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

2018-09-10常燕

中国商论 2018年23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特征

常燕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将企业的内控、激励、评价等功能融合在这一体系中,是一种为了达到管理经营目标,通过实行全员编制预算、分解执行预算以及分析考核等手段相互组合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不同部门,需要企业所有的部门加入其中并齐心协力,保证预算管理既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促进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对全面预算的特征以及管理模式实施深入分析,希望有助于广大煤炭企业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以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特征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093-03

近年来国家煤炭资源储备已经备受重点关注,煤炭领域受到国际上诸多国家以及地区的重视,化石资源承担着能源储备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趋势不断向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方向发展,对煤炭企业而言,对资金进行全面的统筹才能让企业实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对财务预算实施合理的管理以及规划,让预算在企业运行中起到调控的作用,对资源实施合理的配置,让煤炭企业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化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指的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实施合理的分析预测后,制定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预算可以借助实物、价值等项目,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开展合理的规划。同时也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投资活动制定出合理的规划[1]。企业开展合理的全面预算,主要是为了顺利实现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出发点,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同时借此编制出完善的预算表,其中包括负债表、经营损盈表等。借助全面预算不仅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进行预测,也是对企业财务的全方位反应,是企业管理向着成熟转变的重要标志。从内部控制的角度上来说,预算管理可以对内部的各项工作实施协调。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全面预算是将企业未来的进步作为导向,借助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对企业实施系统性的内控。进而可以让企业的总体经营水平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2 传统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2.1 销售为核心

以往沿用的预算管理是以产品以及销售为主,同时将预售作为一种预测执行的活动。本质上来说,以往企业的预算管理就是以销定产,进行预算管理的合理编制。其中销售预测就是主要的管理起点,结合预算的结果可以对有关的动因作出合理的改变以及安排。这样可以让企业的各方面经营生产得以顺利开展[2]。在工作考核方面,主要的指标就是销售收入,这种管理方式与市场需求是非常符合的,但是对企业来说,也是有着过度开发服务以及产品的风险,从长远上看,对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 利润为核心

就是讲利润作为管理的核心,为了让自身价值實现最大化的转变。此处的利润指的主要是会计利润,这种管理的模式主要体现的是在预算编制以及管理将自身利润作为起点,这样可以让利润成为管理基础,也是管理结果的主要体现。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对会计利润的各方面预算。诸多企业是用增加收入来降低自身的各方面成本[3],让利润的目标实现增长,也是未来让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良好的激发,实现对盈利能力的强化。只是短期的行为是可以见效的,长期发展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2.3 成本为核心

这是将成本作为管理核心,在预算的编制中需要对成本控制进行合理的探讨,同时将成本管理作为自身的参考目标。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以及管理中,成本流程是需要进行详细考量的,这样可以结合企业的预算指标,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有效控制。成本成为预算的核心,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这样的模式是比较适用的[4]。优点就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让企业具备更强的经营能力。但是企业若是只关注在成本上进行强力的控制,注定会在服务以及产品上有所疏忽,产品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

2.4 现金流量为核心

这是传统预算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综合管理是主要的起点。同时对各方面的责任权限会有比较明确的方位[5]。这样在实际管理中,就能对现金预算进行针对性的下达,同时也是确定好预算的格式,对企业各个部门来说,依据其中的标准以及要求,实现对现金流量的汇报。这样管理部门主要是进行汇总,同时对预算管理作出统筹安排,主要的工作原则就是量入为出。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3.1 全面性

通常来说,全面性的体现表现在过程、人员以及全方位的特点上。全面预算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意味着各个部门都会被囊括进来。同时也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的积极参与[6]。这样在实际管理中,过程的全面性体现在从初开始的编制环节到中期的执行,然后是后期的分析以及考核,作出一系列的奖惩以及绩效措施,这些环节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全方位则是包括经营预算、资产预算以及筹资预算等各个方面的预算工作。

3.2 战略性

全面预算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是针对企业整体的战略来进行实施的,预算的编制以及执行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全面预算与以往的预算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全面预算的开展需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符合,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发展提供保护,也是让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体现出为战略服务的一种特点。

