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党的女儿》中《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演唱分析

2018-09-10姜姗姗

丝路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姜姗姗

摘 要:咏叹调《万里春色满家园》选自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第六场,是女主角“田玉梅”舍身就义前演唱的高潮片段,展现出“田玉梅”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

笔者通过对此唱段的理论分析及整理,结合自身演唱及舞台实践,探析歌剧咏叹性唱段如何进行演唱分析及舞台演绎,并总结自身演绎唱段及人物角色的全过程,对其唱段所体现的人物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反思。望对今后此唱段的学习者和演唱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万里春色满家园;田玉梅;演唱分析

《万里春色满家园》故事背景是主人公“田玉梅”为了保护部队给养、掩护通讯员小程被捕,孙团长将“娟子”作为筹码,威逼“田玉梅”“带路剿灭游击队,将功折罪”,否则将母女一同处死,“田玉梅”为了不让敌人奸计得逞,带着幼小的女儿共赴刑场、英勇就义。 此唱段可以说是“田玉梅”的临终遗愿,作曲家用歌曲咏叹的形式来表达“田玉梅”临死之前对家乡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对敌人的愤恨之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之情以及视死如归的大义之情,反映出女共产党员的淳朴善良、刚烈坚强及忠诚于党的崇高情怀,树立起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的光辉形象,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崇高精神。

一、《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演唱处理

(一)音准与节奏的严格把控

音的高低、强弱是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在唱段的艺术处理上,严格把控音准和节奏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万里春色满家园》唱段音域较宽,从小字组的 a 到小字二组的降 b,有较多连续高音区的旋律进行,二度级进和六度、八度等大幅度的音程跳跃,对演唱者的演唱能力要求比较高;且此唱段为 2/4 拍,还有部分小节是 3/4 拍,由不同板式结构组成,演唱者要注意演唱过程中板眼节奏的掌握,一板一眼,一强一弱;同时在唱段中还有大量的强拍弱化处理、大小切分、密集十六分音符、特殊附点节奏和休止符空拍节奏等。

1、合理把握速度和力度

在速度和力度上需在尊重作曲家意图的基础之上根据人物的情感、情绪做相应处理。速度上的转换主要体现在板式变化上,演唱者对此唱段的处理需要做到“散板要准,慢板要舒,中板要缓,快板要稳”,确保在不同板式变化过程中能够做到衔接得当、恰到好处,适当展现出“田玉梅”人物内心情感及情绪的复杂变化。 而力度上的难点主要是在谱面上对力度符号的处理。

2、断句与换气方面的处理

在唱段的断句、换气处理上要保证旋律的完整性,根据乐句与意群关系,及人物的情感变化做相应处理。 “我们堂堂正正的还”,有部分歌唱家是在“还”后小字一组的 g 后面换的气,然后做拖腔处理,还有部分歌唱家是在小字二组的 g 前面换的气,然后做拖腔处理。笔者认为这两种换气处理都是可以的,演唱者可以根据自身

(二)演唱风格的确立与润腔技巧的运用

唱段《万里春色滿家园》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音乐风格,采用蒲州梆子唱腔和板式变化组合的形式,旋律整体基调慷慨激昂、明亮高亢、色彩柔和,体现出主人公“田玉梅”作为农家女的朴实善良、母亲的慈爱温柔、共产党员的坚毅无畏的形象。所以在此唱段的风格演唱上首先要确定好明亮、高亢、悲壮的音色基调,展现出“田玉梅”临死前的坚强洒脱,其次结合戏曲唱腔的演唱形式来丰富唱段的戏剧性,在声音上要豪迈奔放,突出唱段的戏剧张力,推动人物内心的感情发展和精神建设。

二、《万里春色满家园》的舞台演绎

(一)角色设计——形体动作及表情

“形体表演主要用于辅助有声语言或歌唱表演,以表达思想情感,使理性信息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和艺术化”。在舞台上可以加入适当的走位,来避免演唱时过于死板、僵硬,也可以通过舞台走位来适当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转换人物心理状态。如:可在开篇大段钢琴伴奏上加入适当前后走位,然后定点的方式,提前进入演唱的情绪状态;在进入快板的钢琴伴奏下,可加入紧促的小步走位,从而达到转换情绪的目的。还可加入适当的手势,来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联想到音乐中描绘的景象。基本手型以“兰花指”为主,还可利用握掌或虎掌,来增加人物角色的力度。手势主要有开、合、定、引、托、错等。

(二)舞台调度——出场、演唱及谢幕

1、 出场

在上场之前,演唱者首先要调整自身状态,提前设计好唱段角色,等待主持人说完主持词,从舞台侧面走出,眼睛平视或看观众席,面目表情呈微笑状态,上身挺拔,行走坚定,身体和精神状态要积极向上。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自身也能够调整状态,缓解紧张情绪,以便更好的发挥演唱水平。随后在舞台中间站定,做最后的短时间调整与准备,并点头示意钢琴伴奏。钢琴开始弹奏的时候演唱者要有明显的起势,迅速进入唱段人物角色,将观众的目光和思绪带到音乐中,演唱者切忌自身眼神及状态的游离,要集中专注在人物角色中。

2、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需要结合“田玉梅”人物角色的情绪转换在自身的舞台调度上做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区位和朝向的调度调整,此唱段的区位主要有中前、左前、右前、左中、中中、右中、中后七个区位,朝向主要以正面为主,左、右斜前方为辅,主要根据唱段人物的情绪以及音乐的旋律节奏做相应的走位调整,在走位过程中要挺胸抬头、自然大方,利用身体的重心以点带线、从线到面的做灵活调整。同时加上眼神的运用、面目表情的处理、手势以及走位的运用来丰富人物角色,避免演唱者在台上过于死板僵硬。

参考文献:

[1]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居其宏.歌剧当代美的综合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郑茂平.声乐语音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黑河学院科研骨干支持项目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基于主题唱段及演唱形象分析的路径研究
浅析咏叹调《别说我》的艺术特点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泪》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分析
艺术歌曲《我的江河水》演唱分析
浅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的演唱分析和人物塑造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