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外文电视节目传播策略探析

2018-09-10张伟英

出版广角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外文电视节目

【摘 要】 融媒体时代,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但要想实现全球范围的精准传播,必须找准切入点,内容上挖掘中国文化特色,拒绝功利化取向,实现制作、发行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加快实用型APP的开发,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解决节目海外覆盖率问题。从业人士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优质的外文电视节目才能为中国形象的宣传增添助力。

【关 键 词】融媒体;外文电视节目;传播路径

【作者单位】张伟英,成都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3.018

融媒体集合了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2013年央视采用“手机端+LED屏幕实况”“视频+图文”的双轨直播形式,可以说是国内传媒机构对融媒体的率先尝试,之后,我国传媒领域进入融媒体时代,一些外文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媒体渠道快速发展起来。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外文电视节目传播

2008—2012年中国属于宏媒体信息化时代,构建了发达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网体系。2013年以后,中国才步入融媒体时代。宏媒体信息化时代,中国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受到一定的制约,“走出去”成绩并不理想,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宏媒体解决了媒介数量的问题,但没有引导多种媒介交互传播。比如上海外语频道开播前三年,尽管经验丰富的电视工作者制作了极为精彩的25档电视节目,包括《十点英语新闻》《海外路路通》《午间英语新闻》《惊言堂》《影视总动员》《真实视点》《来来往往》《世博链接》《家在上海》《三城记》《Mr. X》《说东道西》《家庭滑稽录像》《洋厨房》《爱生活》《劲体育》《通向北京》《超级盛典》《极速前进》《决战时装伸展台》《火眼金睛》《华人电影志》《不完全爵士》《中日之桥》《音乐物语》,但这些节目在海外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宏媒体信息化时代,中国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慢、效率低,大多数节目只能通过纸质媒介向欧美国家推荐。

第二,宏媒体具有泛媒体、流媒体特征,无法解决媒体收益分配的问题。泛媒体、流媒体是指以广域形态存在的多元媒介,比如在电视剧中植入广告和字幕等是泛媒体的表现形式,在纸质出版物中植入宣传广告和文字是流媒体的表现形式。这些方式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无法明确媒体收益分配的节点,造成很多问题,比如视频制作商和广告商关于视频广告的收益分配,前置广告、中插广告和后置广告的插入模式和计费,电视卫星实况转播权是以数量计费还是以观众偏好计费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基于融媒体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科学计量。

第三,宏媒体对外文电视节目的推介各自为战。我国宏媒体在宣传外文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各自为战,对外文电视节目的宣传没有统一标准,整体市场混乱,这导致外国人理解节目内容比较困难,传播效果不理想。因此,要解决中国外文电视节目的海外传播问题,必须创新思路,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二、融媒体时代外文电视节目传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窗口,中国目前的外文电视频道主要有上海外语频道(ICS)、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中央电视台法语国际频道(CCTV-F)、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E)、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CCTV-Русский)、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CCTV-A)。上海外语频道自2008年1月开播,通过IPTV和SMGBB宽频网络覆盖整个亚洲,在欧洲国家也颇受欢迎。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由原先的CCTV-9转型而来,于2010年1月正式开播,通过6个卫星向全球发送信号,在亚洲、欧洲、美洲的落地情况良好,在非洲和大洋洲的收视率较低,但用户数量也达到了4000万。其他外语频道根据语种不同覆盖范围不一样,但都有较强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大势,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融媒体为外文电视节目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外文电视节目传播是指电视节目向非中文核心区域横向发散和纵向渗透的过程。作为中国外文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的技术支撑,融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觑。首先,数据存取技术突破了融媒体交互的技术瓶颈。各种外文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传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存储速度技术、删除概率技术、复制粘贴技术、根数据恢复技术、远程数据控制技术、服务跟踪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其次,云计算使媒介交互成为可能。外文电视节目要想突破传统电视节目的限制,将节目内容更快更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必须先实现媒介交互,即视觉媒介、听觉媒介和网络媒介的有机结合,这需要借力云计算。云计算具有蚂蚁算法和拓扑排序的优势,同时又集成了服务器分段技术、分级服务器延伸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云数据漂移技术、随机云匹配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把节目录制现场、图像剪辑中心、屏幕显示器和各种APP巧妙地结合起来,带给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

