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营养状态、氧化应激损伤调节作用分析

2018-09-10杨志勇陈雄辉

现代医院 2018年8期
关键词:达拉氧化应激康复训练

刘 琦 杨志勇 陈雄辉

脑梗死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促,中老年人群多发,是当今最难治的致死性疾病之一[1]。随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梗死患者多伴随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治意义重大[2]。研究表明[3],氧化应激、血脂异常等是脑梗死发病高危单因素。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因此,治疗方面可从清除自由基、降血脂等角度入手,积极改善患者脑部血供、调节免疫、抗炎、保护并恢复神经功能,必要时行使溶栓治疗[4]。依达拉奉是一类自由基清除剂,脂溶性较好,血脑屏障透过率高,经血管内给药后,可在脑组织中极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减少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并保护神经细胞不受缺血缺氧的影响[5-6]。本文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营养状态、氧化应激损伤的调节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3~64岁,平均(53.5±10.5)岁;发病时间为2~48 h,平均(12.06±5.64)h。对照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42~65岁,平均(53.5±11.5)岁。发病时间为2~48 h,平均(12.23±5.78)h。两组患者发病时间、年龄、性别、NIHSS评分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颈内动脉系统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5~19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且本研究已获我院批准。排除标准:排除老年急性脑梗死复发者、颅内出血者、合并心脏病患者、意识障碍者、临近治疗及治疗期间未口服抗凝药和对此次研究用药不耐受或过敏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需要接受常规系列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缓解颅内压、抗炎抗感染、溶栓、活血化瘀、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42)进行治疗;静脉滴注;30 毫克/次,1次/天,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滴完,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依达拉奉治疗方式同对照组,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包括:①病房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采用患肢协助翻身,呈仰卧位,双手交叉举起向患侧偏移并依靠惯性进行翻身;并进行患肢康复训练,在病床上进行简单的运动,2次/天;②康复中心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和肌肉康复训练,加强患者肌肉收缩和伸张的练习,例如患肢弯曲等;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包括下肢站立、迈步行走等,训练强度注意循序渐进;③家庭康复训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方法、技巧的学习;告知患者家属监督患者进行患肢训练,并培养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氢(LH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总抗氧化能力(T-AOC)。

采用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恢复越好;与治疗前比较,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90%,则为治愈;减少率为50%~89%,则为显著进步;减少率20%~49%,则为进步;0%~19%,则为无变化;评分增加15%以上,则为恶化。R总有效=R治愈+R显著进步+R进步。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药物安全性。采用巴塞尔指数量表(Barthe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氧化应激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营养、氧化应激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GF、BDNF、CAT、SOD、T-A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MDA、LHP、AOP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氧化应激指标情况比较 (n=51,±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适,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亦未见异常,提示用药安全性高。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情况比较

(n=51,±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n=51,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病情在发病后24~72 h内达到高峰,若不及时治疗,将对神经功能产生极大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7]。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可分解为如下几步,患者脑部供血供氧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腔,导致血管腔狭窄,进一步加剧堵塞程度,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发病。危险因素方面,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均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发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意识障碍、偏瘫、吞咽困难等,并且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疾病,如治疗不及时,患者预后凶险[8]。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增强侧支循环供血量以控制疾病[9]。临床治疗脑梗死主要通过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依达拉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有效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抑制脑部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10]。依达拉奉能通过血脑屏障,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到达病灶部位,形成较高药物浓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11]。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身体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它们参与疾病进展,延缓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清除体内自由基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环节之一[12]。有文献报道[13],作为存活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标志,N-乙酰门冬氨酸(NAA)在脑梗死发病初期患者体内的含量迅速降低,经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脑中NAA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其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功能。另外,依达拉奉可清除患者体内产生的大量自由基[14],但针对脑梗死患者,除了给予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外,持续跟进的康复训练是患者治疗后康复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康复训练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恢复患者的肢体、语言及大脑反应能力。规范三级康复是一种规范化、整体化的康复训练模式,其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内容配合患者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并通过最大程度提高患侧肢体的活动度来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本文观察组患者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加以规范三级康复治疗,通过医院、康复中心、家庭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极大地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质量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及时得到治疗,患者的治疗过程需要营养支持,避免因缺乏营养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15]。本文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患者治疗后神经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且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提示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间接受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优化患者的神经营养状态,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16]。其次,由于氧化应激反应是引起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关注度较高。本文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氧化应激各项指标均得到优化,提示其能够体现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最后,有文献报道,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恢复[1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前述结果相符。

康复训练已成为脑梗死患者临床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其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一种治疗体验,也是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随着临床对康复训练的要求日益增高,康复训练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前临床的康复训练需求。脑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或不能积极配合,则可导致并发症增多等不良事件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增加住院时间,故而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是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危重患者较多,对康复训练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在做好身体机能的恢复工作的同时,许多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常会由于一些不良认知或臆想产生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或患者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故而实施科学有效的规范三级康复进行干预具有关键意义。另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可达到药物治疗达不到的效果。其主要优势包括:①)病房康复训练过程中,床上的翻身运动及简单的四肢运动可确保患者治疗早期全身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不受损害;②康复中心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为逐渐恢复下床运动,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8]。通过行走等简单运动,增强全身肌肉群的收缩力及协调性;③家庭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有助于患者掌握急性脑梗死相关预防及治疗措施。另外,家庭康复计划是一项长期工程,可循序渐进加强患者的患肢训练程度,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确切,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达拉氧化应激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戊己散对腹腔注射甲氨蝶呤大鼠氧化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植物化学物质通过Nrf2及其相关蛋白防护/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