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势在必行的变革

2018-09-10时现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力本质监督

时现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理

论研究日益活跃,实践成果不断丰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赋予内部审计以新使命,也对内部审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树立新思维,迎接新挑战,拥抱新未来。

把握审计本质,适应审计环境。审计本质与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审计本质决定审计的基本职能和属性,审计环境影响审计功能发展,进而影响审计目标、审计范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方法及审计组织方式。著名审计学者弗林特指出,审计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基础,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需要用动态的眼光,从审计环境出发认识审计的本质,审计环境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如果不联系环境,就难以把握内部审计实践发展方向,很难理解内部审计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性。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发展方略,关注国家社会环境变化,自觉对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把握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内部审计发展战略,优化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领会现代内部审计思想精髓,有效实施内部审计业务。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了内部审计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概括了内部审计的特征、功能、业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诠释了现代内部审计的思想内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推广和应用。我国内部审计自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与对现代内部审计理论的遵循密切相关。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内部审计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发展不均衡问题、内部审计业务范围的界定模糊不清问题、内部审计无限延伸导致的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受损问题、传统审计与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冲突问题等。现实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内部审计思想精髓,优化内部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要针对不同的审计环境,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技术与方法及审计职能发展等方面分层设计、分类选择,内部审计要扩展审计范围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优化审计程序,更好地展示审计价值,切实实现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与国家审计和其他监督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绩效。多年来,内部审计视角大多聚焦在组织内部,基于审计主体出发,更多地关注如何“独善其身”。新时代要求内部审计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与内外监督职能或相关工作有机衔接,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目标和要求,“审计监督”首次从行政监督中独立出来成为“八大监督”之一,对审计监督的核心要求是“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为此,内部审計人员要深刻理解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位置和角色,深入理解国家审计的期待和要求,自觉融入国家监督体系中,与国家审计和其他监督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绩效,提升内部审计为国家发展服务的能力。

猜你喜欢

合力本质监督
聚全球合力 奏时代强音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什么是四个监督?
合力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