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模式

2018-09-10申琳

出版广角 2018年13期
关键词:曹文轩童书走出去

【摘 要】 随着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飞速发展,童书板块迅速崛起,与教育图书、社科图书并列成为三大图书出版板块。本土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原创中国童书作品屡次荣获国际奖项,将中国童书推上世界童书的舞台。伴随“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童书出版应通过培养本土创作作家,塑造优秀作品,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参加国际书展,举办童书论坛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中国童书“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关 键 词】中国童书;创新合作;“走出去”

【作者单位】申琳,吉林大学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3.008

2018年3月26日至30日,意大利古城博洛尼亚举行了第55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该童书博览会自1964年举办以来,每年都吸引了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作家、儿童插图画家、书商、发行商和印刷商等不同主体参展,是业内公认的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儿童书展和年度儿童图书博览会。第55届儿童图书博览会的主题是“在书籍中成长”,中国受主办方邀请,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了此次书展。在活动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共同筹办了一系列的精彩活动,成功吸引了各国参会者的关注,中国童书成为此次国际童书博览会的焦点,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形象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一、中国童书“走出去”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众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愈加强烈。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我国文化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文化输出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出版业发展势头迅猛,童书出版、教育图书出版与社科图书出版并列成为三大图书出版板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六百家出版社中,有超过90%的出版社都出版童书,中国童书出版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第55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中国作为主宾国的展馆总面积达900平方米,从展厅的面积规模和参展图书种类来看,中国展馆在所有参加此次博览会的国家中位列第一。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就展出了中文童书258种,外文图书305种,制作不同语种、适合版权输出的原创童书312册。在博览会上,我国主办的“璀璨星河——中国少儿出版百年回顾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童书的发展奋斗历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童书的孕育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约30年的成长期,再到1979年发展至今的黄金期,中国童书出版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指出“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这对我国的文化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中国出版、中国童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五年来,中国童书每年基本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童书出版的原创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从加工向制造的转变升级。

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童书出版数量已达4.4万种,其中新书2.5万种,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中活力最强、增长最快的门类,而少儿图书在图书整体零售市场上的比重也从2016年的23.52%上升到2017年的24.7%。丰富的版权资源和中国原创作家的自主知识产权积累,为中国童书“走出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走出去”成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一种常态。在中国童书出版大力发展的同时,一批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也随之成长,在国际上崭露头角。2016年,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他的作品包括小说《草房子》、《火印》、“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都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其中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曹文轩的童书在打动中国小读者的同时也感染了外国读者,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崭新窗口。

2018年2月,由美国纸托邦出版社在北美地区出版的《小兔的问题》英文版(Little Rabbits Questions)一书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仲冬会议上荣获“国际杰出童书奖”。《小兔的问题》是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的原创作品,书中内容主要由兔妈妈和小兔子一系列日常温馨的对话组成,柔美的色彩、水墨的画风和穿着旗袍的兔妈妈形象等都显示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这是第一部荣获该奖项的、由中国文学作家独立完成创作的原创作品,英文版则由曾获得麦石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奖的著名儿童翻译家汪海岚女士翻译完成。此次《小兔的问题》英文版的获奖充分说明中国原创童书正在逐步被国际市场所接受,这也是对中国童书创作、出版以及“走出去”工作的一个极大肯定和鼓励。未来,中国童书必将在世界童书舞台上绽放光彩。

二、中国童书实现“走出去”的模式选择

目前,中国童书出版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原创儿童图画作品广受国内小读者的欢迎,如《桃花源的故事》《团圆》《辫子》《老糖夫妇去旅行》等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走出国门。中国童书正在不断吸取世界先进经验,为“走出去”不断蓄力。

1.打造本土优秀童书作家,将作品推向世界

2016年4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办的第53届国际童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了201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国际安徒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能够获此荣誉,充分说明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正逐渐被海外读者所接受,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曹文轩作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文化底蕴,注重情感的力量,强调并旨在放大真善美的力量,從而向小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感悟和力量。他的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黑瓦》《细米》等长篇小说,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韩文、瑞典文和爱沙尼亚文等文字,远销海外。2017年,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优秀儿童文学奖被颁发给了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麦子(本名廖小琴)。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大熊的女儿》通过讲述11岁女孩在遇到父亲忽然变成一头熊后,没有流泪和放弃,而是义无反顾带着父亲变成的熊踏上寻爱之旅的故事,大胆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以及内心深处坚韧的力量鼓舞着小读者。有评论员曾点评,这部作品是关乎一个现代人迷失自我后,历经千辛万苦而找回自己的寓言,适合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迅速发展,中国儿童文学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和成长,出现了包括汤素兰、彭学军、殷健灵、薛涛和黑鹤等作家,创作出《笨狼的故事》《纸人》《九月的冰河》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成人文学领域作家也纷纷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之路,比如,张炜、马原、赵丽宏和阿来等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少年与海》《寻找鱼王》《湾格花原》《童年河》等,极大扩充了儿童文学的作品种类,实现了从童话、小说、生活故事到散文、诗歌、寓言和科幻文学的种类覆盖,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占据了国内儿童读物市场的大部分。

