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车飚速

2018-09-10戴鄂

国企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车时速动车组

戴鄂

中国轨道交通未来3~5年将实现三个“指日可待”: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京张高铁将投入使用,一辆时速350公里、完全智能化的智慧列车将飞驰于京张高铁,车辆设计和自动化管理会给乘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2020年左右,可变轨距40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将问世,解决跨境运输轨距不一难题,实现高效快捷运输;2020年左右,600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样车将会下线。

时速350,智能列车要亮相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成功京张铁路,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干线铁路。109年后的2018年4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京张高铁智能列车设计方案,全方位地展示了智能列车的外观、造型和功能。

“我们在京张高铁上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开启世界智能铁路的先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黎说。

京张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南,全程200多公里,50多分钟车程,途径清河站、长城站、太子城站等。为建设好智能京张高铁,铁路部门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BIM等先进技术,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精心施工,着力建设精品工程,突破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关键技术,全面提升铁路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客运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以现有“复兴号”CR400BF型动车组为基础,京张高铁智能列车将在智能化、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综合节能等方面实现升级,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地铁上虽然已有应用,但是高铁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

“一证通行,刷脸进站”、智能机器人导航、高速互联网覆盖、自动灯光调节、个性化车厢功能设计等车上服务将提升旅客乘车体验。可回收或降解的内装材料及废水回收再利用设备的应用,将使列车运营更绿色化。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配套工程,奥运元素必不可少。京张高铁设有太子城站,这将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直达比赛核心区的高铁站。其次,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按照“标准配置+奥运配置”的思路,形成了“鹰隼”“旗鱼”头形方案和“龙凤呈祥”“瑞雪迎春”两种外观涂装方案。“龙凤呈祥”将作为京张高铁的标准配置,“瑞雪迎春”则是奥运配置,在奥运期间使用。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还配有滑雪板存放处,并开设了世界上最独特的移动新闻中心——媒体车厢,媒体车厢将实现高速互联网覆盖,实现奥运赛事直播。

据悉,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全线开通,所使用智能动车组将于2018年底完成样车试制组装,2019年上半年完成调试及试验验证。

2018年3月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至沈阳高铁辽宁段全面启动“高速铁路智能关键技术综合试验”,试验成果将为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此次综合试验主要内容包括:CTCS3+ATO列控系统试验、智能高铁调度集中系统CTC功能试验、智能牵引供电系统试验、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试验、铁路LTE-R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试验、智能牵引供电系统试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试验等27项内容,是对智能高速铁路的列车编组、牵引控制系统、调度指挥系统、通讯信息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的一次综合集成试验。试验至9月底结束。

时速400,轮轨列车跨国境

国际间货运、客运,因为各国的铁路轨距不同,所以列车需要过轨。据统计,世界上铁路的轨距有40多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标准轨、宽轨及窄轨。例如,中国、朝鲜、欧盟各国及北美洲一些国家铁路轨距为1435毫米,即标准轨;俄罗斯、蒙古国铁路轨距为1524毫米,即宽轨;日本 (除新干线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铁路轨距为1067毫米,即窄轨。相同轨距国家间的铁路联运比较简单,可以直接过轨。不同轨距国家间的铁路联运比较复杂,必须在指定口岸站更换列车的转向架、轮对,或者换装货物。

2014年4月19日,日本熊本市JR九州熊本综合车辆所公开了轨距可变列车的试验车型,此款列车车轮的间距可以随着铁轨宽度的变化而变化,计划2022年实际投入使用。它可以在轨距不同的新干线铁轨(1435毫米)和普通铁轨(1067毫米)之间实现随意穿梭,于1997年投入研发,最高时速可达270公里。

虽然中国研制轮轨列车起步不是最早的,但是可变轨距400公里时速高铁列车有望在2020年问世,实现高效快捷运输。

2016年10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首批三个项目,包括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術等,在北京举行启动会。这是我国首个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专项。中国中车成为第一家试点单位,科技部把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10个专项中的7个定向委托给中国中车组织实施。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和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三个项目,正是中国中车负责组织实施的7个专项中的一部分。

