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研究

2018-09-10杨岚王小云

档案与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杨岚 王小云

[摘要]“互联网+”的大环境给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论文围绕档案学专业,提出了建立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技术以及营造以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建构特色的档案学实践教学生态三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实践教学档案学教学基地

[分类号]G270

Research on Archival Science Practic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Internet + " Environment

Yang Lan, Wang Xiaoyun

(College of Social History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Abstract: The Arrangement Rule of Archival Documents(DA/T 22 - 2015)first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archival codes, in order to promote both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and the online sharing of resources by standardized archival cod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reform the archival codes organizational methods of the Entity Archives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both sides,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tity classification of college archive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proper method for organizing the college archives codes on the basis of the technical treatment of the arrangement rules and the entity classification.

Keywords: Internet+;PracticalTeaching;ArchivalScience;Teaching Bases

“互联网+”一词是社会大众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事物群、现象和生态链的抽象性诠释和反馈。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倡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要求。2017年12月15日,第二届“互联网+教育”峰会在江西上饶举行,峰会从多维度阐释“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教育”迈向深度整合、智慧创新的新阶段[1]。“互联网+教育”在经历过探索到建章立制的发展历程后,以拓展应用的新姿态力求丰富、整合和优化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资源,完善其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效益。本文以“互联网+教育”为基本立足点,探究“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戰,并提出应对的对策。

1“互联网+高校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

2015年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强调要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2]。实践教学是高校基于学科建设目标,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高校实践教学”则是依托“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理念,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完善教学平台,以提升专业人才素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新型实践教学形态,具有高度开放、有效跨界和全面融合的特点。在现阶段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态势,能够促进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开放交流,以及实现实践教学与其他领域专业在不同层面的跨界融合,最终提升实践教学整体水平。

2“互联网+”环境为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互联网+”环境为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带来的机遇

(1)开放共享的理念

开放共享理念源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而五大发展理念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和深层原因。在教育教学层面,“互联网+”环境下以开放共享理念为特征、给社会大众带来更为直观体验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在线教育,尤其以中国大学MOOC、新东方在线、环球雅思和北大青鸟最为出名。新环境新形态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型教学模式,也为实践教学发展现状的破与立提供比较好的切入口。开放共享理念为档案学实践教学实现拥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科学先进的教学技术的目标创造了条件。这使得档案学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以往教学场所、教学体制和教学结构的重重阻碍,实现档案学教育教学改革内涵式、跨越式发展。

(2)跨界融合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教育层面的跨界融合不仅渗透入高校教育事业,而且融入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细枝末节,更是贯穿于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注重实践教学是本专业的特点之一[3]。档案学实践教学强调在师生与环境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信息技术与教学操作之间、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组织之间实现跨界融合。跨界融合趋势也让高校重新审视教育教学中衍生的信息知识链,高校需要在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质量和教学研究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重构,将传统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信息知识链”改造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知识环”,最终内化升级为立足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云平台应用的“知识生态圈”,据此更为便捷、更为完善、更为智能的档案学实践教学系统将逐步形成。

(3)传播媒介的应用

灵活简便的传播媒介不仅仅是档案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宣传推广的有力工具,也是档案学实践教学便捷的教学手段,以“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以及客户端)最为突出。“互联网+”环境下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形成了输出表达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的新媒体运营格局,不仅增加了档案信息传播辐射广度,也改善了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为档案学实践教学客体扩展、内容接受和质量评估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机会。新型传播媒介以其强大的宣传推广能力打破了档案信息传播的阻碍、丰富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体验、促进了教学结构的扁平化。颜色从黑白、彩色到提供自我着色选择,形式从单一枯燥到多样有趣、性能从简单低配置到优良高配置,不仅呈现了传播媒介发展历程在实践教学应用的具体转向,也映射出档案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载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化过程。

(4)新兴技术的涌现

教学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发挥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具有“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性”特征的信息高速公路助推下,档案学实践教学技术得以改造升级。而新兴教学技术的涌现不仅仅衍生了新型教学设备,也使得档案学实践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实践课堂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增加了电子白板,依托移动终端技术增加了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电子课本、电子作业,依托录播技术增加了由教师课堂录像为基本素材而形成的流媒体课件,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增加了以模拟实验为主要功能的情境系统,另外依托语音技术形成了语音识别合成系统,有效实现了人机互动,提升了教学设备的智能性,这些技术也拓展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为大规模联网条件下资源实时获取、人机互动实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2.2“互联网+”环境为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带来的挑战

(1)大档案观概念带来挑战

“互联网+”环境为大档案观的产生和形成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大档案观将一切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数据、视频、实物都视为档案[4]。在教学观念层面,大档案观以对师生在实践教学中接受教学内容发生转变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学实践教学认知的深化。在教学模式层面,大档案观理念下档案学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档案数据。“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生产者与开发者二位一体的变化[5]不仅给现实档案工作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也冲击了一线档案工作者在档案管理中的主体性和垄断性,这在实践教学上体现为对“课堂实践教學+实践基地实训”教学模式的存在性质疑。在教学要求层面,大档案观对档案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有更高的要求[6],而现阶段档案数据仍旧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未达到体系化规范管理要求,同时教师的档案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也有待加强。

