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败俱伤的美日贸易战

2018-09-10殷志欣

国企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日元摩擦

殷志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又频频作梗,想和中国来一场中美贸易战,彻底暴露了美国极端自私的霸权嘴脸。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形势下,美国想逆势而行、执意加强贸易保护,注定不会成功。

日本崛起——刺痛美国

回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倒退期,通货膨胀严重,美联储被迫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出口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也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与其相反,日本势头良好,延续着70年代8%的经济增速,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以汽车为代表的出口行业急剧增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累计升值了60%,这直接冲击到了美国出口竞争力。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已经排在全球第三,落后于日本和西德。而当时正是日本制造风靡全球的时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摩托车、机械设备不但质量与美国产品相媲美,还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具有价格优势。

此消彼长,美国内心被刺痛,深感巨额贸易逆差带来的压力。美国贸易逆差从1980年的364亿美元急剧扩大到1985年的1485亿美元,5年时间增长三倍,其中对日贸易逆差是主因。1978年美日贸易逆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1985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占据了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1985年美国外债总额1114亿美元,日本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债权。

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年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国家。单是美国汽车业,80年代初就有6万工人失业。在日本厂商的冲击下,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出现破产,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极端自私——单边保护

在这样的贸易逆差背景下,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转向极端自私的贸易保护主义,并着手立法采取单方面贸易制裁措施,以应对日本带来的经济威胁。

1974年的美国《贸易法》加入了301条款,授权政府对“不公平”的外国贸易行为实施制裁和报复。1984年,美国国会对此进行了修订,把301条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直接投资、服务和知识产权三大领域。301条款并不需要世界贸易组织批准,是美国的单方面行为。

1981年,美国粗暴迫使日本主动限制汽车出口;1983年,美国无理对日本摩托车征收高达45%的重税。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于是,同年9月22日,在心怀鬼胎的美国主导下,五大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南侧的广场酒店进行秘密会晤后签署《广场协议》,同意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允许美元对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以化解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其最核心内容是要求日本允许日元升值,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实现利率自由化。

1986年,美国迫使日本设置半导体对美出口价格下限,保证不在美国销售廉价芯片,还要日本保证进口半导体的市场份额;1987年,对日本电视和计算机征收100%的关税;1995年,对日本豪华轿车征收100%关税。同年,还发生了柯达对富士的胶卷大战。

日元升值——经济疲软

《广场协议》一签署,日本大受其害。宣布后3个月不到,美元兑日元就急剧下滑到1比200,贬值了20%。1年之后,美元兑日元已经下滑到1比150的水平。1988年美元兌日元达到了1比120的水平,比广场协议之前贬值了一半;到了1990年,甚至达到了1比80的历史高点。

日元急剧升值的直接后果是出口明显下滑。1986年,日本出口总额就从上一年的41.96万亿日元下滑到35.29万亿日元,降幅高达16%。1987年,日本出口总额33.31万亿日元,比广场协议之前到1985年下滑了20%。此外,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开始了虚假繁荣的5年时光,在几年之内掏空了自己的经济竞争力。

由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企业开始在海外大举收购投资。日本在美国收购房地产占据了日本海外不动产投资的三分之二。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三菱地所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纽约的象征洛克菲勒中心14座大楼,索尼斥资34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为了日本收购热潮的代表之作。钱包变厚的日本游客纷涌出现在全球旅游景点。在国内,日本人也开始大举投资房地产,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民众为炒房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1990年开始,面临金融风险的日本连续5次上调利率,导致房地产泡沫在1992年最终破灭,大量民众因为炒房破产,实体经济陷入硬着陆。此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迹象。

损人害己——教训沉痛

美日贸易战的实质是美国极端自私自利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损人害己,教训沉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两条腿走路。出口导向型政策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市场过于集中会直接诱发摩擦。因此,既要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也要扩大内需和进口,使内外需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减少非关税壁垒。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化及认证体制,努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并随着产业的成长适时开放市场,提高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程度。

自主创新和研发。促进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研发,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竞争力,有利于弱化原有摩擦点,缓解摩擦。

理性规划、充分调研对外投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企业出现对美投资热,其中不乏盲目投资现象,如三菱地产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等并购案,挑动了美国“民族主义”情绪,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蒙受巨额损失。

坚持原则,不能作无谓妥协。无谓妥协未必可以防止摩擦升级,还可能引发其他贸易对象跟进效仿。美日出现贸易摩擦后,美国对日施压或采取单边制裁措施,日本被迫妥协,对美自主限制出口或开放国内市场。比如,在纺织品、钢铁、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摩擦中,日本都曾做出过无谓让步,而结果并没有阻止摩擦升级。

和则双赢,斗则两败。解决摩擦需要双方平等协商、共同努力。美日贸易战使日本经济长期疲软,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也不是赢家,《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元急速下跌,美元对日元和马克贬值均达40%以上,这一改变不仅巨大,而且持续到今天。尽管美国对日本动用各种手段迫使其减少出口、开放国内市场,但美日贸易摩擦并未得到有效抑制,这表明仅靠顺差方的努力无济于事,美国也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多从自身找问题。其实,从根本上讲,美国贸易收支逆差是由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以及消费过度导致。因此,美国要彻底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本国产业及产品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日元摩擦
摩擦是个好帮手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