第二,融媒体为外文电视节目传播提供了交互式共享平台。从宣传导向看,任何国家都很重视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家的地理边界被通信技术突破,引导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各国在舆论引导方式上做出调整,融媒体渠道成为优先选擇。比如中国为巴基斯坦发射的卫星,除了具有军事价值,还可以此为辐射中心,让中东地区的观众收看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的优秀节目,向阿拉伯世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正如中国传播学者李金玲所说:“‘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外文频道的立身之本。阿拉伯语频道以新闻和新闻性节目为主,以专题、文化和文艺类节目为补充,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及时、准确、客观、充分、平衡地报道发生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时事和重大事件,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自然风光等,起到了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总的来说,通过融媒体渠道,外文电视节目起到了重要的对外宣传和交流作用,比如各大英语频道对中国的重大新闻进行实时跟踪报道,各类访谈、专题、文化和文艺类节目透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社会层面,传递了中国声音,体现了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和文化倾向,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融媒体时代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融媒体时代,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要想实现世界范围的快速传播,必须找准媒介融合的切入点,彰显中国电视文化特色,打消纯粹功利化的念头,加快融合技术的推陈出新,开发普遍适用的APP。唯有这样,中国优秀的外文电视节目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中国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内容上实现深度融合

第一,要以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实现传统新闻模式的创新,将外文电视节目融入可被全球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电视受众接受的视域中。第二,以时尚文化为契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成果,实现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融合。比如一档英语和日语双语开播的外文电视节目向亚洲国家展示了中国服装领域和化妆品领域的发展成果,促进了中国服装和化妆品的出口。第三,注重民族元素与音乐、电影、电视的深度融合,传播中国文化。影视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休闲文化,能从不同角度展现国家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风俗风貌和民族信仰,因此可以把民族元素融入现代影视制作中,勾勒中国风貌,让外国人民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第四,文学作品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可通过外文电视节目推介中国文学,比如中央电视台一档外文电视节目对莫言文学的推介,就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极大反响。第五,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应借助外文电视节目宣传中国体育事业,展示中国体育的魅力。

2.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

外文电视节目要实现制作、发行、审核、分销和利益共享各环节的无缝对接,进而加快海外传播步伐。中国的外文电视节目形式主要有外文娱乐节目、新闻节目、生活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法制类节目、访谈类节目、科技类节目等。在制作外文电视节目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节目制作应将重心放在是否适合海外传播上,不要过分考虑成本投入问题。外文电视节目的核心价值是塑造国家形象,宣传中华文化,而不是盈利。第二,制作外文电视节目时,既要充分考虑政治敏感问题,又要兼顾节目的新颖性和观赏性。第三,在电视节目的分销环节要重视国内收视率和国际收视率的平衡,插入广告要充分考虑各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风俗习惯,采取灵活的广告植入方式。第四,对于收入分配问题,要本着目标优先的原则,避免过于功利。

3、加快实用型APP开发

加快实用型APP的开发,使媒体融合在时空范围内得以实现,进而加快外文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一般来说,外文电视节目传播的载体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屏显设备等。外文电视节目可以和开发商合作,根据不同的平台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等)、不同的手机品牌(华为、三星、苹果等)、不同的视频载体(LED显示屏、等离子拼接显示屏、液晶拼接显示屏等)开发适用的APP,让用户通过下载安装APP,随时随地观看中国的外文电视节目,真正实现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走出去”。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实现外文电视节目的海外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从业人员要了解各类平台和技术,最好有一定的海外工作背景,不能只会外语而不懂媒体传播规律。可以说,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未来外文电视节目“走出去”的重要条件。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这类人才具有以下7種素质。第一,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二,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第三,熟悉国际惯例;第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五,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第六,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七,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相关单位应做好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才能助力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走出去”。

5.解决节目海外覆盖率问题

融媒体时代,要解决外文电视节目的海外覆盖率问题,就要先解决数据交互服务器升级和空间卫星技术突破的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各档外文电视节目都存储在央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里,可以实现跨越时空的存取和调播,但地方电视台外文电视节目源缺乏大型服务器的支撑,因此要尽快建立地方电视台大数据存储中心。此外,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要想实现高清晰度传播,必须依靠卫星的同步支撑,保证传播过程的顺畅,否则容易造成巨大的时空落差,影响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热情。总体来说,中国外文电视节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刘谭杏. 新媒介环境下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路径探析[J]. 当代电视,2017(12).

[2]龙剑梅. 渐变与影响: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动态特征及新的功能[J]. 西部学刊,2017(10).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猜你喜欢

外文电视节目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数学物理学报》中、外文征稿简则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关于外文字母使用正体的常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