(2)档案数据价值审视带来挑战

“大数据”日渐成为学术界进行学术研究的焦点,档案界也不例外。高校从事档案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一线档案工作者以及其他研究爱好者将“档案数据”作为新的研究思考点,逐渐形成新的研究热潮。档案数据的出现给传统档案学实践教学带来冲击,而以此为实现基础的档案数据价值更是对档案学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部分档案学专业实验室和档案学实践教学基地能够为档案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挖掘提供最基础的设备条件,而在档案数据价值的挖掘、发挥和保障方面,档案学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大空缺。而档案数据的潜在价值对档案学实践教学在数据开发、挖掘和利用能力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便要求档案工作者和档案案学教育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跨界思维能力、敏锐的环境洞察力和超前的预测能力。

(3)档案管理环境变化带来挑战

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将管理环境定义为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互联网+”环境直接作用于档案管理环境,由此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办公活动、技术环境和应用设备三方面。在办公活动中,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普及,与“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办公软件、平板电脑以及移动可穿戴设备等的盛行相适应,这对档案学实践教学在办公软件和移动社交工具、平台的衔接、连通和融合的适应性提出了要求。在技术环境方面,档案的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目标顺应了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采集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集群正日益冲击着档案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应用设备方面,新型设备以优越的性能、健全的功能和良好的运行状态挑战了传统设备在实际档案管理和教学中的地位和效率。

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3.1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发展的现状

国内高校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基础性、层次性和实践性,把实践当做一门课程[7]。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也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在参考我国第四轮高校图情档学科评估排行榜、学校属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国内9所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为研究案例,具体情况见表1。

在实践教学专业内容方面,9所高校中4所高校设有具体实验课程,5所高校设有军事训练课,2所高校设有社会实践,4所高校设有思想政治类实践,从侧面反映出高校较为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但整体而言,国内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侧重在实验课程方面培养学生,缺少对接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业训练,同时,在新技术、新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形式也较为欠缺,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急需变革。

3.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发展的对策

(1)建立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机制,构建跨界格局

基于开放共享的特性和信息管理的趋向,建立“互联网+”式的档案学实践教学机制要求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具体而言,高校应增加信息管理类课程和技术在整个实践教学中的比重,延续毕业设计、军训和思政实践等课程设置,立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重新考量实践教学课程的规划安排,统一实践教学的内容、标准,提倡发展教学特色,完善基本实践教学形式。随着教学形态从“信息知识链”到“信息知识环”再到“知识生态圈”的转变,高校应树立起重塑实践教学空间和层次的理念,并以课程之间的交流为点,实现师生与环境、学科与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学操作、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及组织之间的跨界融合,进而构建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跨界格局,并推动理论教学不断开放和创新。

(2)创新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技术,强化应用理念

在国外,多數高校结合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际情况,优化档案学实践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比重。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设了“媒体归档与保存概论”“社区媒体与设计”“档案著录与访问系统研讨”“档案鉴定研讨”等具有现实需求性的选修课程[8]。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为学生在“档案与特藏”“文件管理”“数字保存”“数据管理”四个职业发展方向上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不同课程体系[9]。鉴于我国档案学实践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的现状,尝试选择性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推动了实践教学理念的转变。高校可以一方面,设置与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兴趣课程和提供更为灵活简洁的选课;另一方面,将传播媒介“三微一端”融入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升级实践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档案学实践教学客体的扩展和教学内容的实时接收。而档案学专业教师应掌握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集群,做好档案数据的采集、整合、归档与维护工作,配合新型教学设备顺利实现档案学实践的过程教学,为培养未来专业素质优良的档案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3)营造以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建构特色的档案学实践教学生态

大数据时代下,档案数据价值的发挥使得档案学实践教学改革者对档案实验室和档案学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建设有更深刻的思考。首先确保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其次实现有效挖掘、发挥和保证档案数据价值,构建技术分析、体系评估和管理规范三大框架;最后,增强教师档案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高校应以既定的实践教学目标为根基,努力创建实践教学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超越教学场所和教学体制的限制,集中全国高校档案学实践教学基地,以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育人功能,构建档案学实践教学基地群。在此基础上,营造以实践教学基地群为构建特色的档案学实践教学生态,维持档案学实践教学有效运转。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2016年度常规一般课题“图情档专业课程资源一体化建设研究及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编号:FJJKCG16-34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腾讯教育.第二届“互联网+教育”峰会召开,推动教育智慧创新[EB/OL].[2017-12-16]. http://edu.qq.com/a/20171216/001140.htm.

[2]新华网.李克强: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EB/ OL].[2015-7-28]. http://www.cac.gov.cn/2015-07/28/c_1116067605.htm.

[3]孙军.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档案与建设,2013(9):22-23+26.

[4]兰祝刚,惠英,李刚.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2013(9):74-75.

[5]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档案学研究,2016(6):66-69.

[6]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6(5):94-100.

[7]王旭锋,张东升,万志军,高强强.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6-8.

[8]UCLA.InformationStudies:GraduateCourse[EB/OL].[2018-05-07].http://www.registrar.ucla.edu/Academics/Course-Descriptions/Course-Details?SA=INF+STD&funsel=3.

[9]谭必勇,许文迪.渐进式融合:iSchools背景下美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趋势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7(06):50-59.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