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8-09-10陶丽倩陈琳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预防效果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

陶丽倩 陈琳琳

【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重症监护室11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各55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通气时间、该病发生率和发生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通气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75-02

引言:

对于呼吸衰竭病患主要采用机械通气对其实施抢救,而该过程也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则是其中之一,若患该病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而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缩短通气时间,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本文对110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展开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5月,平均分为两组,其中 常规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35例、20例,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9岁、18岁,平均为(51.34±5.32)岁;研究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37例、18例,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7岁、20岁,平均为(49.31±6.43)岁;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入院就诊时均未患肺部感染;②顺从性较高患者;③机器通气时间在2天以上;④所有患者均采取自愿原则参与此次研究,且签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等器官损伤严重患者;②顺从性较低患者;两组患者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常规组方法 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第一,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保持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所忧,鼓励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治疗;第二,基础护理,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异物,定期检查患者体温、呼吸等生命指标,使电解质处于稳定状态;第三,感染护理。按照规定时间对患者病房消毒,仔细检查患者插管情况,防止其出现异常情况。第四,对其进行常规用药[1]。

1.2.2研究组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具體如下:第一,应对患者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应严格按照相关消毒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2]。第二,除了做好相应的常规护理外,还应对患者口腔、体位等各方面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在原有基础上,使患者床头增高40°左右,使其处于半卧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生,还可以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影响患者肠胃功能,有助于患者通气。此外每日用洗必泰清洗患者口腔,次数在3到5之间,有助于降低肺炎的发生。第三,对患者呼吸道加强管理,借助湿化系统和痰液黏稠度增强湿化效果,避免形成痰痂。另外利用密闭式吸痰设备对患者进行操作,以间断方式对其进行冲洗和吸引,便于患者吸痰,防止破坏气管黏膜[3]。第四,对呼吸机进行管理,每次用完后都要对系统机进行仔细清理,更换管道,防止感染,坚持每周更换一次螺纹管,同时该设备管道中的冷凝水有较多的细菌,感染几率极大,在处理时,不应使其流入气道。此外,护理人员也应严格按照医院手卫生的规章制度洗手,科学使用抗生素。尽量少用镇静要或者停用镇静药。

1.3 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肺炎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常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4.55%,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2.2 通气基本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通气时间为(17.64±3.45)天,该病发生时间为(12.31±6.42)天,均优于常规组的(27.42±2.63)天,(8.35±3.79)天,此外研究组该病的发生率为12.73%,优于常规组的29.10%,相比之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医院主要的肺炎类型,具体指在机械通气两天后到拔管两天后发生肺炎。相关临床资料显示,该病的病死率和患病率均很高,都在43%以上,所以该病也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在治疗该病时,主要使用抗生素,但过多使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而营养欠佳和呼吸病患者更容易患有该病,所以应注意患者饮食,补充蛋白质,使水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4]。

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欠佳,而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损伤患者黏膜,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缩短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通气时间、该病发生率和发生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房素芹.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5(6): 66-67.

[2]覃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 2016, 6(17): 280-281.

[3]于浩.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3): 92-93.

[4]孟俊娜.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85).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曲安奈德预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