3.3 系统性

系统性中主要是包括纵向系统以及横向系统这两个非常关键的方面。横向系统就是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的时候,企业内的每个部门之间要保持紧密的配合以及衔接,企业从一个整体上要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若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没有顺利完成预算的任务,就会对其他部门预算任务的完成造成负面的影响。纵向系统则是指预算的编制、控制、执行以及考核等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这样可以让整个预算的过程构成一个整体,实现有机运行,让上下环节之间的衔接以及联系更加紧密,并形成刚性的预算管理目标。

3.4 协调性

全面预算是现代企业非常关键的管理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各部门以及生产环节都会参与进来,涉及到企业管理经营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尽可能将预算的目标进行细化和标准化,落实到相关部门各岗位的人员身上,这样可以让全面预算实现协调性的实施,也是让企业资源在内部部门之间实现合理科学的配置,企业各部门要充分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并实现企业资源与各部门工作的细化和合理的分配,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整个管理效率。

3.5 监督性

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是对企业生产以及管理来说非常关键性的依据,也是对管理实施整个全过程监督的参考。这样可以对管理层的实际履职情况进行充分考核,让企业管理者的相关绩效制度更加完善,推动奖惩措施的合理性实施。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不应该将目光限制在预算指标的下达以及编制上,最关键的是将预算管理的实际重心落实在预算编制的分析以及调整上,这样后期的评价以及考核就会有所完善,也是便于发挥出全面预算的重要价值,对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生产实施合理的监督以及指导。

4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全面预算与市场以及企业是相互连接的,当下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企业需要不断面临着新的市场环节以及不确定的因素,各方面的挑战正在产生,这对企业来说,本身就是难以应付的局面。应对着各方面的复杂情况,企业在制定决策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管理的重心以及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让企业制定出的全面预算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方面的效应,企业需要以自身的管理需求以及行业特性为出发点,进行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实施,突出在不同的时期内,企业在预算管理上的不同之处。以下就是企业可以选择的几种管理模式。

4.1 资本支出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从管理的特征上来看,就是讲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用来进行市场研究以及产品的研发,或者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这样就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呈现出负数,并且企业未来能否实现理想中的现金流量以及业务开发的效果,也是不可确定的。这种模式通常有着较大的管理风险以及投资风险。通常在企业的成立之初以及营销开展的初期,会选择这样的模式,用于投放一些项目,或者是一些大型的区域性建设投资。在煤炭企业中,前期矿山的勘探以及在并未拿到开采证的时候,在坐标轴上的现金流量往往是负数,并未在现金方面达到一个平等点。从预算管理方面看,企业管理者主要是依据投资预算实现对项目的管理以及介入,这样的方式下,企业管理预算的中心就是资本上的投入,通过合理可靠的投资概算以及财务上的分析,让资本支出得到更加合理的评价,同时预算的内容则是投资总额和企业各时期流出的现金总额。借助这些预算的内容,融资预算可以对项目的建设作出合理的管理以及监督,通过不断对资本进行合理的评价以及指出,这样可以让预算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

4.2 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模式

从企业经营上看,市场营销的费用预算通常是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而提升,这样可以让企业逐渐被市场认可和接受。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依据营销以及市场,对市场潜力实现合理的开发,同时也是让市场占有率实现有效提升,这样就能让市场营销方式的费用以及成本不断加强。也是由于现金流量的规模并不确定,所以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整体水平不高。

营销费用的预算重点在于市场需求,围绕着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预算,实现销售预算的合理编制。在实际管理中要将成本、费用以及生产等职能进行落实和完善。

4.3 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模式

当企业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时,各方面的经营收益主要是取决于可控的因素,成本上的控制可以影响期望收益,同时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整体情况好转。依据全面预算的实际内涵,当市场价格以及市场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企业一定要保证各方面收益是从成本上进行适当的挖掘,同时依据企业管理者的收益期望,在成本管理上可以将市场价格定位已知变量,实现对企业整体上的规划以及管理。可以让成本预算的前提下将企业成本进行细化和落实,让成本控制覆盖所有的部门以及管理内容上,同时也是未来形成整体上的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预算单位的约束以及控制。该模式比较适用于一些产品周期长,同时产品体系成熟的一些企业,市场的需求相对稳定,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在成本上进行体现。

4.4 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模式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应收账款比较多。就是企业有着较多的潜在投资工程,这些项目是并未确定的,产生一定的净现金流量。在该模式的实际管理下,企业全面预算的核心就是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这样可以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实际规划,实现对企业各个部门以及个管理部分的经营监督,该模式适用于一些企业本身处于正在扩张的阶段,各方面业务正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大型的集团企业中,内部控制也是比较适用这样的方法。

