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的影响

2018-09-04邓学军余冬梅张晓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氧太极拳心衰

邓学军,余冬梅,张晓莉

(1.遂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四川 遂宁 629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胸痛中最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风险高等临床特点,目前最有效措施是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持续开通血管及后期药物治疗。临床中仍有部分就诊延迟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后并发心功能减退及心理焦虑抑郁。近年来,国外发现心肺康复-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肌梗死及心衰患者预后[1-3]。我国的太极拳广为流传,仍为有氧运动,已有太极拳锻炼可改善机体心肺、神经调节、调节内分泌,改善心衰功能等研究[4-6],但是太极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后期病情康复及焦虑抑郁是否有益的报道极少。本研究主要探讨太极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是否有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伴有心衰患者113例,均符合Framingham国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依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I-III级,年龄在35~80岁,初中以上文化。排除标准:四肢活动障碍;心功能IV级;精神意识失常者,不愿意接受太极拳运动。纳入实验观察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例患者被随机分成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57例,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4.7岁;对照组56例,男性29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67.2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PCI:冠状动脉介入术;LDL-C:低密度脂蛋白;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1.2 方法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功能不全入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慢性心衰治疗指南给予标准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仍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及日常活动锻炼,;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42式陈氏太极拳锻炼。采取在科室进行培训及发放太极拳光盘在家练习相结合方式学习,开始练习一组动作,每次10 min左右,医生检测心率及观察有无不适症状,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1月内学习完成全套42式太极拳。第2至6月练习全套太极拳,时间40~60 min/次,5次/周,运动中根据血压检测仪监测心率,要求运动强度达到心率较静息心率增加10%~20%作为目标值。每2周电话随访症状、门诊就诊及监督运动情况。

1.3 观察及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纳入试验时及6个月末进行LVEF,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前后心理状态,按照本国量表协作组评分,超过29分,可能严重焦虑,超过21分,明显焦虑,超过14分,存在焦虑,14分以下为没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采用抑郁量表(HAMD),HAMD评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20分可能轻-中度抑郁,<20分是没有临床意义抑郁。试验期间同时随访观察心衰加重、再次住院及门诊就诊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对照组56例患者完成6月随访,运动组55例完成随访,2例因无法坚持完成太极拳运动,退出试验。随访中对照组2例心衰加重再次住院,共计390人次(人均6.9次)门诊就诊;运动组1例心衰加重再次入院,共计140人次(人均2.5次)门诊就诊。两组患者门诊就诊次数比较(P<0.01),两组均无死亡及脑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6个月后运动组较对照组比较,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增高,NTproBNP明显降低(P<0.01),同组比较,两组患者均较6个月前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增高,NTproBNP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6个月前后心功能比较

*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实验前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运动组较对照组比较,焦虑及抑郁评分值明显下降(P<0.01),运动组6个月前后对比,焦虑及抑郁评分值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6个月前后比较,焦虑及抑郁评分值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6月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实验前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危重症,及时血运重建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胸痛中心的建设目的是尽快缩短心梗发病至血运重建的时间。由于市民对胸痛认识不够,就诊时间相对较晚,即使快速开通血管,仍有部分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及焦虑抑郁表现。这阶段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有氧运动训练及心理辅导在增加患者运动耐力,改善心肌梗死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

本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太极拳有氧运动训练,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显著提升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LVEF、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及NTproBNP是目前反映心功能最有价值的客观指标,6 min步行实验也是衡量患者活动耐力及心功能最直接的标准。表明长期规律坚持有氧运动有助于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这和Zheng等[8-9]的研究结果相似。姚成栋等[10]研究也发现太极拳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机制可能在于太极拳运动使心肌纤维变粗、心肌壁变厚、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同时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紧张度,增加交感舒血管神经的兴奋性,血管平滑肌弹性度提高,外周阻力降低,血管舒张。提示中国太极拳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均有益处,刘遂心等[11]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

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下降,日常体力活动受限,因此部分患者并发有焦虑抑郁表现[12]。Swardfager等[ 13]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中抑郁表现占32.7%,由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常导致躯体化症状,不积极配合治疗及运动锻炼,反复求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通过长期太极拳锻炼,可以明显减少门诊就医次数,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国外Giallauria等[14]研究发现康复运动能使冠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术后心理生理状况得到改善。其可能机制在于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太极拳运动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活动耐力,增强其疾病康复信心;其次在于太极拳运动较为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影响,为群体性运动,人员间交流沟通增多;太极拳运动本身要求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做到放松,安静,自然。

总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坚持长期太极拳运动有助于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心脏进一步康复。

猜你喜欢

有氧太极拳心衰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