其中,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项目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轨距、不同电压制式、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技术标准、不同信号控制的运用需求,按照统一的技术平台、不同的技术路线研制具有产品平台特征的跨国联运高速列车。

该项目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牵头,推出的高速列车采用6动2拖8辆编组模式,通过智能牵引技术的研发,该车单位人公里的能耗,将比中国现有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降低10%左右。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中车唐山公司将各研制一列动车组,其中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列车,能够适应4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运营环境,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列车则能够适应50摄氏度至零下25摄氏度运营环境。

3月31日,在中国铁道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寒抗风沙动车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高寒抗风沙动车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高寒高原强风沙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多项空白,在高寒、高温、高海拔、强风沙、强紫外线、长交路等方面形成了动车组专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为后续研制更高速度、更多适应性的国内外动车组及我国动车组、轨道车辆“走出去”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增强了轨道产品国外市场竞争力。

在完善和健全既有相关试验验证手段与平台的基础上,该项目将有助于初步建成高速列车装备领域具备面向全球创新资源凝聚、技术辐射、产业转移和创新过程协同功能的创新能力网络化平台,并能够形成高速列车多效应耦合及智能牵引控制技术。

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能够在600毫米到1676毫米的不同轨距的铁路上运营,它将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国联运中有很大市场空间。

时速600,磁浮列车低空飞

高速磁浮是一种新型尖端轨道交通技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沿用不同技术路线发展了多种磁浮交通运输方案。日本的超导磁浮技术实现603公里/时的试验速度,德国的磁浮技术最高试验速度达到505公里/时,并在我国上海建成了运营速度430公里的国际首条商业运营高速磁浮线。但是,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及工程化应用在我国尚属空白。

2016年10月,科技部组织召开“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启动会,高速磁浮项目正式启动。

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由磁浮车辆、地面牵引控制、运行控制、线路轨道系统等构成,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系统工程。该项目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联合国内15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

2018年1月25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在青岛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课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评审会专家组认为,目前高铁的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航空巡航经济速度为800至1000公里/小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可以填补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高速磁浮既可用于长途运输,也可用于快捷通勤,尤其适用于三种交通运输模式,即经济规模大、同步性高、一体化强的“通勤化”交通,经济规模大、互补性强、协调性需求高的大型城市间的“同城化”交通和经济规模差异大、发展均衡性需求大的东西部中心城市间的“走廊化”交通。对于丰富我国轨道交通体系结构,形成由航空运输网、高速轮轨网和高速磁浮网组成的高速运输网,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该课题目标是攻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核心技术,全面掌握自主设计、制造、调试和试验评估方法,研制高速磁浮工程化样机,建立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中国高速磁浮系统核心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形成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完全自主化与产业化能力。

据齐鲁晚报报道,2018年中国第一台能够进入商用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在山东下线, 2019年进行5公里试验线,2020年30公里试验线将实现。2018年,山东省对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做了重大优化和调整,规划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铁通车里程达到5700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占比提高到80%。500到600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的投入成本,跟现在轮轨高铁时速350、380公里差不多,但是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因为减少了摩擦。

3月15日,在全國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透露,将研发更快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飞行列车。同时,中国铁路建设将保持高位运行,2020年高铁运行里程将达3.8万公里。

卢春房说:“下一步在科技创新上,我们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保安全,同时研发环境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的智能高铁技术,更快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飞行列车和更节能、更环保、噪音更小的动车组等。”

此外,中车集团碳纤维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将于2020年取得突破,地铁、高铁列车都将更加绿色环保。至于被热议的4000公里时速飞行列车,中车集团正在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轨道交通最关键的是安全可靠,飞行列车真正投入使用有待时间验证。

猜你喜欢

中车时速动车组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品牌护航中车高质量发展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来一场极致酷跑
无人驾驶小巴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中国中车再次斩获美国地铁列车大单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