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标准化理念下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开展

2018-09-10李倩

大东方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李倩

摘 要:标准化作为通行管理行业的操作准则在新时期优化非遗保护方面正在具有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基于知识、实践、技能形成的非遗体系、实物、工具等更有开展标准化管理和保护推广的可能。婺源作为非遗集中地实行标准化保护能够更大程度上体现公开公平原则,有助于非遗传统规范化、系统化的量化保护与传承,这对婺源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大有助益。

关键词:标准化理念;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按照国标GB/T 3935.1-1996对于“标准”的定义(《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特定活动形式及其后果统一制定且可反复应用的规则、特性等文件,其以科学、实践、技术经验为基础,以取得最好秩序为宗旨,以推动社会最佳效益为目的。为取得以上系列目标而制定、实施、发布标准的过程就是标准化。

一、标准化理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

对比国标规则中“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内容可知,权威机构对于非遗传统的定义也是涉及、知识、技能、实践、表现、表演等形式的实物、工具、艺术品或文化传统场合,这些被个体、群体、视为传统文化遗产的项目则是非遗形式和内容。可见,国际公约针对非遗保护和国标规则的标准化定义间存在本质上的契合点,这就使基于标准化理念开展非遗保护有了权威认定与规则条款允许的条件。

对非遗开展标准化保护最显著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业界内外达成统一认识,使包括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与普通群众在内的社会最大范围受众都可以对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最大限度取得共识。这有助于避免专业信息不对称极易出现的理解困难、认知模糊或不同专业解释出现自相矛盾或冲突等问题。

显然,基于标准化非遗保护达成的思想共识能够促进各项具体保护行动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非遗项目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标准化有利于避免急功近利导致的开发过度或者破坏性利用,能够更大限度保有非遗的文化核心与传统框架。

二、标准化理念下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开展策略

(1)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地方性标准法规或政策、规章

实现标准化保护的前提是对充分样本情况的了解与掌握,对非遗项目来说,庞大的种类和繁复的传统内容更加需要全面、充分、详尽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如此方能确保标准制定的公开、公平、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针对不同非遗项目、形式、内容等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地方性标准法规或政策、规章,以权威机构、组织的正式文件形式将标准内容、步骤等落实、固化。

比如江西婺源的茶文化、茶艺术、茶民俗的标准化保护。作为曾在巴拿马中国博览会上斩获金奖且被美国《茶叶全书》誉为“中国绿茶之最优者”的婺源茶早在唐代就入选《茶经》,至宋朝被称为“绝品”,明清更成为皇室贡品。进入现代后更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无论庆祝寿诞、结婚庆典还是商业会谈、文人雅集,婺源都已形成了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礼仪性质的规程和内容。而无论采集、炮制还是销售、品鉴,婺源茶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些都是需要结合区域传统文化不断加以细化、形成标准的保护内容。

因此,管理机构、组织需要针对婺源茶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个性突出的标准法规或政策、规章。比如《婺源茶叶采集(炮制)技術规程》、《婺源婚庆(寿诞)茶艺操作步骤》、《婺源传统茶冲泡(鉴赏)标准流程》等。

(2)合理选择试点区域,有步骤、有计划、多种形式融合推广实施

标准化非遗保护是新时期创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新思想、新方法,需要足够时间与规模的普及才更易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合理选择试点区域,有步骤、有计划、多种形式融合推广实施至关重要。

仍以婺源茶为例,可以选择传统茶文化、习俗等保存较为完好的村落或乡镇,开辟一处具有标志性的场所作为非遗茶文化试点中心。其中既要有婺源茶实物分类说明、茶传统文化介绍等静态化的知识普及,又需要融合图片讲解、音视频滚动播放、现场实物操作等动态演示。更为理想的模式则是以一定主题串联起日常生活与特殊活动的茶传统文化展示,使观者、游客等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成为采集、炮制、品鉴、礼仪活动过程的一份子。这种动态化、融合式的标准操作既能提高受众的认知度,又可扩大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使试点产生涟漪效应,逐步使标准化非遗保护成为规范、体系、常态。

结束语:

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婺源拥有徽剧、傩舞、歙砚、三雕、纸伞、灯彩、祠堂祭祀等多项非遗形式和内容。这其中有不少可以开展标准化标价与推广的非遗项目,是新时期婺源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品质和成效非常值得尝试的举措。标准化理念下针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不仅能够统一行业内外对婺源非遗传统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婺源持续扩大非遗保护的范围和力度,最终使标准化保护非遗行动常态化、优质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 孙向裕,郑耀星.福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保护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13-14.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议程设置视域下癌症治疗方案中“音乐疗法”的介入传播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福建多元宗教文化在石雕艺术中的视觉表达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