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8-09-04张亚如张俊飚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论文期刊

张亚如,张俊飚,张 昭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3.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122)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科技进步是经济新常态下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1]。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题中之意,而农业技术是加快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量。因此,如何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发挥农业技术对农民增收作用,进而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袁明达等[2]围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过去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焦源等[3]则重点分析了需求导向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分别从农户分化与兼业行为、农技供需契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与剖析,指出相较于传统农技推广,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范围等方面存在滞后性;张伟等[4]则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农业技术扩散的一般规律;蔡键等[5]从要素流动和农户资源禀赋角度综述了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提出推动农业要素流动的同时,要规范并提高土地流转期限、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等。

上述研究从不同视角梳理了农业技术相关研究进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仅基于一定数量文献展开的定性述评研究,在农业技术研究的整体把握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3102篇农业技术相关文献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转换整理,从多个角度对该领域的发展战略、政策和管理研究等方面文献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由此发掘出农业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从而为未来研究走向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对国内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分析,本文的样本数据源选择为南京大学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数据库,时间检索跨度从2000年1月到2017年8月的期刊论文。文献检索的方法是:选择检索范围为“主题”,在检索词中输入“农业技术”或“农业科技”,得到检索结果为3421篇文献。同时为了排除不相关文献的干扰,保证农业技术研究论文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选择学术研究性文献,识别剔除会议通知等不相关文献,得到样本文献共计3102篇。

1.2 研究方法

关键词共现分析原理是统计同对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据此研究某领域发展态势。关键词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标识,浓缩了文献的精髓,体现了文献的研究重点,是论文主旨的高度总结和凝练[6]。共现分析中,同对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说明两者相关度越高,其反映主题被越多研究者关注,进而判断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原理是统计文献中骤增的关键词,研究突现词及骤增时间,通过时间轴发现、预测演进趋势。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定量分析学术论文增长和分布,依据论文题录信息确定某领域学术力量和发展前沿,从而克服定性研究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等不足,是对研究领域进行评价的有力支撑工具。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

2 研究基本情况

2.1 研究进程分析

从检索结果来看,2000年1月至2017年8月,农业技术的有关论文数量共计3102篇,整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见图1),显示中国农业技术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根据文献总量特征,发现中国农业技术研究的文献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以2007年、2012年为界,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来讲,第一阶段:2000—2007年,该阶段相关文献量增长较为平稳,年均期刊论文116.5篇;第二阶段,2008—2012年,是中国农业技术研究迅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研究论文总量大幅度增长,年均期刊论文238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6%,其中,2008年和2012年农业技术研究论文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4.7%和22.5%;第三阶段,2013—2017年,中国农业技术研究趋于成熟,论文数量逐年递减(2017年除外),总数为980篇,占总发文量的31.6%。

图1 中国农业技术研究的文献进展

2.2 文献刊物的分布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学科研究论文不均匀分布在相关期刊上,其出现频率与所登期刊的专业程度具有较强正相关。据此,依据刊登论文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将期刊划分为关注农业技术领域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本次检索农业技术相关的CSSCI来源期刊共有438种,根据布拉德福核心区数量计算法确定农业技术领域核心区期刊,即r0=2ln(eE*Y)。式中,r0为核心期刊数,E为欧拉系数,E=0.6,Y为刊载农业技术领域论文数量最多期刊的载文量[7]。r0=2ln(1.8×150)≈11,即分布在核心区域的期刊有11种,分别是《农业技术经济》《科技管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科学管理研究》《经济纵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生态经济》。这11种期刊占农业技术研究总期刊数的2.5%,刊载文献共计1026篇,占总刊发量的32.1%。由此可知,这11种期刊为关注农业技术研究的核心刊物(见表1)。

表1 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农业技术领域的核心期刊

除了以上11种核心期刊外,还有大量刊载论文数量较少的期刊,其中刊登论文数量仅为一篇的期刊多达165种。对比研究这些期刊,表明农业技术研究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生态学、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期刊,说明农业技术受到了多学科的关注。

