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相对疗效及安全性

2018-09-04何淑琴高丽波黄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奥氮基线

何淑琴,高丽波,黄敏

(1.武威市红十字精神病院,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幻觉、妄想和激越等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常见症状,可能会对患者、他人及社会产生伤害或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探索发现快速、有效地控制激越症状的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是喹诺酮类衍生药物,具有D2受体上的激动和拮抗双效应特性[1-2]。国外随机双盲试验研究显示[3-4],阿立哌唑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奥氮平是噻酚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较弱的5-HT受体拮抗剂,研究显示其可快速减少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症状[5-6]。但国内几乎没有研究直接比较二者在治疗首次发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相对效果及安全性[7-8]。因对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活性的差异,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早期效果应优于阿立哌唑。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开方的研究设计,纳入具有高度激越水平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工具评价二者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早期相对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和甘肃省武威市红十字精神病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DSM-IV)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病程≤2 年,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4)受教育年限≥6年;(5)PANSS兴奋因子评分≥20[9];(6)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因子[10]中至少2个条目的评分≥4分。排除标准:(1)其他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2)有任何急性、严重或不稳定的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身体疾病;(3)有物质依赖史或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有躯体疾病。本研究方案获得甘肃省武威市红十字精神病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和(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n=85)和阿立哌唑组(n=78)。采用随机、双盲、平等对照的研究设计,观察5 d,比较两组疗效和对药物的耐受性。

1.2.2 药物治疗 在入组第1天,接受病史、体检和筛查性实验室检查,完成基线期PANSS-EC、BPRS阳性症状分量表和BMI的测评。根据分组分别晨服每天1次的奥氮平(20 mg/d)和阿立哌唑(15 mg/d),共治疗5 d。从第2天开始,根据研究者判断阿立哌唑组剂量增加到30 mg/d,而奥氮平组维持20 mg/d。出现失眠可按需给予右佐匹克隆(1~3 mg/d)治疗,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时可按需临时使用苯海索、短效苯二氮类药物及普萘洛尔。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方法

由1名经过培训的医生分别于基线和研究终点进行PANSS和BPRS测评。PANSS-兴奋因子由5个条目组成,包括兴奋、敌对性、紧张、不合作和冲动控制障碍,每个条目1~7分。BPRS-阳性症状因子由4个条目组成,包括概念紊乱、猜疑、幻觉和不寻常思维内容,每个条目1~7分。采用激越-镇静分级量表(ACES)[11]评估基线和研究终点的兴奋激越状况,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测评药物毒副作。在基线期、研究结束或停止治疗时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甘油三酯(TG)和催乳素(PRL)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

基线期共入组163例,奥氮平组85例,治疗后脱落13例(15.3%),阿立哌唑组78例,治疗后脱落9例(11.5%)。阿立哌唑组中有35(44.9%)例患者的剂量从15 mg/d增加到30 mg/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及基线期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期特征比较

注:BMI为体质量指数。

2.2 两组患者量表评分比较

同组治疗前后PANSS兴奋因子、BPRS阳性症状因子及ACE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将同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作差值,两组差值比较,[(11.5±3.2)分vs.(10.7±2.9)分,(7.8±1.9)分vs.(7.6±1.5)分,(1.5±0.3)分vs.(1.3±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FBG、TG和PRL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从基线期到终点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或0.01),见表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值比较[(2.1±0.6)vs.(1.2±0.4),(1.5±0.7)vs.(0.9±0.4)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催乳素水平从基线期到终点时均有明显差异(P<0.001)。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分)

*P<0.05,#P<0.01,治疗前后比较。

表3 两组患者FPG、TG和PRL水平比较

注:FPG,空腹血糖;TG,甘油三酯;PRL催乳素; *P<0.05,#P<0.01,与治疗前后比较。

2.4 不良反应

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5例(6.9%),激越、惊厥、失眠各1例,焦虑2例,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为3例(4.3%),其中精神分裂症病情恶化1例、激越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临床试验中,各组治疗前后PANSS兴奋因子、BPRS阳性症状因子及ACE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尽管这两种药物有不同的受体亲和力[12],但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早期效果相当。由于这两种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有共同的拮抗作用,所以有理由推测两种药物对激越症状的早期疗效有共同的作用机制,即D2拮抗作用[13-15]。

本研究发现,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均有升高,且奥氮平组高于阿立哌唑组,建议定期监测奥氮平治疗者的血糖控制恶化情况进行,包括基线和随访期的血脂评估,与吴逢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6-17],这可能与阿立哌唑为D2受体和5-HT受体部分激动剂,对5-HT2a具有激活作用,间接改善糖脂代谢有关[18]。

本研究不足,为了使样本同质性更高,本研究仅纳入了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因此这些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其他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去还不明确。进一步评估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不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和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将很有意义。

综上所述,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前5 d内,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均可改善其激越和阳性症状,且改善程度相似。但是,奥氮平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更高。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奥氮基线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