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生态意识解析

2018-09-02王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弗罗斯特人与自然

内容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界美国文学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大多数都是描写自然和人类的,但是大多数读者都忽略了其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意识,因此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试图从生态批评视角分析、阐释、评论罗伯特·弗罗斯特以及他的诗歌,为了能够帮助读者探索其诗歌中潜在的生态智慧。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生态批评 人与自然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生态危机成为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注重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性。通过从生态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人类注意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增加大众的生态知识,使人类能够更好的保护生存环境。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界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四次获得普利策奖,获得了大约四十所大学的荣誉学位。美国政府因为他对美国文学界的卓越贡献于1960年为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并且他被授予国家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称号。1961年,在罗伯特·弗罗斯特87岁的时候,肯尼迪总统在就职典礼上读到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诗《礼物》,这足以说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受欢迎程度。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主要作品《少年的遗愿》(1913)、《波士顿北部》(1914)、《山间间隔》(1916)、《新罕布什尔洲》(1923)、《诗集》(1930)、《见证树》(1942)等,这些作品都得到了读者的欣赏,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关注。

1.生态批评概述

随着工业文明和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人类的文明正遭受到严重的侵蚀,全球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当前,生态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家聚焦于现实生态环境失衡这一重要议题。

二十世纪后半叶,生态批评成为文学界一种新兴的流派,它以自然为主题,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它彰显了人类渴望自然的愿望,并重申了在现代思想中逐渐淡漠的土地情怀。生态批评主要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的生态文学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形式,通过显示的方式来描述作家从文明世界到自然环境的身心体验。在传统的文明中,人们更倾向于对待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的融合。

随着美国生态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美国生态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态批评主要注重文学作品中自然的描述。生态评论家认为多数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的表述,有着固定的思维模式,大自然或被作家描写成为田园般的伊甸园、或被描述为如同原始的沼泽地一般、或被描述为无情的荒野。第二阶段,生态批评家们开始关注描述自然的文学作品。在这种自然文学作品中,促使读者和生态批评家对大自然的历史、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中,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和卡森《寂静的春天》成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标志着生态时代一个新的开始。第三个阶段生态批评注重的是生态整体的概念,旨在加强生态理论的建设,创造生态诗学。随着生态批评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生态批评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例如,注重的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强调非人类中心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以及被视为生态批评理论基础的“深层生态学”。这一阶段是生态批评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人类文明在自然世界中的定位成为生态批评家们热议的话题。

2.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传统工业方式的巨大经济利益。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赋予人类和社会宝贵的财富,人类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不合理的排放,对自然造成了二次污染,使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这似乎都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对人类的警醒。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找到当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从而帮助人类重塑生态环境。

根据鲁枢元教授的观点,自然生态反映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生存常常与其他物种的生存密切相关,物种的存在有助于其他物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他们形成了亲密的、不可替代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和公民,而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人类离开自然就不能生存,因为自然界中有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空气、水和生存空间。如果人类破坏自然,就等于毁灭自己。人类需要与他人、生物和自然形成良好的关系。弗罗斯特的诗歌大多表达了自然生态的思想,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自然观。弗罗斯特主张人与自然世界交往、与自然世界共存、与自然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人类应该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应该保护自然世界免受人类过度开发。在诗歌《伍德沃德的花园》中,弗罗斯特表达了反对人类通过智能控制动物的科学与技术的思想。这首诗歌是人类重新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典范。“A boy, presuming on his intellect; Once showed two little monkeys in a cage. A burning-glass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 But let him show them how the weapon worked. ”在这首诗的开头,一个男孩向他的猴子展示燃烧的玻璃以推测它的智力。他坚信猴子不能理解燃烧了玻璃以及它的功能是什么。男孩用燃烧的玻璃作为武器来伤害无辜的猴子,展示人类控制动物和大自然的能力。燃烧的玻璃会伤害猴子的鼻子和指节,猴子会以人类的方式反映和思考:一只猴子把手放在鼻子上,好像在想一个方法。猴子们对男孩的行为十分生气,他们在反抗男孩,就像人类保护自己一样。猴子们趁机开始反击男孩,它们是在挑战人类不公正和滥用的权力。现在男孩与猴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猴子夺下了男孩的武器。弗罗斯特提醒着人类是时候重新考虑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了。人类确信自己比野生动物和大自然优越,认为自己用于主宰大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与世界上其他生物之间是平等的,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地位平等的公民。弗罗斯特通过诗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共存和和谐的概念。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长期指导着人类的行为和思想,然而,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弗罗斯特的诗歌《温泉池中》正传递了这种思想。“These pools that, though in forests, still reflect…But up by roots to bring dark foliage on. ” 如人类所认为,上帝应该生活在天堂中,对于人类来说,天空与天堂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水池可以反射天空,因此,我们认为水池是反映自然的镜子。当人类病重时,他们身边的花就会很快消失。人类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完全可以通过水池和花的位置来决定。当池水干涸时,花朵枯萎,自然界一切似乎都消失了,而生态系统的递归法则却没有停止,因为池塘的水流入根中。这一首诗充分说明了人类不会灭绝,但我们必须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要依赖于自然。”

3.結论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简单,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弗罗斯特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层哲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关注。因此,在欣赏弗罗斯特的诗歌之时,追求其隐含于表层意义下的深刻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Frost, Robert.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 [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69.

[2]Frost, Robert. Collected Poems of Robert Frost [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30.

[3]王蕾.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文学教育,2015(06):51.

(作者介绍:王蕾,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弗罗斯特人与自然
一片云彩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以介为主 零星散译*——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1949年以前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译本的文体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