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动力模型研究

2018-09-10路永华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商企业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路永华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参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大,电商企业人才流动率大,招聘困难,而目前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又存在脱节现象。但是电商企业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意愿度不高,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有校企合作效益、校企合作成本、电商行业人才缺口、企业短期人才需求、企业人才战略规划,高职院校应该从这几方面出发,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 电商人才 高职院校 电商企业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63-03

1 问题提出

电商行业人才短缺是近年来的常态,行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而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非常快,在职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往往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不能够更好地承担培养满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1],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又存在脱节现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解决当前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脱节问题,共同促进电商发展的良方[2]。但从整体上来看,虽然校方在思想上非常重视,但面临着重重困难,实践中真正落实并不到位,校企合作效果不佳,重视挂牌不重视合作,合作多停留在表面,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形式。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程度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调查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态度与影响因素非常重要。

2 研究过程

2.1 问卷修订

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包括被调查企业基本信息及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因,共24道题目,其中,6道单项选择题,5道多项选择题,13道量表题。

2.2 问卷的测量方法

量标题采用李克特5点量尺作答。测量的反应项“5=非常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分值越高表示被测的实际情况与该项目描述的情况越符合。

2.3 被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0份,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为94.44%,有效回收率为86.67%。

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K MO和巴特利检验的方法来检验问卷。KMO=0.847>0.5,說明可以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巴特利检验的P<0.001,说明问卷的效度是符合要求的。

2.5 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行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电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去掉问题4:您所在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合作,联合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问题10~13进行反向计分,得出校企合作动力因素5个因子。因子1命名为 校企合作效益、因子2命名为校企合作成本、因子3命名为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因子4命名为企业短期人才需求、因子5命名为企业人才战略规划。5个因子的联合解释率为79.693%,如表1所示。

2.6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及方式

2.6.1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

对参加本次调查的电商企业在校企合作意愿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其中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越强烈。针对问题“您所在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合作,联合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的均值为3.74,说明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意愿 在同意的方向上,但是意愿度不高,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1) 不同规模的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意愿分不同。

本次调查用电商企业人数衡量企业规模,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300人以上的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医院最强烈。这类企业往往有完善的人事制度,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愿意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前进行投资,以保障长期的人才需求,此类企业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如图1所示。

(2)不同成立年限的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意愿不同。

不同成立年限的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上有区别,意愿最强烈的是成立8年以上的企业,其次是2年以下的企业。成立8年以上的企业一般发展稳定,有长期的人才战略规划,而成立2年以下的企业处于“B.招聘常态化,每个月都有招聘需求,C.人才需求强烈,招聘工作压力大”的较多,对人才的短期强烈需求促使这类企业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但在这类企业往往不是高职院校最佳的合作对象,如图2所示。

2.6.2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方式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型交叉型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完整[3],教学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与发展,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轨,因此实践教学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极为重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电商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停滞的背景之下,电商企业也必须要寻求新的出路,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也逐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目前的电子商务校企合作仍处于松散状态,合作的水平较低、合作内容不广。在被调查企业中,50%的企业与高职进行合作的方式仅仅是“接收学生实习实训”,24.36%的企业会“协助电商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制定”,14.1%的企业选择在“在季节性和特殊项目(比如双十一)业务量爆发期合作”,而37.18%的企业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

2.7 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把以上分析得出的5个校企合作动力因素作为自变量,把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意愿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20.0对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意愿及校企合作动力因素做线性回归,建立电商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如表2所示,影响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中,校企合作效益、企业短期人才需求、企业人才战略规划三个动力因素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校企合作成本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极显著负相关影响,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则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影响。

3 结语

3.1 保证参与校企业合作的电商企业的效益是促使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动力因素

从动力模型中可以看到,校企合作效益对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有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校企合作效益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标。

针对“校企合作可以解决短期人才短缺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均值为3.96;56.41%的被调查者同意“校企合作可以解决长期人才戰略储备问题”,17.95%的被调查者非常同意这一观点。7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参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向学生、社会展示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上数据说明电商企业能够认识到参与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及社会效益,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解决目前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但是,有60.25%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参与校企合作后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比例低”,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上海农场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制度,学生一入学就与农场签订预就业合同,农场承担学生的部分学费和一定的生活补贴,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农场优先录用,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些“ 招收企业员工, 招生与招工融合”的制度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付出后,学生留在企业的比例低的问题。高职院校与电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可以采取签订协议、校企共同教育引导、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增加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比例,解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

3.2 企业短期人才需求强烈、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大能够促使企业参与高职电商专业校企合作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遇到了人才的瓶颈,在本次调查中,有26.92%的企业“招聘常态化,每个月都有招聘需求”,19.23%的企业“人才需求强烈,招聘工作压力大”,12.82%的企业“人员流失率高,招聘难度大”。电商行业人才短缺是近年来的常态,行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而目前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又存在脱节现象,要想解决人才问题,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需要充分参与到电商人才培养中,为企业发展寻找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这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创建实用的电商人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充分利用目前电商人才短缺的契机,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育电商人才。

3.3 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的企业更倾向于校企合作

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的企业更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对象时要考虑企业的各项指标,企业是否有长期人才战略规划、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否稳定关系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持久性,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资源,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及发展潜力。

3.4 校企合作成本会阻碍电商企业参与高职电商专业校企合作

在对问题“参与校企合作短时间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回答上,8.97%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同意”,44.87%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企业需要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来指导学生,这些都会给企业正常的经营带来影响,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在对问题“目前业内缺乏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借鉴”的回答上,56.4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同意,8.97%的被调查者选择的非常同意,这也说明目前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电商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在摸索中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将会增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育人成本。

而在对问题“目前缺乏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回答上,有14.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同意”,有52.5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同意”。针对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企业没有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这也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现代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考虑企业的利益,建立完善的成本补偿机制,最大程度上平衡和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也是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婷婷,王晓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1).

[2] 徐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人才,2015(7).

[3] 刘晓艳,王支宝.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

猜你喜欢

电商企业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我国电商企业应对销售旺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