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在越南传播状况分析

2018-09-10胡得国英

国际传播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际越南汉语

胡得国英

【内容摘要】 从传播学角度看,目前越南的汉语传播可以分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三个主要传播类型。其中,人际传播主要通过汉语教学方式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高水平的汉语教师资源较少,因此传播效果不明显。大众传播作为普及性最强和范围最广的传播方式,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组织传播发展的时间较短,举办活动的规模较小,知名度弱,影响力不大。基于此,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节目内容、加强新媒体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汉语在越南传播的具体建议。

【关  键  词】  越南;汉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顺应这种形势,中国在汉语传播上,除了传统的“请进来”学习汉语外,还通过“走出去”,向世界各国派出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即“孔子学院”。截至2017年12月,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各类学员累计达916万人。① 由此可见,无论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汉语都越来越重要,汉语传播也成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之一。

越南是中国的邻国,自1950年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汉语逐渐成为越南的一门重要外语,越南大多数学校开设汉语课程。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越南的汉语教学工作停滞过一段时间(从1979年到1990年),但从1991年起,随着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越南的汉语教学又被重新重视起来。

2018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国旺时指出,今年是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中方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党两国关系,愿同越方一道,在“十六字”方针和“四好”精神指引下,使中越关系沿着正确轨道不断向前迈进。陈国旺表示,越方珍视越中传统友谊,发展对华友好关系是越对外关系中的头等优先,愿与中国党、政府一道努力,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①两国关系的发展为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大部分越南的大学设有汉语系,高考报考汉语系的学生也逐年增多。以河内大学为例,汉语系是仅次于英文系的第二大院系。但是在越南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汉语在越南传播现状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多方面的观察与分析,梳理汉语在越南的传播现状,希望有助于越中两国政府在汉语传播方面的合作。

二、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实践

汉语在越南的传播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即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这种交往不限于人与人面对面地交流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间接进行。在汉语传播中,人际传播是最基础、最早的语言传播类型。凭借信息反馈及时和内容丰富的特点,人际传播对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当代,越南的汉语人际传播主要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汉语教学课堂,或者是在越南的华侨家庭通过汉语使用习惯的保持和传承等方式进行。这种人际传播属于直接传播。

笔者对越南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2018年越南高考须知手册》②进行统计,发现越南目前有30所大学、13所大专院校招收汉语专业的学生(占全国的10%),近100所大学与大专院校把汉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占全国的24.5%)。另外,全国各地的汉语学习中心已经达到几百所。汉语在越南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系长阮黄英教授表示:“与20年前相比,在本校及其他学校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但是教学方法依然传统,主要依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传播媒介的一对一、一对多或点对点的远程汉语教学活动等的间接传播运用较少。” ①

除了学校内的汉语教学,越南华侨家庭内汉语使用习惯的保持和语言环境的传承,为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越南的华侨不仅仅是汉语传播的信息接受者,还承担着信息发出者的角色,把在家庭环境里学习到的汉语传播给更多的人。

(二)大众传播

随着传播媒介的介入,汉语传播从人际传播不断扩展、延伸到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社会媒介组织,用文字(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目前在越南,汉语大众传播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

从内容来看,使用汉语传播的平面媒体,即报纸、杂志等可以分为三类:政治类、经济类和文学类。②

政治类的报纸以《西贡解放日报》中文版为代表,该报是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市委机关报,主要报道越南政治、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新闻,也是越南唯一的一份全国性中文报纸,主要受众是在越华侨华人,除发行日报外,还出版周刊。其创办背景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华侨不懂当地语言,因此该报在越南文版之外设立了中文版,目的是为了给居住在越南的华族③提供政治方面的信息,宣传政府主张。除此以外,《西贡解放日报》还设有“文艺创作”和“青少年园地”等栏目,刊登文学作品,提供汉语学习和交流的园地。

经济类的报纸杂志有《越南经济时报》、越南国家旅游局月刊《旅游指南》(现已停刊)、劳动出版社月刊《华人黄金篇》、越南台湾商会总会月刊《会讯》、越南司法部半周刊《越南法律报》(现已停刊)、通讯文化出版社月刊《越南台商》、通讯出版社季刊《法律咨询指南》等。这些报纸杂志主要报道的是与越中两国经济往来有关的內容,主要目的是给在越南的中国人提供越南经济法律信息。其中,《会讯》为会刊,《法律咨询指南》为宣传刊物。

文学类的报纸杂志有胡志明市各民族文学艺术协会创办的《越华文学艺术》和华语学习杂志《华语世界》、胡志明市出版社月刊《华语世界》、文艺出版社季刊《越南华文文学》。这些报纸和杂志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学习和写作方面的经验和中国文化的介绍,其读者主要是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

在电视传播方面,虽然越南电视台(VTV)和地方电视台并未设立专门的汉语频道,但近年来,20多家电视台包括胡志明市电视台和华侨聚居、华人企业较多的城市电视台,在每天的晚间新闻时段(22~23点)播放汉语新闻。