这些正在成长的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中,有一部分人与当地文学院、文联等机构签约,有一些作家与出版社签约,也有一些作家仍兼顾创作、出版和公共联系等事务,极大影响了创作作品的精力投入。2014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天天出版社成立了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其本质就是以曹文轩为核心的个人工作室。正如曹文轩本人也曾说过:“我的心思只在创作上。通过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这个平台,我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与读者联系,而我则能从杂务中脱身,更加专注地写作。”为了进一步打造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政府文化部门,都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作家创作的扶持力度,为儿童文学作品提供更好的原创环境和政策引导,打造以本土作家为核心的优秀版权资源,扩大作者在国际童书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版权输出,与国外优秀作家、出版社合作

随着中国童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中国出版人与童书作家在国际童书出版领域愈加活跃,与国际作家、机构的合作也日益增多。中外童书的出版模式从简单的版权引进和输出,升级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方合作。以接力出版社为例,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該社图书版权输出种数同比提升13%,版权输出数量的增长带来的童书市场成长对全世界童书市场都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中外童书作家之间、出版社之间的合作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中外作家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不仅将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传递给世界,而且为国际童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和巴西知名插画家罗杰·米罗合作出品的《羽毛》《柠檬蝶》,曹文轩和韩国著名画家苏西·李共同创作的图画书《雨露麻》,接力出版社总编辑、儿童文学作家白冰和贝尔格莱德国际插画奖“金钢笔奖”获得者阿明哈桑·谢里夫共同创作的《大个子叔叔的野兽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徐鲁与意大利插画家爱丽丝·卡普尼携手创作的《神奇的小草》,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与英籍画家张怀存共同创作完成的儿童诗集《树上的太阳》等众多作品,都成为童书中的精品,受到全球读者的肯定。

除了中外儿童文学作家之间、作家与插画家之间的合作,品牌的合作与资本的融合,更为中国童书走向国际市场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多年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着重打造海外版权输出平台,它与美国的凤凰国际出版公司(PIP)成立的红翼出版社、与法国阿歇特集团共同成立的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还分别立足海外成立了凤凰集团国际(伦敦)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仙那都出版社。通过与海外机构合作、建立海外出版社的方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功向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批量输出童书百余种,累计销售童书4万多册。除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接力出版社在2016年10月成功注册中国少儿出版社首个海外出版社分社——埃及分社,该分社成立两年多以来已印刷出版累计26种阿拉伯语版图书。2017年,接力出版社与英国尤斯伯恩出版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陆续在海外开始布局,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在立足本土市场的同时,开始通过资本融合的途径,在海外成立新的出版机构或者直接与海外优秀出版机构合作,共同推出国际化的、丰富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断丰富国际童书市场。

3.举办多形态的高端论坛,积极参加国际书展

第55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行了一场“对话·成长——伟大也要有人懂系列出版论坛”。这一系列图书目前包括《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和《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马克思》两部分,出版了英语、荷兰语、法语和尼泊尔语版本,已经成为中国少儿主题图书的一大品牌,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出版界关注。在论坛活动的现场,来自美国、荷兰和尼泊尔等国家的出版社、学者和大学教授等嘉宾分享了阅读体验,他们表示中国特质是人类历史文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图书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与接力出版社共同组织承办了以“中外童书出版、合作新趋势”为主题的中外童书出版合作产业论坛,邀请了世界各地著名的出版机构专家、著名作者和运营人才等。论坛就中外少年儿童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童书种类的变化以及中外童书新的合作模式、新媒体时代影响下童书出版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视角独特的分析,共同分享对中外童书出版产业的展望和战略思考。这种高品质的论坛切实加强了中外童书出版界的沟通,对中外童书合作出版的创新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童书出版人的风采和实力。

除了组织高端论坛,与国外机构共同组织论坛及设立奖项,增进文化交流也成为促进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创新举措。接力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初步尝试,它已经和东盟多个国家的少儿出版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了“中国—东盟国际少儿出版论坛”,深入开展并推广少儿阅读活动。同时,接力出版社还与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国家儿童图书馆合作,设立“比安基国际文学奖”,其主要目的是将优秀的中国作品译介到俄罗斯,同时也引进优秀的俄罗斯作家作品,实现中国小读者与海外小读者的同步阅读,促进中俄儿童文学在创作、评论和出版等领域的深度交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童书作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养分,中国童书出版更关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时刻展示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中国童书想要更好地“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接受中国,不仅要强化内力,培养本土优秀作家,打造系列精品推向世界,还要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出版社和文化机构等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中国童书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为童书版权输出创造了更好的平台。承载了中国优秀文化底蕴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及行业的创新走向世界各地,为各国儿童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和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申琳. 中国童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J]. 出版广角,2017(12).

[2]眉睫. 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海豚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为例[J]. 出版广角,2013(10).

[3]王坤宁,李婧璇. 中国出版“走出去”,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世界[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7-18.

[4]陈麟. 童书销量5年增速30% ,原创成长空间巨大[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08-29.

猜你喜欢

曹文轩童书走出去
二手童书交换会
两袖清风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曹文轩的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