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价值

2018-09-06王钊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

王钊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过一系列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其中内蕴着丰富的青年观。青年强劲有为,国家繁荣富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更有责任感,既推动国家发展,也能促进民族进步。从青年观的主要内容、鲜明特征以及时代价值三个维度构建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框架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青年观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8)05-0001-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8.05.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和历史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观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变化成具有新时代意义的思想理论。笔者认为从主要内容、鲜明特征以及时代价值三个维度阐释这一思想能较为系统地把握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一、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是回答“为什么要重视培养青年工作”这一问题呈现出来的,展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 青年是时代的开拓者、未来的引领者

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把这一思想与中国当前青年发展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鲜明地指出:青年事业兴旺,国家就兴盛,青年力量强劲,国家就强大。

1.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舞台。在习近平看来,把握了青年就是把握了希望,抓住了青年的发展就是赢得了青年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民族的和党的希望与未来。他始终强调,国家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重视青年人的发展就是重视青年人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依附于青年人,同时还有我们党未来发展的希望。

2.青年是时代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这一科学定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青年要勇立潮头,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二是青年要敢闯奋进,做时代的引路人。习近平指出,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谈到,青年也是最具有创新力的年轻群体,要有“敢闯敢拼敢干”的精神,始终走在创新前列,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青年是引领和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的责任与能力昭示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着眼于肩负国家兴亡和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的现实实际,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 ]的重要论述,对培育“四有”青年,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具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纵观历史的长河,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时,有本领和有担当的青年人都曾为使祖国免遭沦陷挺身而出,让国家看到了未来,让民族看到了希望。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理念的认识,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指路人,青年工作的知心人。

1.青年是时代进步的加速器,映衬着一个国家最真实的发展面貌。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富强离不开青年尽心尽力的帮助和全力的支持。习近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2 ] “党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3 ]

2.青年是全社会精神風貌和价值观导向的音符,成为整个社会精神状态和价值引领的航标。习近平强调,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

(三)青年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亿万人民的智慧和价值,必须把它作为当前青年成长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必修课。通过强化教育、实践等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习近平指出,全社会都要把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引导他们打好基础,走好每一步路,实实在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传播的现象与本质表现出来,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外化为一种自觉行动。这就从根本上指出了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榜样力量。青年是整个社会的“领头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活跃且个性多元化,西方意识形态在不少青年脑海中根深蒂固。对此,习近平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要严于利己、奋发有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为广大年轻人做好榜样。

青年是时代进步的旗帜,也是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广博的知识投入到祖国无限的事业中去。就某种意义上来讲,青年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导向,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价值观教育必须正确,如果价值观引导出了差错,必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给当代社会青年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走向。

2.重视共青团工作。作为连接青年最为密切的组织,共青团是党的好帮手。为青年提供更好的教育,走进青年,深入青年是根本举措。从青年中来,再到青年中去,始终站在青年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时刻关注青年发展,帮助青年实现愿望,支持青年的各项工作,和青年做朋友。

习近平强调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榜样力量,重视共青团工作,这是前提也是基础。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发挥青年模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意识,让青年们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永远跟随党的步伐。

(四)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青年人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不懈的追求,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去奋斗。

理想指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方面广大青年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克服本领恐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为建设中国梦提供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文化人,把思想理念的内容作为一项必修课内化为每一次的实际行动中。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社会群体,决定着中国社会的走向,肩负着党、国家和民族的期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需要一代代青年为之不懈地努力。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4 ]

以上四项内容自成一体,互为逻辑,构建了习近平青年观内容的主体架构,使这一理论形成完备的体系。

二、习近平青年观的鲜明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趋向

习近平青年观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凝聚着丰富的时代趋向。

五四爱国运动催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广大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中的关键性因素,使国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得以挽救,青年成为一个时代前进的最强音。进入21世纪,新技术和新事物因为青年而被真正带到日常的生活中来,在一些方面,青年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力,社会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群体正引领国家走向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前沿,走进新的时代。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习近平结合新时代的实际,坚持青年工作的鲜明导向性,解决了许多过去对青年工作安排“喊空口号、许空头愿望”的困境,强调“以青年为本,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5]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需要青年拥有新的精神状态,在原有奋进的基础上更应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把时代赋予的正能量化为实际的行动。