2.3 作者及研究机构分布

为了发现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一般是探寻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通常主要依据发表农业技术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情况。借鉴著名科学史学家普赖斯的论文数量计算方法,确定农业技术领域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量,方法为:N1=0.8(Nmax)1/2。其中,N1为作者发表论文篇数应达到的最少数量;Nmax为2000—2017年作者发表论文篇数所达到的最多数量。进而,发表论文数量在N1以上的作者为农业技术领域的核心作者[8]。在3201篇文献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第一作者为蒋和平,为14篇,即Nmax为14。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N1≈3,也就是发文数量为3篇以上的作者即为农业技术领域的核心作者。结果表明,发文数量为3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有71人,共计论文数量为323篇,占农业技术相关论文总数的10.1%,与核心作者群体发文占比需达到50%存在较大差距。这显示国内农业技术研究尚未拥有稳定核心作者群体。表2列出了目前中国农业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量为5篇及5篇以上,代表了农业技术领域研究者的中坚力量。

表2 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农业技术领域的主要作者

分析作者研究机构可以得出,发表农业技术相关论文21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有29个(见表3)。高校及科研院所是农业技术研究的主要阵地,其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是高校,说明高校是农业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这些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学术力量雄厚的大城市,如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这些研究机构学术水平较高,研究视野开阔,研究对象并不局限在机构所在区域。此外,农业技术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技术相关研究论文发文量达到146篇,这些单位是农业技术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机构,属于领军团体。

表3 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农业技术领域的主要科研机构

3 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3201篇农业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共得到50个聚类节点,中心度排序前十位的分别是农业科技、农业、农业技术、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影响因素、农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策。此外,为了进一步客观反映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Log-Likelihood Ratio(LLR)从关键词中抽词作为聚类标识,聚类文献的关键词共有11个。结合CiteSpace软件的聚类分析结果,归纳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热点:

(1)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涉及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词多达322次,研究多集中于推广模式、推广主体、推广绩效等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9]、高校依托型[10]、需求导向型[11]。农业技术推广主体逐步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转变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政府推广机构等构成的多元推广系统[12]。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研究集中在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其中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增产效果、农户满意度、指导作用、农民素质提升等,推广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指导次数、推广内容、农户熟悉程度等[13-14]。

(2)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农业技术进步的众多研究侧重于贡献率测算、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等方面,体现在关键词上,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剩余劳动力、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等词高频出现。赵芝俊等[15]测算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指出物质投入在农业产出的贡献进入了平稳增长时期。赵德昭等[16]研究指出农业技术进步会形成“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且中国西部地区的“推力”效果更为显著。刘玉春等[17]实证检验了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指出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

(3)农业技术效率的研究。农业技术效率是指农业实际产出与农业潜在产出之间的比值[18],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效率,包括耕地、劳动力、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与产出[19]。农业技术效率的测算,众多学者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数据包络模型(DEA),关键词统计显示,数据包络模型出现的频率为37次,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出现的频率为30次。另外,较多学者研究了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信贷[20]、人力资本[21]、劳动力老龄化[22]等。有研究指出,以投入低、绿色、可持续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逐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23],因此,从环境约束视角研究农业技术效率,更加全面反映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演进趋势分析

综合分析农业技术领域的突现关键词,结果见图2。按强度排序,2013—2017年,农业技术研究领域涌现出较多高强度的突现词。其中,“影响因素”是强度最高的突现关键词。可见,基于“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农业技术是近几年学界高度聚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研究如何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此外,“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亦是强度相对较高的突现关键词。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在追求自身利益同时能改进农业技术服务方式和效率[24],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25]。因此,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效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6]。

图2 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农业技术领域前20文献突现关键词

4 结论与启示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00—2017年,农业技术有关论文整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载文期刊分布上,农业技术形成了包括11种期刊的核心刊物群。目前,中国农业技术受到较多研究者关注,主要分布在武汉、北京、南京等学术力量雄厚的城市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文献计量分析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包括推广模式、推广主体、推广绩效。其二,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关注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收入效应、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其三,农业技术效率的研究,主要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数据包络模型(DEA)测算农业技术效率,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文献计量分析的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不同角度探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是农业技术领域主要趋势。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也是农业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

鉴于上述结论得出如下启示:一方面,在环境约束背景下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应继续深化低碳、绿色、生态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究,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果,强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主体逐步发展为政府和科研院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他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多元协作系统,将更多以市场化的、提供服务的形式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化、产业化、网络化。目前学界尝试构建组织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型进而梳理相关理论知识,但研究尚未成熟。因此,围绕多元协作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展开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可能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期刊问答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