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少儿英语读物出版研究

2018-09-10王天娇张轶鋆王壮

出版广角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少儿英语读物跨文化

王天娇 张轶鋆 王壮

【摘 要】 近几年,我国原创少儿读物的质量整体提升,少儿出版“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章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以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双语分级阅读·小说馆”为研究对象,探讨总结国外出版工作者在策划制作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上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为国内出版界同仁策划同类原创选题提供借鉴。

【关 键 词】跨文化传播;英语读物;出版;“走出去”

【作者单位】王天娇,吉林大学传播学院;张轶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王壮,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3.013

随着出版“走出去”成为中国出版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各出版企业在产品线设计、出版项目组织策划等方面常常要考虑产品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只有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出版物,才能被更多国家的读者关注,才有机会“走出去”。本文以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英语读物“剑桥双语分级阅读·小说馆”为研究案例,以其各分册的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差異和文化通感两个维度分析这个项目,以期为国内出版界同仁基于跨文化视角策划“走出去”出版项目提供借鉴。

一、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1.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开启者和奠基人,他在《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隐藏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等著作中提出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并提出共时性文化、历时性文化、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等原创概念,从而拉开了全球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序幕[1]。

我国著名学者孙英春认为,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文化要素在全球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2]。尽管关于跨文化传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涵盖几个要素——社会成员、社会交往、文化差异、文化信息流动与交融等。

2.与本研究相关的跨文化传播原理

跨文化传播涉及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不同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怀。本研究结合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等专家学者和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跨文化传播的原理归纳如下。

第一,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兴起于美国,是随着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向全球拓展需求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织在一起,人们必须面对文化多元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和矛盾,因此,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的差异性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承认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是跨文化传播学科的理论基石。

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研究具有规律性。跨文化传播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爱德华·霍尔提出的共时性文化、历时性文化、空间关系、私人关系、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理论,都是对不同文化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其中,著名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理论指出,在高语境文化中的传播是含蓄而模糊的,注重意会,而在低语境文化中的传播是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注重言传[3]。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具有高语境的特点,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低语境的特点。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总结摸索内在规律,可为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保障。

第三,跨文化传播具有流动性及交融性。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是不同文化特质人群之间的交流规律及交流方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及先进的通信设备把地球变成地球村,世界文化呈现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紧密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保留原有文化形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第四,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可培养性。美国跨文化传播学专家萨默瓦指出,“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加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的技能”[4]。我国学者单波在《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思维路径,其中一条是要考虑他者即受众的文化观感,以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为出发点,探索以何种视角和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传播效应。21世纪,跨文化传播学者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作为学科重点,为受众提供跨文化交流思维路径和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这也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终极目标。

二、跨文化传播原理对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语言教学实践的成果。在现行的全球二语教育体系中,二语学习出版物架起了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桥梁,让跨文化传播兼容并蓄,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本国文化的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体验和反思中拓展整合多国文化。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之所以能将版权输出多个国家,为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的师生提供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就是因为很好地运用了跨文化传播原理。

第一,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的语料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相关资料显示,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著名教育类出版机构出版的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包括环境保护、世界和平、文化遗产、科技发展、养老休闲、育儿教育等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跨文化传播的优质载体。这些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既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国内外文化知识,又可以帮助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之外的跨文化资源,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实现版权转让,销量相当可观。

第二,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的配图丰富多彩,展示了多个人种的特征。这类读物的配图往往呈现多个人种聚集的画面,比如在一套英语类教材中,一定会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棕种人四大人种的图片。此外,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禁止出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不尊重其他国家宗教习俗等内容。

第三,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在文化呈现方面,不过分强调国家色彩。以二语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英语类教材,考虑到要通过版权贸易和实物出口的方式输出多个国家,供教学使用,所以一般不特别强调国家意识。这一点和面向本土学生阅读的读物有很大区别,比如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Reading Street系列分级读物,由于主要面向美国学生,所以全套产品中会有大量关于美国历史、美国杰出人物、美国先进科技等方面的内容。Reading Street系列二语学习的分级读物,则不会涉及过多的美国本土内容,因为其销售目标是全球市场,因此主题背景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种族。

第四,对于文化难点,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会设计专门的栏目加以说明。跨文化传播承认文化的差异性,进而摸索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规律,培养受众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对于二语学习者面临的文化难点,一般会设计专门的栏目加以说明。如美国著名的分级读物“海尼曼”系列为了消除文本中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还在读物开篇设置了展示作者背景、写作背景等内容的开篇导读栏目。

三、跨文化传播原理应用于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的典型案例

“剑桥双语分级阅读·小说馆”系列是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二语国家青少年编写的英语分级故事经典读本。这套读物从出版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所有文本故事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语言教学专家联袂完成,融语言教学的专业性和故事创作的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选取其中的100册在我国引进出版后,受到我国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以“剑桥双语分级阅读·小说馆”为研究案例,探讨总结国外出版工作者在策划制作国际化少儿英语读物上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以期为国内出版界同仁策划组织同类原创选题提供借鉴。

