担当,心系教育的情怀。施一公回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希望培养一批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的人才。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这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

发展是消除国人离愁别绪的根本

“爸爸你在城里打工,一天赚多少钱?”“大概200多块吧。”“这是我所有的压岁钱,一共213块5毛钱,全部给你。爸爸,你再陪我一天好不好?”父亲瞬间泪如雨下。2018年春节期间在网络流传的这个故事,引起网民共鸣。网友们表示:“这是人世间最温情的‘工资!孩子不要红包、新衣服和玩具,用所有的积蓄‘雇父亲多陪自己一天。”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在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

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才能消除目前这一代国人身上的离愁别绪。一方面,很多中青年农民工通过之前在城市务工数年的积累,同时也借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在城市买了房子、有了户口,开始把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接到城市生活,成为了“新市民”。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的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就业、创业,成为了大家眼里的“新農民”,他们同样也不用再忍受和父母、子女的离别之苦。以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为例,2017年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5.24万人,新增返乡创办企业1.7万个,实现总产值115.8亿元,吸纳就业21.2万人。

解读

任何人都有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告别的时刻,所以离愁别绪并不是农民工的专属,但是在现实语境下,确实放大了进城务工人员和父母、子女告别时那种情感上的折磨,因为一个白领外出出差时和家人的分别是短暂的,但是农民工和家人的分别,却往往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好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未来的中国,离愁将不再漫长。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高速运转的时代陀螺,将社会切割成一个个网格,将人们隔离成一个个原子。但生命意志顽强地向外向上生长,激励我们从一个个原点走出,又将一个个原子彼此相连,让吾国斯民,遥相守望。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独善其身越来越不可能。我们为自己奔忙,也给他人幸福。你我都是社会生态链的一环,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需要你我发自内心的善意,也需要更温暖的公共产品和制度供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构思:

1.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既然是命运的共同体,那么请摒弃自私与冷漠,将眼光投向无穷的远方,投向无尽的人们,心怀善意与悲悯——每个人都与我有关,这个社会、这个时代都与我有关。关注命运的共同体,包括对弱者的同情与救助,对他人的友爱与善意,对苦难的悲悯与反思,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珍爱,对自然万物的爱护与敬畏。

2.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个体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不能囿于小我情怀,漠视乃至无视现实的诸多积弊;个人的奋斗应与人类整体的幸福相关联,与人类的整个精神文化相关联,与整体中的每一个生命的尊严相关联,这样的奋斗才有价值,才体现生命的崇高精神信仰,而不是小我的自私与自足、自娱与自乐。社会的“现实之刺”需要有识者、有为者、担当者去抵抗去拔除,否则我们只能陷入迷茫。只有合众人之力,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环境,个体的奋斗才不会陷入虚无。

【佳作展示】

远方与我

◎方淑星

鲁迅先生有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何为远方?那些看似与你“无关”的别人正经受着的苦难,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远方。远方于鲁迅先生是麻木不仁的看客,远方于柴静是那一方阴霾天空,远方与你与我息息相关。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如今,我们中的大多数成了时代的看客。古语有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上句所言达而兼济天下者少之又少,多数人选择了“自扫门前雪”“独善其身”。人人皆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了,无尽的远方与我何干?乍一看,这样的想法似乎无可厚非。诚然,一个人的力量于整个社会而言,确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然而易卜生说过:“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每一个人都应有为他人担当道义的勇气,因为道义关系无数人的福祉,而我们彼此祸福相依。

知名法律人郝劲松,因对“打破行业‘霸王条款起到一定作用”而入选“构建经济和谐十大受尊崇人物”。在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时,他这样回答:“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幸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密切关联。”换言之,若人人“独善其身”,合法权益无人争取,责任无人承担,那么公平正义又何以伸张?长此以往,社会的大船将搁浅不前。

