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路径探讨

2018-09-10王望陈梦雪

现代盐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

王望 陈梦雪

摘 要: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式之一便是现代学徒制,在现代学徒制构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和完善。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理清现实障碍,完成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形式的构建,以及制定出具体的路径。通过这3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可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对象,完成现代学徒制路径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了以“校中厂”为平台的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主要是为了培养出的学生能与企业具体岗位的需求相匹配,帮助学生构建理论体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岗位需求是现代师徒制实施的核心。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同师傅带徒弟模式的有效结合,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本质是结合工作和学习,实现企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1]。

1 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作用

1.1现状

1.1.1高职院校基础设施整体相对落后

现阶段更新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贵重的硬件设备)需要的周期较长,而行业标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导致其难以在高职院校得到及时的响应,易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学以致用,此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落实。

1.1.2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企业认为学徒制受到学生日常学业的限制,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能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实施学徒制的企业较少,部分生产企业内部有技术保密的要求,使合作企业难以真正落实师傅带徒弟,有待进一步加深现代学徒制中的校企合作。

1.2现代学徒制的作用

宏观层面新一轮产业变革逐渐深入,制造业的地位不言而喻,企业结构性用工荒的现象普遍,具备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才需求较大,而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并重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高校完成;微观层面,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就业难现象普遍存在。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全方位对接定制人才,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是高职院校需重点研究的课题[2]。

2 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以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对象,完成现代学徒制路径的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待完善,随着现代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学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具体的综合实践可使高职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升,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操作中学以致用。但高职院校在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3]。

2.1欠缺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重视学生的培养,忽略学生实践过程中企业对其重视的程度,部分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校企合作建立在企业利益基础之上,并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责,导致其对校企合作模式关注度不高。企业在人才的选择上较为严格,会选择与岗位需求匹配的优秀技能人才,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需为学生创设实践场所,提供专业技能人员等,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企业也存在着很多担忧,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无法有效匹配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脱轨,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若企业在活动中获利较少,而学校、企业的权责缺少相应的法律形式确立,导致这种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性较低,企业参与积极性降低。

2.2经费资助不足,现代学徒制流于形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教育,而是具体的实践过程,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为例,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是学徒制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的建立上,普遍存在缺失经费的现象,而且制造业的技术及标准往往更新速度较快,高职院校在基础设备的更新上压力较大。

2.3加大了企业职工管理的难度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易与企业职工管理产生矛盾。企业需引进新思想新理念建设企业文化,需避免出现小利益集团,保证企业的发展观念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企业活力。联合招生招工企业会通过适当地变换合作对象,以避免职工的同质化,这就导致学校加大各方面的投资力度,主要是提供更多的人员编制及培养经费上的政策支持,具体的应对办法是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立,保证产学研结构的长期稳定发展,高职院校开展需求调研,推荐企业合适的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铺垫,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为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4]。

3 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路径探讨

3.1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

效仿其他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师,通过兼职教师的聘请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循序渐进,逐渐做到工作室及实验室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企业优秀职工和学校教师主动作为的积极性,落实场地保障,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制定符合本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经费资助标准,探索并实践双导师授课和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制定并完善校企共管共育制度,与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通过与大中小微企业联合,校企共同完善招生简章,开展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徒制试点活动,让合作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开展订单班招生及培養工作,真正做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5]。

3.2基于“校中厂”实施现代师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完善学校教育制度的有益尝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以校企联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教学对象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每年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本地区的制药企业较少,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责任和义务不清晰,降低了企业参与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根据制药行业特点,探索以“校中厂”为实施平台的合作模式,对制药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考察,参考专家的培养建议,强化校企合作,融合课堂学习与车间实际操作,完善教师与师傅的双导师制度,培养对象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完善理论及实践的考核体系,签订三方合同,企业派专业人员人到学校完成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学生可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有效转变,最大限度地同各类制药企业的综合型人才需求相匹配,进而提高药品生产专业的学生竞争力,构建全融合式的现代学徒制路径。

3.3强化教师和小微企业的协作

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举足轻重,学生实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方法等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小微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涉及的实践內容较多,学生可经历整个创业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助力,能学到较为综合的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总结成功与失败,从而缩短就业能力培养周期,学生毕业即可就业或创业。通过双向选择完成老师与学生间师徒关系的确立,学生理论知识的指导及学习由专职教师完成,采用师徒制手把手教学,学生的就业或创业实践活动由小微企业协助完成,通过“传帮带”强化育人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6]。

3.4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纽带作用

随着各地招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立与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对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在此过程中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更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招聘标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纽带作用,完善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发展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完成特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针对企业的顶岗实习计划,在分派学生前,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平时对学生的具体考核情况,使企业招聘到合格实习生,在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时,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同制药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制定招生计划、顶岗实习计划,兼顾企业的利益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

3.5制定并实施现代学徒制细则

在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时,需对中小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作对象可选择满足双方需求的多个企业,兼顾合作企业的意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优化招生专业和规模,在具体实施学徒制过程中,学校、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要求的明确,需通过签订校企三方协议实现。为保障学生权益,学徒期间的待遇在校企签订三方协议时作出明确规定,组成本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流程等工作。根据《现代学徒制双师管理办法》完成双导师的选拔,将班级分成小组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实操内容,实现学徒制期间的全程跟踪和考核,为更好地实施双导师制,建立并完善在现代学徒制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及技术人员得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7]。

4 结语

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式之一便是现代学徒制,本研究主要以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对象,针对在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为依据,完成现代学徒制路径的探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理清现实障碍,完成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形式的构建,以及制定出具体的路径。通过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基于“校中厂”实施现代师徒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小微企业的作用、制定并实施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细则等方式,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振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5 (10):58-61.

[2]郝一洁,张 健,王俐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探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改调查报告[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1-5.

[3]徐 阳.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 (15):52-54.

[4]柴亚飞.对化工制药专业教学策略的几点分析[J].学周刊,2015(8):89-90.

[5]张松斌.中职双元多主体五段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以江苏省如东中专与如东化工园区企业合作为例[J].职教论坛,2015(29):53-57.

[6]卞 平,李爱萍,张 健,等.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研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32-35.

[7]石存秀,赵寒,危淼,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成效比较[J].湖北工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10-112.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