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儿童音乐教育

2018-09-10安秋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丝路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结构心理学

安秋莹(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认知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涉及面很广,吸收了当代许多领域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心理学研究的格局,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类的心智运作的模式近年来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领域中经常使用,特别是在儿童认知心理的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认知心理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如:开展有效的阅读,记住和理解难以学习的材料等。本文努力从认知心理学的几种重要学习理论开展儿童音乐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为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促进儿童的音乐学习发展音乐智能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内涵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集中于对环境日益复杂的适应,主要基于生理成熟所产生变化。”他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为儿童的发展设定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以生来就有的一小部分感觉反应开始生活,同时具有客体恒常性和符号思维。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改善了符号思维的能力,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理解了守恒,开始对客观存在的物体进行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抽象推理和假设思维的能力。

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并且这四个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以同样的顺序经历这些阶段,但是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在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同时,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这是一条连续的知识网,所以虽然不同的儿童会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跃某一个发展阶段。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1、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教学

皮亚杰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四个发展序列,音乐也是如此,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心理,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教材和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不同阶段的音乐心理,儿童的音乐学习与心理发展相分离,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如果教师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加入鉴别协与不协和音,听调性和声等较高难度的训练内容时,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同样如果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能力不断地提高,教学内容还停留在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学生体会不到丰富的艺术音乐,缺乏音乐欣赏和理论知识的支撑,其鉴赏能力得不到提高,音乐素养则会停滞不前。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2、因材施教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虽然所有的儿童都以同样的顺序经历这些阶段,但是生活环境和文化教育都可以影响儿童通过每一阶段的时间,而在每一阶段内不同的儿童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有的儿童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小接触音乐较多,那么他在音乐学习中就会游刃有余,而有的孩子从未接触过音乐,在学习中相对来说就会困难,教师布置下去同一个任务,每个孩子完成的情况就会存在着差异,有些孩子当节课中记不住所学内容,老师会觉得他上课不认真,因为有别的同学记住了,而他没有记住,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一定认知知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有耐心,鼓励他们多练习,增添他们的自信心。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的启示

(一)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的内涵

在奥苏伯尔的认知同结构说中,奥苏泊尔把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两大类:机械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学生并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只形成文字符号表面的联系。机械学习在两种条件下产生:第一,学习材料本身无内在的逻辑意义;第二,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但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用适当基础知识来同化它们。有意义的学习也包括两个条件:第一,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性,即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同化,使从而使得学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而同化,奥苏伯尔认为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法来实现。

(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对音乐教育的启示

新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旧知识的基础,只有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在上新课之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要从已有的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音乐教学中的欣赏课是现在很多学生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因为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欣赏性乐曲时就没有接受到很好的训练,从最基本的节奏旋律,到流派风格,到和声调性,到相关文化与作曲家,学生的知识网是断开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是前后依赖的,不仅要循序渐进,也要横向联系,促进思维发散。

结语:教师在认知心理学的视野下,反思学生的心理、学习等的基本规律,可以进一步改变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思维。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并使儿童音乐学习的过程成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成音乐教育的美育之育人目标。因此,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反思当前的儿童音乐教育改革,可以为当前的中国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提供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皮亚杰认知结构心理学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莫高窟文创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走近皮亚杰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从“社会言语”到“内部言语”*——维果茨基论皮亚杰自我中心言语学说的方法论取向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