正因如此,在冷漠的人群中需要鲁迅们、柴静们挺身而出,铁肩担道义,为社会的大船把正方向,与每一个水手共同努力,从而扬帆起航。承担道义并非愚勇,而是在众人盲从时仍坚守那一份清醒与理性,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发出对正义、对真理的呼唤,这才是真正的责任担当。二战期间,法西斯横行德国,包括众多科学家在内的知识分子公然签署了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宣言》。在白色恐怖的威胁之下,爱因斯坦因公然反对纳粹主义而遭到迫害,包括普朗克在内的众多好友同事,没有人敢为他发声,唯有劳赫挺身而出,大胆地道出真理,承担起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也在战后挽回了德国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

或许我们身边多数人仍是“独善其身者”,但不难发现越来越多敢于发声的有志之士正挺身而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掌舵的队伍,至少收起那副看客冷漠的嘴脸,保持一份理智,为社会之舟的前行尽一份力。

天下兴亡,你我共担;远方与我,息息相关。

点评

作文巧借鲁迅名言扣合题材“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并提出观点“要有为他人担当道义的勇气”,因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作文论证充分,论据翔实,有说服力;语言简洁,引用贴切,有感染力。

【教师下水】

大我之网,责任之爱

◎凌 志

想起一首小诗《人生》:网。

人怎能挣脱社会?人与人织成关系之网,各种关系联结成世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从物质到精神,无法逃脱,也无需逃离。

唯大我情怀,方能挣脱孤岛的虚无,让生命汇入社会的海洋!

选择大我,即选择心怀天下的抱负与担当。因为,我们彼此相连,休戚相关。

鲁迅先生正是这样融入社会、心系苍生的担当者。所以,他有弃医从文的决绝,有呐喊的犀利,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因为鲁迅先生深知救治国民衰弱灵魂的重要!“漫长两千年的封建史,只有两个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人向来有官魂、匪魂,唯缺民魂。”对人民,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哀其不幸”的同情,有“怒其不争”的批判;对敌人,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将文字化为锋利的掷向敌人的匕首与标枪。唯人民的幸福与尊严,唯民魂的重塑,是鲁迅先生一生的重任!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成为社会方舟的舵手,在风雨彷徨中奋勇呐喊、殒身不恤?

罗素说,他活的理由之一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故,对他人的情怀,对社会的责任背后必是那爱与善。为何先生眼里满含热泪,正因为他对众生爱得深沉。

那是怎样的大爱无言!历史的长河中无数道义者莫不是人间大爱的使者。苏格拉底有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把天下人纳入视野,以无限悲悯的情怀救赎众生于俗世的苦难,引领众生沐浴俗世的幸福,是所有道义者的社会理想。杜甫祈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文正的“先天下之憂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文穷尽一生追求“三民主义”,为人民谋取幸福;托尔斯泰把财产田地分给贫苦人民,为他们的苦难深深痛苦忧虑,无法安眠……

兼济天下者的背后,永远有独善者在孤芳自赏。独善者固然有其自我价值与追求,然最终沦为沉默的大多数:阮籍一生狂放,逃避的结果难免途穷而哭;陶潜隐居田园,只能在梦中追求“世外桃源”;渔父劝说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说尽了小我明哲保身的无奈……强权时代的士大夫,郁闷失意后转向心灵的修炼,或才华释放给文艺,本也无可厚非,然象牙塔中的修为终是国民缺陷的根源。

谁愿成为那谔谔之士,谁敢如宋人张孝祥那样高呼“无锋无芒,我要进士干什么!”社会的刺恰恰织就最有希望的社会关系的网,这刺,是责任担当之刺,是网中最稳靠最强大的结点,少了这刺,是一盘散沙的漠然!

新时代的学子,不要做那象牙塔内的冷漠者!请用大我之线,用责任之结,去编织社会诗与美的网。谨记先生教诲: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点评

作文巧妙地用“网”这一意象,来形象比喻我们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用“大我”这一概念,来阐释“心系苍生,责任担当,爱与善”的内涵。作文语言凝练优美,论据充实具体,情感真实充沛,有说服力,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作文题情怀共同体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共同体的战斗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