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定位区域神经阻滞的应用优势探讨

2018-09-10余蕾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神经阻滞优势分析

余蕾

【摘要】超声显像具有的无创性和可视性优点,使超声定位区域神经麻醉阻滞领域应用中具有有利条件,直接视野下实施操作,显著挺高成功率,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给临床疼痛诊疗中带来更多的便利,成为区域神经阻滞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将会广泛应用。

【关键词】超声显像定位;神经阻滞;优势分析

从我院骨伤科患者中筛选出适合研究对象,用区域神经阻滞实施颈部、四肢手术,麻醉科医生依靠超声影像定位实时监测外周区域神经下的麻醉手术,其主要优势表现在麻醉医师操作简便,病人费用相对经济,而且整个手术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肢体功能锻炼等优点,然而相对于传统的神经阻滞而言,其多为盲探式操作,主要是麻醉医师依靠患者的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以针尖触到神经丛,从而出现导向地进行盲探式穿刺,常常需要配合神经电刺激仪器一起进行整个操作,由于患者具有解剖变异、畸形、肥胖等特点,从而导致体表标志不清,以及麻醉医师个人经验及其他等因素,使得区域神经的定位大部分不准确,从而出现阴滞成功率相对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较高的缺点,如果麻醉医师再次或多次反复的探测,首先会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焦虑和恐慌之外,其次还会引起血肿、神经损伤、气胸等并发症,以上诸多因素由此很明显的限制了区域神经麻醉阻滞的广泛应用和发展。Silvestri等[1]研究认为大于10MHz的高频超声可以清楚地显像外周神经阻滞,超声显像定位可以实时观察目标神经的局部结构,穿刺针的进行路线和方向,以及局麻药的扩散,避免损伤神经组织,更无需患者表达异感,也适用于婴幼儿。在超声诊断学中规定高频超声线阵探头能达到10MHz,具有极高的超声分辨力,最高甚至可到20um,随着超声检查仪器和超声医生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超声显示仪己能为临床提供2.5-20MHz的高频超声范围检测,现在我们使用的普通高频线阵超声探头,足可以清晰精准地为临床麻醉医师显示外周神经的分布、走行及周边软组织情况。

1 在超声显示仪下观察到的区域外周神经

人体解剖学中,外周神经与肌腱、韧带、血管等软组织伴行,超声医生利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已可以清晰地显示外周神经,外周神经在二维声像图上为弱回声,周边可见纤细的强回声带包饶,纵切时图像呈条索状,横切时图像呈葡萄串样排列,利用彩色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很方便与外周血管相鉴别。

2 利用超声显像实时定位区域神经的局部麻醉阻滞

有文献报道现代超声显像技术可以显示目标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周围的组织结构,操作者能够看到穿刺针在组织中的行经路线,确定针尖与目标神经的相对位置,准确避开血管,胸膜或其他重要组织器官,避免气胸,血管内注射等并发症的产生,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局麻药在神经周围的弥散情况和分布[_[相对于传统的盲探式方法相比,麻醉医师操作者,通过穿刺针仅只需把相对较少量的局麻药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局麻药物瞬间推开目标神经丛和血管,规避了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使得患者大约半小时内就能出现比较满意的麻醉效果,由此相比传统的盲探法,因为其无法确定穿刺针行径位置,还有局麻药是否向远处侵润扩散,能否达到目标神经周边,都是无法实时观察到的,甚至引起一系列的致命的并发症症候群。

3 總结

在超声介入领域中,临床麻醉医师利用超声显像技术实时定位区域神经进行方便有效地神经阻滞,己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应用正日渐被人们重视,在该范围内超声几乎对人体细胞无任何伤害,特别是对于肥胖、肿瘤等引起体表解剖标志不能直接触摸的患者,与传统盲穿法比,应用超声技术,目标神经的可视性和操作性可视化,可以精准而要快捷劈开神经或周边的重要血管等组织,非常迅速地完成神经阻滞,超声实时成像引导技术使麻醉师可以容易的辨别目标神经,而且局部麻醉药用量也相对传统方法较少,但是成功率却是相当高,患者感觉舒适,药效过后,不良反应也很少。由此可以分析出在超声引导下实时进行神经阻滞的优势大概有以下几点:

(1)通过超声显像仪器麻醉医师可以直径的看到目标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由此避免穿刺针对目标神经从周边血管以及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明显地降低了传统盲探式方法出现的气胸、鞘内注射、甚至是血管内注射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2)麻醉医师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穿刺针到达目标神经旁的局麻药物的扩散情况;己经对目标神经丛及重要血管的推移情况。

(3)由于麻醉医师操作者精准的定位,局麻药物用量又较少,使得整个麻醉过程起效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4)与CT或MRI等昂贵的不宜挪动的仪器辅助相比,超声引导具有方便携带,价格低廉,对医护和病患几乎没有任何辐射等因素,也具有一定的明显优势。

(5)此项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小儿区域神经阻滞,也被认为是近几年小儿区域麻醉神经定位方面的一大进步,公认为更具有挑战性。

综上所述,将超声显像应用于外周区域神经阻滞,这个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临床麻醉医师的操作安全性,使得麻醉效果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不但减少了并发症,还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后必定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也为介入超声领域开辟了新天地,有报道称以后通过与机器人结合,实现远程超声定位实施神经阻滞和神经消融术,超声引导有望成为外周神经阻滞的金技术,给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带来便利[3]。

参考文献

[1]PelasA,Chan,vws.Ultrasound一guided,interscalene,brdchial,plexus block[J].Tech RegAnesth PainManag, 2004,8(04):143-148.

[2]WeintraudM,MarhoferP,BosenbergA,etal.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blocks in children:where do weadminister the localAnesthetic,without,directvisualization[J].AnesthAnalg, 2008,106(1):89-93.

[3]MarhoferP,WillschkeH,KettnerS.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trends in ultrasound-guidedregionalanesthesia[J].Curropin aesthesiol,2010,23(05):632-636.

猜你喜欢

神经阻滞优势分析
大众化教育的篮球教学中优劣势分析研究
水路运输低碳模式发展浅谈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科普文化产业园的优势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中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