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服务支持研究①

2018-09-10邹相煜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孤独感空巢老人社会支持

邹相煜

摘 要:我国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城镇空巢老人的数量每年在增加,老人收入低、缺乏精神慰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本文调研分析了新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文化养老理念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意在为新农村T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 孤独感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75-03

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从2015年~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给老人的照护带来巨大压力。而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面临更多困难,绍兴S街道T村为拆迁改造新村,曾经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养老”模式也不断受到冲击。T村就属于拆迁失土村,该村共有275户人家,其中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有105人,目前针对老人的社区支持严重缺乏,失去曾经耕耘了半辈子的土地,儿女由于求学或工作而不在身边的他们该何去何从?

1 T村“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了T村105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收回105份),主要以访谈调查的方式展开。访谈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空巢老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还包含经济情况、身体状况、亲子关系、邻里关系、闲暇活动等具体的社会支持情况。此外,笔者也向社区了解政府、社区等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帮助以及现有的支持情况。

本文采用了两份调查问卷,问卷A借鉴引用了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包含20个条目,11个孤独的正序条目,9个非孤独的反序条目,每个条目用4级频度评分(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分别记为1~4分,评分越高,说明孤独感程度越高。根据Perry对孤独感评分的四级划分,65~80分为孤独感重度,50~64分为孤独感中重度,35~49分为孤独感中度,20~34分孤独感等级为轻度。问卷B借鉴引用了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条目,3条客观支持,即第2,6,7条评分之和;4条主观支持,即1,3,4,5条评分之和;3条社会支持利用度,即第8,9,10条评分之和,每个条目为4级评分,总分为其包含的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越少,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总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为66分,总分为45~66分为高社会支持水平,23~44分为中等社会支持水平,小于等于22分为低社会支持水平。T村所调查的空巢老人共有105名,具体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据调查了解,自失土农民养老保险改革后,目前T村大部分老人都拥有养老收入,加上T村的年底分红,老人的生活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虽然T村老人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如表2显示,社区中的空巢老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轻度孤独感的空巢老人占总人数的19.05%,中度孤独感的空巢老人有33人,占总人数的31.43%,中重度孤独感以上的空巢老人有52名,比例较高,占调查总人数的49.52%。通过与老人的访谈发现,其实空巢老人内心比较矛盾,空巢老年人一方面渴望子女及他人的关心与照顾,渴望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为子女着想怕给子女增加生活负担,所以老人内心变得矛盾脆弱和敏感。

2 T村“空巢老人”排解孤独感的社会支持现状

2.1 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来源

105名被调查的空巢老年人中,空巢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68.57%的老人能够得到1~2个朋友的支持和帮助,26.67%的老人能够得到3~5个朋友的支持和帮助,4.76%的老人能够得到6个或6个以上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如表3所示。

调查显示(如表4所示),105名被调查的空巢老年人中,都能得到子女的关心支持,85.71%的老人能够得到配偶的安慰和关心,这里若不考虑丧偶或无配偶的情况,配偶的支持率为100%。61.9%的老人得到朋友或同事慰问和关心,85.71%的老人得到亲戚的慰问和关心,约2.86%的老人得到工作单位的支持慰问和关心,约4.76%的老人得到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的慰问和关心。

调查显示(如表5所示),105名空巢老人在需要的情况下都能得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解决问题,而仅2.86%的空巢老人得到工作单位的支持,约4.76%的老人得到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的经济帮助。

由此发现,截至目前,T村年底为社区居民有一定的分红,社区空巢老人物质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在遇到急难情况时其配偶、子女、亲戚能够尽最大努力提供关心和帮助,而党团工会、社团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缺少实质性的帮助。

2.2 空巢老人孤寂排解的社会支持中的问题和困境

2.2.1 社区活动内容单一

105名被调查的空巢老年人中,90.48%的空巢老人通过看电视或家务排遣孤独,80.95%的老人通过打麻将排遣孤独,76.19%的老人通过散步排遣孤独,33.33%和26.67%的老人分別通过读书看报看手机以及种花等活动排遣孤独,由此发现,T村老人排遣孤独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或散步上,社会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如表6所示。

2.2.2 社区资源不足

此次调查,还凸显出一个不容忽略的事情,即T村社区资源非常有限。该地针对老年人的基础设施和娱乐场所非常稀缺,除了一个老年活动室用以打麻将外没有其他针对老人的一些基础设施或者活动组织。其实调查发现许多当地的老人都希望社区可以设置多元化场所,组织一些农村文艺活动,或者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文艺汇演,尤其是在传统节假日比如春节、元宵节举办特色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加他们社会交往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3 对T村空巢老人孤寂排解的社会支持的介入措施

3.1 加強政策倡导传递与政府作为

目前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逐渐增加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家庭“空巢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政府在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发挥其强大的号召力与引导力,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协调,引导社区将普通养老与文化养老结合起来。

3.2 结合文化养老理念开展社区工作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场所,并且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社区对空巢老人的支持,具备地理优势和现实意义,我们提出可以通过构建社区支持的自我娱乐式养老体系来实现。

3.2.1 宣传文化养老理念

尊敬老人弘扬孝文化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尊敬老人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可以通过在社区内举办有关文化养老的专题知识讲座或者提供政策信息和免费咨询,潜移默化带动空巢老人发掘文化养老实现方式,为空巢老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3.2.2 培养老人文化养老情趣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真正帮助老年人从心底里摆脱孤独,需要让空巢老人意识到自身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具体可以分4步走。

(1)“请回来”发展战略。社区可以不定期邀请社区外专家如越剧表演家进行汇演,并鼓励社区内有才艺的空巢老人参与表演,传递带动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并且可以弘扬国粹艺术,传承传统文化。

(2)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组建队伍。社区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组建老年人兴趣队伍,如越剧表演队、围棋队、击鼓队、乒乓球队等。另外,社区也可以组织如兴趣协会、健身活动、文艺娱乐等丰富的文体活动,鼓励空巢老人积极报名参加,发展自己的朋友圈,从而摆脱对子女情绪上的依赖和年老时的消极感受。

(3)“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于文化特色非常突出的老年兴趣队伍,社区可以通过跨社区、跨市甚至跨省报名各类老年人文艺比赛,拓展他们的生活圈,提高空巢老人的自信心以及成就自豪感。

(4)“互联网+”活动。鼓励老人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简单学习一些交友软件的使用,比如通过微信、QQ等方式与子女、朋友进行视频聊天等互动,发掘互联网的乐趣,让智能手机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专利,减少老人与年轻人的隔阂,增进空巢老人与社会的接触交流。

除此以外,社区也要建设养老服务平台,除了设置棋牌室以外,多设置一些活动室,比如健身房、台球室、舞蹈室、图书报刊阅览室等,通过结合这些社区文化养老活动,有助于老人与外界的接触和互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有助于老年人树立自信,找到自身价值,并增进与社会的交流。社区工作者需要安排专员负责各项活动的开展,将这些“请回来”“走出去”“发展老年人兴趣队伍”“互联网+”等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活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样才能使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更有效,社会服务能够更长久。

参考文献

[1] 程静.安徽省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感现况与化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2014(13).

[2] 周俊,谢丽琴,陈小岗.湖南省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巧[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3] 钟春洋.社区文化养老的发展路径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2(1).

[4] 陈宝.失独老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化会科学版),2015,29(4).

[5] 刘志敏.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会研究, 2014.

[6] 成芳.城市空巢老人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大学, 2016.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孝文化视角下新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研究——基于绍兴嵊州市T村的调查”(ZMZC2017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孤独感空巢老人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