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后三年,脱贫攻坚战这样打

2018-09-06陈晨李慧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7期
关键词:开发式贫困人口意见

陈晨 李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日前印发,明确了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面临哪些任务?未来三年,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日前对此进行了解答。

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待脱贫

全国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多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脱贫攻坚仍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从总量上看,我国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结构上看,剩下的贫困人口很多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特殊贫困群体,以及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韩俊指出,从区域上看,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尚未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地区,大都是经过多轮攻坚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从工作上看,还存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资金违纪违规使用等问题。

韩俊指出,《指导意见》是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必须做到“七个坚持”: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明确通过“五个一批”脱贫的主要方式: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防止出现“悬崖效应”和“福利陷阱”

“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这是出现在《指导意见》“工作要求”中的第一句话。为何要强调这句话?现行扶贫标准又是怎样的标准?

时间回溯到2015年,彼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印发,明确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韩俊介绍,《决定》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总的遵循文件,现在扶贫的标准也是“两不愁、三保障”。但实践中,有些地方拔高了扶贫标准,甚至出现不同地区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对贫困户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设置的地方性考核指标明显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如此一来,使得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差距太大,出现“悬崖效应”。

“如果‘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被突破,会造成社会新的不公,导致很多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意摘帽,陷入‘福利陷阱’。”韩俊指出,随意拔高标准会加大脱贫攻坚难度、加大财政负担,导致脱贫攻坚不可持续。因此,《指导意见》明确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

韩俊认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好,但对群众的承诺必须坚持现行标准,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能盲目攀比、不能形式浮夸。

“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要聚焦到‘两不愁、三保障’上,确保靶心不变、焦点不散。当然,并不是说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就万事大吉了。”韩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对相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人口采取扶持政策,做好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和三年后反贫困事业的有效衔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欧青平指出,脱贫攻坚必须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要提高脱贫质量,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统筹推进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

在韩俊看来,《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在于“行动”二字,最核心的理念在于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2018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新增2140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而在特殊贫困群体方面,我国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为老病残等特殊群体。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分别超过40%、14%,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超过16%。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些特殊贫困群体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其减贫成本很高,脱贫难度也很大。

今后3年,如何让这些特殊群体如期脱贫?

“老病残这个特殊群体的很多人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没有产业能带动即无业可扶,同时自身也无力可扶。对他们而言,开发式扶贫难以发挥作用,必须调整脱贫攻坚战的打法,从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这也是《指导意见》的要求。”欧青平强调,保障性扶贫并不是对剩下的贫困人口采取低保一兜了之的方式,而是重点针对那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以实现对他们的兜底保障。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的德昂族农妇李芳所(右)在采摘茶叶。

为做好综合性保障扶贫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由地方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健全农村低保对象的认定方法,加强农村建档立卡工作和农村低保对象认定两项工作相互衔接;保障义务教育,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看病支出负担太重,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因病致贫人口的就医支出负担。《指导意见》还明确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在欧青平看来,这些综合性保障扶贫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特殊贫困人群病有所医、残有所助,基本生活有保障。

猜你喜欢

开发式贫困人口意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隐形贫困人口
评“小创”,送好礼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浅谈初中美术开发式教学模式
例谈高中数学开发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