上述大众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性较弱,而网络传播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局面,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网络进行汉语教学已经成为汉语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的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它涵盖了其他传播类型的特点,颠覆了传统的傳播类型,极大地改变了此前的信息传播方式,每个人都变成传者和受众。汉语传播与网络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汉语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实现各种传播方式中汉语资源的高度融合。目前在越南,汉语的网络传播主要通过教学研究网站、报纸网络版、论坛和脸书(Facebook)。

汉语教学和研究网站上的资源丰富多样,用户主要是汉语传播者(包括汉语老师和汉语研究者)和汉语爱好者(包括汉语学习者和华侨)。此类网站信息比较全面,大部分是由越南各个外语中心开发的,为了激发更多学习者对汉语的兴趣。这些网站除了汉语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中国历史文化介绍之外,还为用户提供汉语水平考试(HSK)题目和考试时间等信息。此类网站拥有大量生动的教学视频,吸引很多人来体验汉语学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论坛和脸书(Facebook)进行汉语传播的新模式。汉语爱好者、传播者在这些平台上分享、交流汉语学习信息和方法、汉语电影、歌曲和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Organisation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目的的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其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化、行为控制、决策控制和冲突管理。①由中国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是当前汉语国际传播中典型的组织传播类型。

2014年12月27日,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河内大学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在越南河内举行了揭牌仪式。其宗旨是促进汉语教学研究,加强、巩固与发展中越关系,增加越南汉语学者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了解,提供学习与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条件,加深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孔子学院一方面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并对课程完成者提供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对汉语教师提供各种以应用汉语为重点的语言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孔子学院还会根据河内大学的需求进行科研合作,并为本校汉语系学生以及其他系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汉语学习上的帮助。

越南孔子学院的性质是一个以介绍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越南汉语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社会机构,其工作以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接受其有关行政机构的检查与监督为基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为本科、初中、高中举办短期课程。(2)举办提高汉语教师水平的专业课程。(3)根据需求,为不同人群举办多种类型的汉语课程(企业培训、留学前培训、职业培训),并根据专业方向培训语言技能(翻译、旅游、财经、贸易、中国医学)。(4)举办汉语水平比赛,并颁发相应的等级和专业证书。(5)举办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交流活动。(6)提供中国文化与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7)组织汉办指定或者授权的活动。

三、汉语在越南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人际传播问题分析

在越南,汉语的人际传播集中体现在汉语教学上。越南高校每年招收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多数学校招生人数在30~60人, 2010年招收汉语专业本科生超过100人的学校有7所(海防大学150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200人、河内大学150人、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120人、胡志明市师范大学100人、胡志明市开放大学150人、东方大学120人) ,越南全国汉语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2300人左右。①

笔者通过对越南教育出版社2012~2018年出版的《越南高考须知手册》进行统计梳理得出以下结果②:

可见,2012~2018年,越南的高等院校招生汉语专业学生的大学数量呈现上升态势,尤其是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汉语受重视的程度逐步提高。

根据越南教育部2016年的报告,目前在越南已有9个省把汉语作为第一门外语,在28个初中学校和18个高中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汉语课(这9个省包括:河内、河江、老街、海防、广宁、和平、太原、芹苴、胡志明市),学生数量达到12000人左右①。

学习汉语的越南人数量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主观原因来自越南人的外语学习观念的转变。芹苴省外语大学刘阮国兴教授在2017年年底的研究报告《全球化背景下芹苴省人民外语使用和学习需求》中指出:接受采访的300人中有134个人认为汉语很重要,同时受访者也认为,汉语的重要性位列英语和日语之后,排在第三名。②跟以往的报告③相比,在越南人的观念里,汉语越来越受到重视(2015年的报告里韩语排在第三名,法语排在第四名,汉语只排在第五名)。

客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越南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和中越关系正常化等因素的影响,越南政府放宽了对汉语教学的语言限制政策。这对在越南华侨家庭的汉语传承大有帮助。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邻国越南和全世界的经济。越南政府意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推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政策,帮助越南人更加了解汉语这门语言。2016年9月,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提出,从2017年起,将汉语、俄语和日语增列为初级教育的第一外语,三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门。当地教育界对于当局鼓励学生学习汉语表示欢迎。河内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阮国雄教授在接受越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在越南,俄语和汉语的地位需要提高。因为这几年来,越南政府派去国外进行研究和科技培训的干部大多数去了中国和俄罗斯。况且,汉语和俄语在全世界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地位。”④

(二)大众传播问题分析

根据华侨人口分布情况,越南的华文媒体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以及越南南部及西南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受众群(主要是掌握汉语的人士和汉语爱好者),华文媒体分布的地区有限,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

经济类的报纸如《越南经济时报》、《旅游指南》(现已停刊)、《华人黄金篇》、《会讯》、《越南法律报》(现已停刊)、《越南台商》、《法律咨询指南》等,读者主要是在越南的中国人和一部分与中国企业有合作的越南商人。由于办刊办报的连续性不强,生命周期较短。