1.在读物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第一,故事背景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故事人物为不同人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充分考虑了二语国家读者的需求,要求创作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场景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跨文化理念贯穿故事。例如,故事背景设置在欧洲的有《小书呆子》(英格兰)、《阿波罗的黄金》(希腊)等,在北美洲的有《十年》(美国)、《加勒比档案》(加勒比海地区)等,在南美洲的有《一天》(智利)、《致命记忆》(阿根廷)等,在亚洲的有《圆圈故事集》(中国和新加坡)、《槟城档案》(马来西亚)等,在非洲的有《血钻》(尼日利亚)、《相守》(赞比亚)等,在大洋洲的有《新西兰档案》(新西兰和斐济)、《黑珍珠项链》(库克群岛)等。

故事背景设置在六大洲的不同国家,故事中的人物自然覆盖了白、黑、黄、棕四大人种,体现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

第二,故事情节融入各国文化要素。“剑桥双语分级阅读·小说馆”系列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文化要素,使故事内容更为真实,蕴含丰富的文化细节,让读者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地点、历史故事、生活习俗,以及不同文化。比如《血钻》引出伦敦的三座标志性建筑——伦敦桥(London Bridge)、塔桥(Tower Bridge)、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 s Cathedral),《都市暗波》将时间背景设置为1月17日——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女督察洛根》《黑珍珠项链》描述了英国的警衔制度,《彩票风波》展示了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Beatles)等。

2.通过人物身份、情节设计体现跨文化交流特点

为了体现跨文化交流的特点,创作者将人物背景设计得比较复杂,比如主人公的国籍属于某一个国家,却在另一个国家学习或工作;创作者还让故事发生在多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情节发展变换故事场景。这样的人物和情节设计方式,可以让读者随着主人公一起感受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例如,《赃款》的主人公乔辞去在英格兰的工作,来到加拿大的安静小镇默里当了一名记者,《漂泊寻爱》的主人公阿尔曼为了不被抓去当兵,踏上去英格蘭投靠亲戚的旅程,途中他经过了土耳其、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等国家。

3.故事内容和主题充分考虑不同国家读者的文化通感

第一,选取世界范围内广受青少年喜爱的故事题材。本套读物中的故事包括不同题材,比如侦探(《牛津凶案》《泳池谜案》)、历险(《血钻》《阿波罗的黄金》)、悬疑(《别停!》《海边的别墅》)、科幻(《让我出去!》《“神鸟号”飞船》)、情感(《蓬发奇缘》《与爱为邻》)、人文(《为什么?》《小书呆子》)等。这些均为世界范围内广受读者喜爱的故事题材,虽然故事实际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是类似的故事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阅读这些故事,都能被吸引。

第二,关注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本套读物的主题具有人文性,在故事中融入了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发读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产生共鸣。例如,《小书呆子》聚焦露宿街头的年轻女孩埃拉,埃拉为了挣钱不得不帮助毒贩卖毒品,最终她在年轻男孩戴维的帮助下战胜了毒贩;《加勒比档案》聚焦恐怖分子与特工的较量;《贫富之间》展示了上层社会富人与底层社会穷人的生活差异,揭露了社会的多面性。

第三,体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本套读物主题深刻,故事大多是开放性的结局,引导读者在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之间做出选择,使读者通过阅读完善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系列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梦想的追求和对得失成败的辩证看法,凸显了对自由、平等的呼唤,以及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视。例如《为什么?》展示了对正义和法制的坚守,《小书呆子》体现了男孩对朋友的爱。

4.对读物中的文化难点加以注释和说明

本套产品引进中国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邀请我国三十多所重点中学的一线教师对故事进行了翻译,同时根据国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水平对部分文化点加以注释和说明,从而完成了产品的本土化改造,解决了青少读者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文化难点问题。

四、结语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多次在访谈中提到,中国图书“走出去”,首先应调整意识,在选题策划、产品开发、内容选择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卖产权”意愿。比如,DK 出版公司的要求是,每种书至少要卖到十个国家以上[5]。能够把版权销售到十个以上国家的图书,一定具备跨文化传播的要素,或者说在跨文化传播方面没有障碍。由此可见,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出版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产品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出版物“走出去”的过程中提升企业领导者和编辑的跨文化素养。我国的出版物如果能让国外读者在阅读中享受、认识、体验我国文化,将大大推动我国图书“走出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辉,陈力丹.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7(7).

[2]孙英春.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力丹,陈俊妮. 传播学纲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陈香. 从“过客”到“主宾”:中国少儿出版人的博洛尼亚征程[N]. 中华读书报,2015-04-22 .

猜你喜欢

少儿英语读物跨文化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教育戏剧对少儿英语教学的意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兰迪少儿英语完成C轮5.2亿元融资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E-Blocks电子积木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