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18-09-10黄东进罗成燕

世界农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标样悬浮剂乙腈

黄东进,罗成燕

(1.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400;2.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9)

氟啶胺(fluazinam)化学名称为 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二硝基苯胺类杀菌剂,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该剂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氟吡菌胺(fluopicolide)化学名称为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它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异性蛋白而表现杀菌活性,对病原菌的各主要形态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1]。将两者混合制成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很好的发挥了各自的优点,同时对作物的病害防治有极好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提高了杀菌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类蔬菜和葡萄作物上的霜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疫病、根肿病等病害,应用前景广泛。氟啶胺、氟吡菌胺单剂或与其他药剂复配制剂的分析方法已有报道[2-6],但有关氟啶胺和氟吡菌胺两者复配制剂同条件分析方法尚未见公开报道。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 C18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同一色谱条件下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特点。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20A,具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自动进样器;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色谱柱:250 mm×4.6 mm (i.d.)不锈钢柱,内装Diamonsil C18填充物,粒径5 μm;超声波清洗器;微孔过滤膜:0.45 μm有机膜。

乙腈:色谱纯;水:新蒸二次蒸馏水;氟啶胺标样(质量分数99.0%)、氟吡菌胺标样(质量分数99.0%):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试样: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

1.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水(0.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80∶20);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2 μL;保留时间:氟吡菌胺约4.6 min,氟啶胺约7.5 min。典型的液相色谱图见图1、2。

图1 氟啶胺、氟吡菌胺标样液相色谱图

图2 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液相色谱图

1.3 分析步骤

1.3.1 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氟啶胺标样约0.06 g和氟吡菌胺标样约0.02 g (精确至0.000 2 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摇匀。

1.3.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试样约0.2 g (精确至0.000 2 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摇匀,用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备用。

1.3.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2针氟啶胺(氟吡菌胺)的峰面积相对变化小于1.2%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1.3.4 计算

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2针标样溶液中氟啶胺(氟吡菌胺)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氟啶胺(氟吡菌胺)的质量分数X(%)按下式计算:

式中:A1为标样溶液中氟啶胺(氟吡菌胺)峰面积的平均值;A2为试样溶液中氟啶胺(氟吡菌胺)峰面积的平均值;m1为氟啶胺(氟吡菌胺)标样的质量(g);m2为试样的质量(g);w为标样中氟啶胺(氟吡菌胺)的质量分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对氟啶胺和氟吡菌胺标样溶液分别在190~400 nm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得到其相应的吸收波长与响应值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当选用210 nm作为检测波长时,氟啶胺和氟吡菌胺均有较强吸收峰,同时杂质响应值小,流动相无吸收。综合考虑各组分质量比、杂质分离、仪器基线及仪器响应值等诸多因素,最终选定210 nm作为检测波长。

2.1.2 流动相的选择

在Diamonsil C18色谱柱上,分别试用不同比例的甲醇和水,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对试样进行分离检测。经测定发现,选择乙腈+水(0.05%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较理想。当流速控制在1.0 mL/min时,有效成分与杂质能很好地分离,峰形对称,色谱峰尖锐,且基线平稳,保留时间适当。综合以上因素,最终选定乙腈+水(0.05%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体积比为80∶20。

2.2 线性相关性测定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氟啶胺(氟吡菌胺)标样溶液,按上述色谱操作条件,测定相应的响应值,并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氟啶胺和氟吡菌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氟啶胺线性方程为y=5.816 1x-10.298 2,相关系数R2=0.999 9;氟吡菌胺线性方程为y=8.805 9x-0.189 8,相关系数R2=0.999 7。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

2.3 方法精密度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对同一个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样品进行5次平行测定,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结果得到该方法测定氟啶胺和氟吡菌胺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4和0.074,变异系数分别为0.46%和0.72%(表1)。由此可知该方法精密度较高。

2.4 方法准确度测定

采用标准品添加法,在已知含量的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啶胺、氟吡菌胺的标准品,按上述色谱操作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测得氟啶胺的回收率为98.61%~100.89%,平均回收率为99.56%;氟吡菌胺的回收率为98.36%~100.65%,平均回收率为99.36%(表2)。由此可知该方法准确度较高,可准确定量。

表1 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精密度测定

表2 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回收率测定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同时测定40%氟啶胺·氟吡菌胺悬浮剂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2种有效成分与杂质能很好的分离,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线性关系良好,并且操作简便、快速,该方法是此复配制剂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朱卫刚, 胡伟群, 张蕊蕊, 等. 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室内杀菌活性[J].农药, 2012, 51(12): 922-923.

[2] 姜宜飞. 氟啶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 26(8): 8-10.

[3] 王芳, 成妙金, 李欧燕. 40%氰霜·氟啶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现代农药, 2015, 14(1): 26-28.

[4] 龚会琴, 王睿, 陈迎丽. 10%精甲霜灵·氟啶胺颗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农药, 2017, 56(3): 190-192.

[5] 张小军, 张宗俭, 刘尚钟, 等. 氟吡菌胺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 2011, 50(9): 661-662.

[6] 成妙金. 45%氟菌·百菌清悬浮剂液相色谱定量分析[J]. 世界农药,2016, 38(2): 48-51.

猜你喜欢

标样悬浮剂乙腈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羟基乙腈的分离提浓方法研究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四种市售色谱级乙腈的质量比较
原棉短纤维率标样验证试验分析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原棉短纤维率标样的验证试验分析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