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化疗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2018-09-10董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心理状态胃癌

董丁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胃癌化疗过程中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6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常规护理)、观察组(n=31 ,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ORTCQLO-C43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胃癌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有助于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胃癌;化疗;优质护理;生存质量;心理状态

胃癌属于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手术是此肿瘤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对病灶进行切除,但为了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往往须给予患者化疗。化疗可使完全胃癌患者生存时间得到有效延长,但往往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对患者心理、生理均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因出,化疗过程中须给予患者科学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探讨给予化疗胃癌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2例于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者均无抗肿瘤治疗史,未存在器官功能障碍;无沟通、意识障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同意参与研究;术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化疗次数超过3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纳入病例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32例,患者性别:男18例,女14例;年龄:35~71岁,平均(57.4±2.3)岁;TNM分期:2例为I期,27例为11期,2例为Ⅲ期;文化程度:10例初中及以下,巧例为高中、中专,6例为大专及以上。观察组32例,患者性别:男19例,女13例;年龄:36~70岁,平均(58.1±2.0)岁;TNM分期:3例为Ⅰ期,26例为Ⅱ期,2例为Ⅲ期;文化程度:8例初中及以下,18例为高中、中专,5例为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千预,内容主要为病情变化监测、药物使用指导、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①优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高度关注患者心理、精神状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予患者更多贴心关怀,保持亲切态度,耐心询问患者生理、心理感受,指导患者通过与亲人及朋友聊天、听音乐、看书、适当运动等方式放松精神;给予悲观、失望患者贴心安慰与鼓励,多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激发患者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心,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面对疾病治疗。②优质互动服务:实施化疗前、后,护理人员均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做针对性解释和疏导,详细、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且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自尊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相应护理对策;告知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是短暂、阶段性的,化疗结束后会逐渐缓解,使患者能够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避免其过度恐慌;加强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须坚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做掌握相关康复锻炼方式,保证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③优质环境护理:住院环境对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心理舒适度的提高极为重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须高度重视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有着家一般感觉的住院环境。可在病房放置家庭式开水壶,在床头设照明灯,设置家庭式卫生间、病床间使用隔帘等,为患者营造温馨、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1.3 效果评估

①心理状态评估。干预前、后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O)[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②选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O-C43)[2]从5个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数与生活质量为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以PSS 19.0软件为工具实施数据统计学分析。分别使用“%”、“x±s”形式描述计数、计量数据,比较分别实施X2检验、t检验。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比较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两个量表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比较

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2]。在化疗过程中仅实施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护理需求。本研究给予化疗胃癌患者优质护理后,在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优质护理为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该种护理具有整体性、有效性、创造性、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均以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人格尊严为核心,为患者提供精细、优质护理,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医护人员的贴心照料与关怀,提升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围绕患者治护过程中实际需求给予其全面关怀与照顾。本研究给予观察组優质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给予化疗患者优质护理千预,可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佩卿,汤雪英.整体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02):129-130.

[2]韩歌,赫晓宏,兰锐等.全程分期护理对胃癌老年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依从性的改善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91-292.

[3]陈澄,熊英.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72-173.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心理状态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