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析①

2018-09-10陈舒宇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摘 要: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课岗证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会计教育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以漳州科技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确立了“课岗证赛”一体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加以实践,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构成,保障措施和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课岗证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21-02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信息化水平提升”等要求,势必要求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漳州科技学院以“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致力于为福建地区各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课岗证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尝试着做出了一些改革和实践。

1 “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设计

1.1 设计依据

“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的是会计职业和岗位分析,以行业和企业的调研为起点,对海西部分企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总结了会计工作岗位典型的工作领域,找准了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瞄准职业职称证书,以赛促能,构建了“课岗证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设计流程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设计了“课岗证赛”从对接到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路线图,如图1所示。

2 “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构成

2.1 “课”即专业技术课程——传授专业知识之途径

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是“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步骤。工作岗位与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即“课岗”。课程设置与职业职称证书教育相融合,即“课证”。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技能竞赛相融合,即“课赛”。

2.2 “岗”即职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之根本

从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确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以会计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为立足点,确定会计专业的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证”即职业职称证书——评估专业能力之标准

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一定的职业职称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在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授课计划、设计课程内容时,尽可能与职业职称考试的时间、要求和内容相一致,使学生在学习正常教学内容的同时达到考证的技能要求。“以证代考”或通过职称考试可增加相应课程学分等方式可运用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上,既能够调动学生上课和考证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职称证书的通过率。

2.4 “赛”即专业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学之手段

在會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竞赛因素,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处理、团队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于在竞赛过程中获奖的学生,亦可实行相应课程免考、根据获奖等级确认课程成绩排名或综合测评加分等方式实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融合。

3 “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3.1 依据高职会计职业特点,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3.1.1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以“一条主线、二元模式、三大模块、四大能力、五个结合”的“12345”核心思想为教育框架设计课程系统结构。

“一条主线”是指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二元模式”是指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与顶岗实训实习教学的二元模式相结合构建课程内容结构。“三大模块”是指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模块。“四大能力”是指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账务审计能力。“五个结合”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与校内实训实践相结合,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职业职称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3.1.2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载体,以会计服务能力递进为主线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课程体系。按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能力培养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安排专业与实践教学。

3.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教学、信息化软件应用教学、会计分岗位实训教学、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等。校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贴近会计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教师可邀请企业资深的会计人员参加课程设计,将企业所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和应用能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给学生在校实训就能营造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环境。

目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内会计实训室主要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1间、财会综合实训室3间。实训室配置用友U8软件、财会综合实践信息化竞赛平台、网中网模拟财会实训(出纳、会计分岗、税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教学平台以及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平台,主要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会计单项技能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会岗位一体化实训。为高职院校技能竞赛选手提供培训。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但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企合作单位接纳学生实习的数量较少,所以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开展尚面临着诸多困难。各校应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渠道,走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比如“订单式”会计人才定向培养、引进会计师事务所进驻校园等,从一定程度上拓展实践教学的渠道。

3.3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的重构,组建一支以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3.3.1 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教师校外培训

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选派教师到其他院校進行学习或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研修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企业实战能力。

3.3.2 多举措开展教师教学交流活动

教研室可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教师之间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分享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听课、评课、说课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考察,进行知识、经验的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4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选聘优秀的会计实务专家

从企事业单位聘请资深的会计专家到学校兼职兼课,传授会计实务经验。通过上课、开讲座、实习指导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会计实务知识和经验。通过建立高校和社会的交流平台,教师和会计专家相互交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4 “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课岗证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较好。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就业趋势良好,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能达95%以上,社会赞誉度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总之,创建“课岗证赛”一体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一项成果。它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立足校内平台,凭借实训基地,推行顶岗实习,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促进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而且可以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朱盛萍.基于“岗课证赛”四融通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6(2).

[2] 胡琼.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 李志勇.海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

[4] 吴威.论“岗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北方经贸,2012(4).

①基金项目:2016 年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基础会计》课程)。

作者简介:陈舒宇(1988-),女,汉族,福建漳浦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