5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措施

5.1 预算编制上下结合

全面预算的编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管理人员已经提出了企业总体上的发展目标,这样各个部门之间就能依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实现合理的分解。基层主要是在部门目标已经制定好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职能的分解,可以制定出详细具体的预算。部门要依据基层制定出来的预算方案,完成部门预算的合理编制,然后部门就能将自己的预算方案提供给企业的管理层,企业管理层再进行总体上预算方案的制定,这样就能实现对预算目标的合理分解,让预算方案变得更加具备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5.2 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全面预算对企业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让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企业规模上实现不断扩大,同时也是让企业具备更强的实力,对内外部环境有更强的适应力。所以全面预算并不是一項工作,而是长期性持续的工程,企业一定要将预算管理当成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这样可以让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更加合理。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起专门负责全面预算的部门,确定好相关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工作职能,这样可以保证预算工作可以在企业各部分的经营管理中实现严格的落实。诸多的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时候,并未取得理想中的管理效果,主要的原因是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并未有足够的实施力度,这就导致一些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并未得到有效运用,企业管理层要注意这方面的缺陷,制定出严格的制度。全面预算对现代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种管理措施,是企业实现更好发展以及不断扩张的重要手段,更是长期性的建设,需要在制度上给予一定的规范,对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职能作出明确的划分,并在实际管理中让企业各部门了解自身的职能在预算管理中要具备的工作态度,加强各项措施的严格落实,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每一项预算管理应该是在相关人员上直接进行责任的分配,提升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有效奖惩机制,实现对工作人员的有效激励,对整个全面预算的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

5.3 结合其他工作内容

全面预算具备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就是因为与企业各部分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全面预算的实际开展中,管理工作一定要与企业的现金收支以及预算控制全面结合起来,预算控制本身也是以企业成本的控制为基础,这样其实说到底,预算管理本身最关键的工作核心就是现金流管理。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被高效使用,提升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全面预算的实施很多时候是对企业成本造成影响的,因为在现阶段的全面预算中,为了满足企业整体上的未来发展以及战略的实现,企业管理以及经营并不是只考虑到企业成本上的高低,所以很多时候企业成本上还是要加强控制,这样可以让企业实际效益提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5.4 结合企业员工管理

全面预算的实施并不是企业一个部门或者是管理者的责任,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与以往的预算管理不同,并不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例如营销、成本、现金流量等,而是考虑到企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企业战略的顺利实现。因此在全面预算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参与进来,所以在全面预算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需注意结合对员工的管理。也就是说,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与员工考核之间是相互配合的,这样在制度上就应该是有所联系,相互协调的,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员工的普及教育以及意识上的调动也是比较重要的。

对任何企业来说,预算管理都是为了生产以及发展作出的重要准备,在物质上的一种准备。对企业来说,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部署以及预算编制,在实际经营中资金占用要尽可能减少。对煤炭企业来说,由于本身生产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无论是地质条件、瓦斯、井下防灭火等各方面都是资金投入的项目,这些都需要企业具备非常雄厚的资金支持。为了让煤炭企业的运行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提升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并对资金使用实施严格的限制,一些无预算的支出要尽可能避免,同时也是未来让资金调控更加合理。预算是为了让企业内各部门的职责以及权益得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在实际管理中,企业可以用更加合理的预算手段,让企业更好地实现整体战略以及共同利益,并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是非常明确的。煤炭企业要不断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让生产水平实现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是当下煤炭企业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在实际经营中,全面预算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措施,有利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

6 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需要结合企业的整体战略,在实际经营中,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涉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及所有相关人员。为了运用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工具,企业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衔接,制定好全面预算制度,落实好各部门的责任制度,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杰,柳彦彬,邹梦妮.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提升高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C大学为例[J].财政监督,2018(4).

[2] 何雪.关于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以B市市属公立医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8(4).

[3] 李国,孔令怡.房地產企业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XX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反思及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

[4] 刘媛.轨道交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以华北某轨道交通集团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

[5] 武美云.超越预算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7(8).

[6] 陈荣良.全面预算管理在矿山企业的应用研究——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为例[J].黄金,2017,38(1).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特征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抓特征解方程组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