(二)精准的育人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都十分重视,对青年的职业选择、教育培养青年都做过精彩的论述。马克思曾指出:“工人阶级比较先进的那部分人则完全懂得,他们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 [6 ]恩格斯在评价德国的革命时认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列宁说到未来共产主义时提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毛泽东赞美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7 ];邓小平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8 ];江泽民把青年看作是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胡锦涛提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青年观是对先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青年思想的继承吸收和创新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就郑重地宣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青年,关注青年的工作,多次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心与心交谈,在多个场合发表过一系列关于青年的讲话。针对“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提出“拥有坚定信念、练就高超本领、勇于持久创新、培养艰苦奋斗、锻炼优秀品格”的“五个希望”;针对“如何培养青年”,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我的中国梦教育、紧紧抓牢扣子理论”的“三点论述”;针对“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特色的青年”,提出“在理想信念上,希望青年志存高远;在做人做事上,希望青年德才并重;在人格培养上,希望青年情理兼修;在做事创业上,希望青年勇于開拓”的“十六字诀”。一系列关于青年的描述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三)尊重多样的包容与沟通

习近平指出,青年是促进国际友谊的使者。他认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世界的未来。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演讲时他谈道:“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人民友谊的生力军。” [10]青年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更容易和外国友人沟通和交流。各国青年的相互交往,可以增进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发展友谊。在俄罗斯发表演讲时说,“青年朋友是中国的未来,同时也是世界的未来,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未来。” [11 ]他希望中国青年与俄国青年能友好交流,不断学习,并成为中俄友好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在非洲交流访问时他说到,中非友谊关系到双方的未来,需要一代代中非之间的有志青年共同努力奋斗。在韩国,他寄语中韩两国青年,要在学习和交流中增进彼此的友谊,用青春的活力带动中韩两国的发展。

从习近平在多国交流访问时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用最具前沿的眼光将中国青年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青年密切结合起来,极具包容情怀,希望各国青年和中国青年可以多一些交流,相互了解与沟通,持续建立友谊,为两国的未来贡献一分力量。

三、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青年观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结合青年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青年观的新成果,具有深刻而伟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马克思曾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交替。” [12 ]此话反映了青年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又吸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中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成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新的青年观,是新时期进行青年理论研究的指南针。

新时代不仅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而且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习近平认识到,青年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担当民族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坚持和发展青年观,鼓励新时代青年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坚定理想信念,理性认同和客观对待社会多样化的发展变迁,用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去激励、感召和鼓舞自己,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教育、引导和武装自己。习近平对青年的认识和关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新气象。

(二)深化了新时代青年理论工作

习近平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今中国的新运用和新发展,阐明了新时代对当代青年的新要求,是新时期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导。

青年工作实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的方向。坚持用德育为人们树立榜样,让青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开发精英人才,培养优秀青年骨干队伍,由原来的重视青年工作变为现在的把青年理论工作放在青年教育的第一位,以青年教育为本,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把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共青团组织协同起来,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提升青年文化发展水平和能力素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后备力量。

(三)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主流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传入国内,“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腐朽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价值观淡化、人情冷漠、信仰迷失等问题给当代社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心智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最容易受到干扰。这些都不利于青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习近平青年观的产生正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回答。他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总基调,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十分关注青年的成才成长,提出的当代青年“勤学、修德、立业、奉献”的成长规律就是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产生的,这一规律也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要求,即“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的努力,青年是有能力把握未来的一代,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是有希望的一代,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学会取舍,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志向抱负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起来,把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有机结合起来,做时代的主人。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也是青年的梦想。习近平把青年人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且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要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凝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的作用。他在给大学生的回信中写道,祖国的青年一代有梦想、有作为、有责任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中国梦描绘的是一幅高屋建瓴的纲领和蓝图,需要青年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继续奋斗,身体力行,勇于担当,把自身无限的热情投入到中国梦的建设中去。正如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用勤劳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多彩未来。[13 ]从实现中国梦的角度来积极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是习近平青年观思想的核心内容。

(四)是促进中国共产党融入新活力、凝聚新动力的必然要求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青年一代是引领前进的一代,没有广大青年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难以带领人民进入一个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到,“九十五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 [14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把青年作为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一次次的奋勇抗争,一次次的胜利硕果都是在青年的参與下完成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勇做时代先锋,做时代的引领者,必须把青年放在关键位置。历史无数次表明,每当国家经历重大的危急关头时,青年都能起到带领国家走出困境,走向复兴的“新航标”作用。历史的接力棒不断地传到青年一代的手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永远跟党走。正直有为的中国共产党,也要给青年创造更多的机会。赢得青年的信任和青睐,就是把握了光明的前景,也必将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自执政以来无数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着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优良传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时代的洗礼与历史的年轮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都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在青年一代的努力与支持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一次次得到提升,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表扬。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也谈到,青年一代要筑牢一心一意跟着党走的信心和勇气,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命运紧密相连,随时为党的事业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3][5][11][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毛泽东.毛主席在苏联的言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57.

[8]邓小平.邓小平论社会主义青年和青年工作[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

[10]倪邦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6-05-04.

[12]列宁.孟什维主义的危机[M]//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黄传英

猜你喜欢

新时代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