文学类的报纸杂志如《越南华文文学》《越华文学艺术》和华语学习杂志《华语世界》等,由于出版数量少,《华语世界》《越南华文文学》每期印刷都在500本左右,发行区域主要在越南华人集中的地方,且几乎没有进行宣传推广工作,导致传播效果較弱。另外,目前在越南也有一些汉语版的网上报纸,如华文报纸的网络版,报道内容主要是经济、政治方面的问题。由于传播内容不丰富、受众也不多。

汉语电视节目由于播出时间较晚,内容主要从黄金时间播放的越文新闻翻译而来,所以收视率不高。

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其传播者具有很强的组织性,传播媒介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内容体量巨大,复制性强,传播范围极广。除网络媒体之外,其弱点是传播单向性,信息反馈能力较弱。①通过论坛或者脸书(Facebook)进行汉语传播作为一种新兴传播方式,在越南比较受欢迎。虽然诞生较晚,但由于双向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

笔者通过google网站搜索,找到越南50多个规模较大的汉语交流论坛,其内容丰富,用户数均上万。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爱好者论坛(http://dantiengtrung.com/forum/),拥有将近30万名用户,内容丰富,除汉语学习信息外,还提供与中国历史、文化、电影、文学等相关的信息,并分享留学和旅游中国的经验。此外,在Facebook上用越南语搜索 “ti?ng Trung” 或“ti?ng Hoa”(意为“汉语”),可以发现73个汉语交流公众号,其中48个拥有上万名用户,其中公众号“学习汉语”拥有的用户最多,为59万名。虽然Facebook进入越南才9年,但已拥有了5800万名用户。② 随着社交网络影响力和覆盖率的扩大,通过此途径进行的汉语传播传受互动顺畅、及时,越来越受到欢迎。

(三)组织传播问题分析

在越南,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是当前汉语组织传播的典型。越南迄今为止只有一家孔子学院,即成立于2014年12月的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主要活动是为越南提供汉语教师资源、促进汉语传播工作。孔子学院网站显示其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如下:

(1)2016年5月25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越南北部赛区预赛成功举办,来自越南北部11所高校的15名选手参加了本次角逐。

(2)2016年6月13日至7月13日,利用暑假时间,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为河内大学教职工子弟开办了汉语学习班,受到了教职工家长及孩子们的欢迎。

(3)2016年6月9日举办了“中越端午节文化交流会”,河内大学汉语系和越南语系的师生和在越南的中国留学生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4)2016年9月15日中秋节,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越两国中秋节文化交流会。

(5)2016年9月19日至24日,为庆祝全球孔子学院日与即将到来的中国国庆节,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16中国文化周暨孔子学院日系列活动。

(6)2017年1月9日,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举行迎新春联欢会,40余名中越师生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由于孔子学院在越南发展的时间较短,举办活动的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河内地区,参加人数较少,活动知名度弱,影响力不大。

同样是在东南亚,泰国的第一个孔子学院于2006年成立,泰国目前已有16家孔子学院、20个孔子课堂;马来西亚的第一个孔子学院成立于2009年,已有2个孔子学院,1个孔子课堂。可见,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越南孔子学院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其原因可能是近几年来两国在海域、岛屿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影响了彼此的教育合作。这也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

四、思考和建议

为了改善汉语在越南传播的现状,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目前在越南,以汉语教学为代表的人际传播是汉语传播最普遍的方式。但由于越南高水平的汉语教师资源较少,因此传播效果不明显。这些汉语教师如果利用网络媒体及其他新媒体作为传播方式,拓展教学方法,可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第二,汉语传播中大众传播作为潜在受众范围最广的传播方式,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华文报纸杂志的传播媒介特点限制了其受众范围,读者主要是已掌握汉语的人士或汉语爱好者,内容较为单一。要从内容着手加以改进,使报纸杂志的类型多样化,设计越南语和汉语的双语版面,增加旅游、中国文化等多样化栏目,以吸引更多初步接触汉语的群体。另外,应改善电视传播的现状,争取将汉语新闻的播放时间调整到收视率较高的时段,并扩充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介绍的频道等,做好内容的及时更新,在播放节目的同时配以越南语字幕。另外,要加强华文媒体自身的宣传工作,以便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

第三,派遣汉语教学志愿者是解决对象国汉语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来看,孔子学院总部派往越南的志愿者还比较少,和越南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可考虑继续扩大派往越南的志愿者规模,提高志愿者的教学质量。同时,为实现汉语国际传播的可持续发展,也应充分重视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和教材本土化问题。

在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这三种汉语国际传播形态高度融合于网络传播中,即多种传播类型相结合是当前汉语国际传播类型的重要特点。网络传播极大地拓宽了汉语的传播范围。因此,其他传播类型可以与论坛、社交网站等结合起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在网上建设自己的论坛和脸书账号等方式,与受众交流,改善传播内容,满足受众需求。

猜你喜欢

人际越南汉语
学汉语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读图
越南·河静省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追剧宅女教汉语
越南百里“银滩”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汉语与拼音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