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军事画报的传播策略

2018-09-10刘键

出版广角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画报解放军军人

【摘 要】 《解放军画报》是一本有影响力的期刊,也是大众了解军事领域的窗口,其满足了受众全面了解军旅生涯的需求,为军人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三微一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军事传播”成为受众获取军事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解放军画报》顺应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 键 词】媒体融合;《解放军画报》;传播策略

【作者单位】刘键,山东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3.012

当今时代,互联网是重要的舆论阵地,主流媒体纷纷入驻,广大受众热情参与,传统媒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求变革,必须创新传播方式,走媒体融合之路。

《解放军画报》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画报之一,隶属于解放军报社,前身是《红星画报》。1950年8月25日,原总政治部决定以隶属华北军区的华北画报社为基础,从全军抽调力量筹建解放军画报社。1950年10月,毛主席亲笔为《解放军画报》题写刊名。1951年2月,《解放军画报》正式创刊。多年来,《解放军画报》始终坚守党和军队的舆论阵地,坚持弘扬主旋律,紧紧跟随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步伐,成为展示我军建设成就和官兵精神风貌的形象窗口,也是基层官兵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为适应新的时代形势,2006年7月1日起,《解放军画报》正式改版为半月刊,明确了“喉舌媒体、新闻画刊、纪实风格、军人情怀”的办刊定位。近年来,《解放军画报》直面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势,大力宣传我军强军兴军实践的伟大成就,不断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使这本历史悠久的画报焕发了时代生机,在军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解放军画报》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全面报道国内外军事情况,激发受众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解放军画报》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可以说,《解放军画报》在增强自身影响力、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满足了受众的阅读需求,为受众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三微一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军事传播”成为受众获取军事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军事传播领域,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解放军画报》借助社交媒体,构建了以军事内容为核心的融媒体传播体系,努力实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渠道创新,发展一日千里。本文以《解放军画报》为例,分析其传播策略,以期为传统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强化新功能:挖掘信息价值,实现现代化传播

1.多平台合作,实现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扩大受众规模,增强受众黏性,构建传播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实现融合传播,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纸质期刊要实现融合传播,应全面革新传播理念,创新期刊表现形式,丰富传播内容,以受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终端投放的方式,通过内容与渠道整合受众群体,改变传统期刊的单向传播模式,探索立体、全方位的新媒体传播策略。《解放军画报》突破了传统思维束缚,与《解放军报》、中国军网等媒体合作,在军事传播上占据主动权,不断提升画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解放军画报》依托微信平台,开通微信小程序,创建“解放军报融媒体”,为受众提供方便快捷的读报方式,深受受众喜爱,且受众读到喜欢的内容,还可以一键分享到朋友圈。《解放军画报》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军报记者”“解放军报记者部”“中国军网”等公众号建立连接,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探索出了一条军事传播的新路径。

2.设计专题,提炼内容价值

互联网时代,各种思潮涌现,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媒介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军画报》在传播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展现现代军人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例如,《解放军画报》开设专题报道,深入挖掘“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白哈巴边防连在大雪天挺进无人区”的事迹,以丰富多彩的影像化手段,记录了许多不为常人知晓的军旅面孔。《解放军画报》还开设了《家国》栏目,真实记录军人和孩子、妻子、父母等家属的故事,以真挚情感打动人心,引发受众共鸣。

《解放军画报》在新时代挖掘军人本色,将军人台前幕后的故事真实地呈现给受众,以优质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认可和支持。第一,画报以传播军事文化为己任,向公民普及军事知识,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投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二,画报抓住中国军人的闪光点,以军事报道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充分挖掘军事传播价值,丰富传播内容。第三,画报策划了许多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军旅时代的军人事迹,将军人精神与中华文化融合。例如,画报的某个栏目,集中报道了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在-22℃的严寒条件下锻炼部队的作战能力,以及火箭军某基地举办99对新人集体婚礼等故事,于细微处展现军人的坚毅品质和温情的一面,弘扬军事文化,激发大众的爱军热忱与爱国情怀。第四,画报利用优势资源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播深度,以优质内容来增强受众黏性。比如2018年3月画报推出的专题“图说强军这五年”,展示了5年来全军开展的上百场军事训练,引导受众深入了解军事历史。

总的来说,媒体环境纷繁复杂,没有优质内容就没有竞争力,因此,期刊要坚持内容为王,把传统媒体的“稳、准”和新媒体的“快、活”结合起来,做到主动亮剑、自信表达、明辨是非,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让受众通过传播内容找到价值归属。

