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水改革破难题惠民生

2018-09-06卞瑞鹤通讯员李乐乐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护河南省

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通讯员 李乐乐 彭 可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补齐农田水利短板,创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制机制,夯实了农业稳定发展基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农田水利设施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田水利以来,河南乘势而为,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田水利之发展变迁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安定。

从1979年到1988年,小农水投入机制向多渠道、分散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扶持贫困农村地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拿出一部分粮食、布匹和中低档生活日用品,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支持贫困地区的基本农田、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自1987年起,国家从每年收取的耕地占用税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土地开垦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称为“农业综合开发”。

1989年到2002年,“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成为小农水建设投入的重要力量。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农村税费改革,使河南农田水利建设达到高潮,在巩固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与全国一道,河南进入了致力于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小农水建设与管护投入机制的探索阶段。

水利设施实现“各有其主”

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新机制,2014年10月开始,河南省通过竞争立项,在6个国家级、6个省级试点县中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地区涉及多种灌溉形式及水源类型、多种地貌、多种产业种植结构,探索出了多种管护模式,取得了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灵活、后期管理跟不上,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受益主体和承贷主体不明等问题。

明晰产权,是推进改革工作的基础。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在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开展了扎实的工作。结合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对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查清了试点县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位置、产权归属、设施完好程度、管理形式、经营状况等,并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经过研究,河南省确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权的五项原则:个人投资兴建的工程,使用权归个人所有;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工程,使用权归投资者所有,或者按投资者意愿确定归属;受益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工程,使用权归受益户共同所有;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的工程,产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以国家为主投资兴建的工程,产权归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户协会所有,并颁发产权证和使用证,推进建管护三者分离。

《中国造纸学报》连续多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2015—2017)项目”,并被Scopus、CA等国外著名的期刊索引收录。《中国造纸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通过改革,农田水利设施得以划定管理范围,明确管护职责,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封丘农田水利工程

通过推动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有利于鼓励产权所有者、使用者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搞活经营权,提高了农田水利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探索农田水利发展新模式

2018年5月30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的意见。报告显示,河南省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水利设施完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在完善机制方面,河南省整合力量,建立了由省发改委、农业厅、水利厅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发挥各行业优势,协调高标准粮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等工作,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多头管理、标准不一、效益不高的问题,河南省要求郑州市、开封市、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用3到5年的时间,每市集中联片建设1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并开展涉水资金整合试点,打造高效节水示范区、资金整合示范区、统一管理示范区。

新密牛店集雨水窖工程

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重建轻管现象,河南省不断探索管理经验,连续几年在12个县(市、区)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总结出5种建管模式,分别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建管模式、“公司+协会”建管模式、农田用水协会管护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模式、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引入商业保险模式。

近年来,经过探索,河南省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机制,有效缓解了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

报告指出,要积极整合涉农涉水项目资金,提高规模效益,县级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农田水利建设计划,对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社会资本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提供农田灌溉等相关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活动,保障其合法经营收益。

乡村振兴,农田水利设施继续巩固提升

“去年秋天雨水太大,地里的水排不出去,花生泡在地里收不上来,我家种了12亩花生,勉强收了4亩,损失很大。”河南省汝南县南余店乡潘庄村村民张留相说。

去年秋雨成灾,汝南县痛定思痛,决心全力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工程,补强农田水利短板。县里整合资金,以奖代补,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去冬今春,汝南县已建成水田林路示范园区17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2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21万亩,新打机井531眼,挖修沟渠433条256.23公里,造林绿化1.2万亩,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农田水利基础。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河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未停步。今年,河南要新发展13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恢复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0万亩。同时,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高效灌溉示范区,保障粮食安全。在山丘因地制宜建设小池塘、小堰坝等“五小”水利工程,为发展优质林果业提供水利基础。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河南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可喜局面。”河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魏振峰说。

“宝丰县296个行政村全部设有村级水管员,水管员除了负责饮水方面的管护外,还要负责本村灌溉机井、灌溉渠道及坑塘的管护,水管员每月补贴700元。”宝丰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彻底扭转了“重建轻管”局面,建成了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有人管、有钱修、常运行”的长效机制。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说,要逐步明晰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受益权和管护权,并确权到户,确权到人,让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能,为乡村振兴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护河南省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