二、探索新路径:改进传播策略,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1.双向互动传播,多平台、多样态、多形式呈现内容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原有的传播秩序被打破。《解放军画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走媒体融合之路,创新传播形式,促进东西方军事文化交流。近年来,《解放军画报》积极变革,迎接时代挑战。第一,通过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再度焕发生机。第二,充分发挥专业画报的媒介公信力和影响力,开展多样化的传播活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第三,为受众设置便捷的网络投稿方式,并将来稿以图文、音视频、H5微场景、动漫等形式呈现。受众从被动接收变成主动参与,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评论、转发信息,这种转变提升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画报的传播效果。例如,对于《一图梳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共同条令》这篇专题报道,《解放军画报》采取符合受众阅读习惯的长图片形式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信息迅速传播,覆盖了广大受众群,取得了较高的点击量。第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归纳、整合同一议题下不同的信息内容。比如《解放军画报》推出“军人转业”专题,将不同军人的创业、就业典型事例,以及随军家属工作安置问题等报道内容集中在一个专题里,提升了新闻价值,增强了传播效果。第五,凭借在军事报道方面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传播形式整合新闻资源,加强报道力度。第六,立足新媒体视角,拓展新媒体平台矩阵,打造军事传播亮点,吸引更广泛的受眾群体。

2.革新传播理念,改变传播模式,打造新型军事刊物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为军事传播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放军画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创建“解放军报融媒体”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浏览期刊的往期目录和相关视频。目前,《解放军画报》利用互联网优势,革新传播理念,更新传播技术,改变传播模式,构建军事传播体系,打造具有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军事刊物。

媒体融合时代,《解放军画报》积极应变,改变传播模式。第一,定位由传统期刊向军事传媒集群转变,通过建立军报新媒体平台,改变了传播模式,构建了与新媒体信息采编和内容生产机制相适应的传播结构,巩固了“军迷铁粉”受众群。第二,将被动订阅的模式转变为主动推送的模式,在军报新媒体平台上设置《往期秀》《看画报》《知我们》三个栏目,全面报道国内外军事新闻和军人背后的故事,让受众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画报、订阅画报,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投稿,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积极性。第三,《解放军画报》提供了双向多元传输信息的渠道,构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使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能够顺畅交流。比如2018年春节期间,《解放军画报》增设了“新春走军营”专题,以记者踏访东南前哨的角度,展现了了“英雄三岛”之一的角屿岛的现状,以及守岛官兵的工作和生活,不仅图文并茂,还有详细的背景资料介绍,报道内容丰富翔实,传递了正能量。

三、实现新发展:转变角色理念,实现多媒体及全方位传播

1.综合利用媒介资源,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军事传播受众的区域化与专业化特征日益显著。《解放军画报》利用媒介资源,联合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跨界传播,打破了行政区域和媒体属性壁垒,在形式上体现了融合传播的特质,在影响力上覆盖了更多的受众群体,成为军事传播的主体。

全媒体时代,期刊必须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率,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保证受众接收的信息更全面,《解放军画报》在这方面可谓典范。《解放军画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与新媒体合作,全面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通过不断努力,呈现开放、兼容并蓄的媒介形态。目前,《解放军画报》加快革新步伐,不断开发新媒体应用平台,满足受众移动便携、个性化、互动参与的需求。

2.传播军事文化,将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融为一体

随着时代发展,《解放军画报》摆脱了过去“高大上”的媒介形象,朝“接地气、有故事”方向发展,将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融为一体,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近几年,《解放军画报》除了常规的军事新闻,还推出了大量人物专题报道,比如《女机长的蓝天舞步》《战鹰出击,为了战友的生命》等,运用影像化手段记录军队中普通战士的事迹,传播军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解放军画报》采取了多种传播策略。第一,采取点面结合的策略,寻找新闻闪光点。第二,拓宽视野和思路,拓展报道空间,充分挖掘新闻价值,深度解析事件内涵。第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策划专题,引起受众的关注。第四,通过营造强军梦舆论场,诠释当代军人的价值,强化军事传播的意义,打造现代军事传播话语体系。

军事画报对于弘扬中国梦、强军梦有重要作用,可以展现当代军人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敢打敢拼的战斗意志,彰显当代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解放军画报》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地挖掘新的报道,为我国军事画报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解放军画报》的“家国”栏目,通过故事化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铁骨铮铮,激发了受众的爱军情怀,引导受众关注军事内容。

军旅题材与国家精神、国家命运、爱国情怀息息相关。《解放军画报》体现了军人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国家意识,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解放军画报》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准确把握军人风貌,展现当代军人的风采。第二,《解放军画报》满足了人们对英雄气质和大国情怀的期待。可以说,《解放军画报》在处理军事題材内容时,在国家意识与人性意识的平衡点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比如《一位空军上校:英雄纪念墙上,刻着两位亲人的名字》这篇报道,既展现了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又体现了军人的情感,将军人的特殊使命和他们面对困难时的顽强斗志紧密结合,传播了正能量,传递了好声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贾骥. 浅析军事新闻摄影的艺术美——以《解放军画报》2014年刊登作品为例[J]. 军事记者,2014(5).

[2]李宇宁. 《解放军画报》封面肖像摄影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冷冶夫,刘新传. 从受众视角看民间影像的大众化传播[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1).

猜你喜欢

画报解放军军人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解放军来了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陕西画报航拍
军人“四有”歌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解放军之称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