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径探微渐入佳境

2018-09-01邱柳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意象

邱柳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千年历史中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大诗人、大词人,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深切感受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同时领略汉语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让孩子们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心生向往;刘禹锡的《秋词》让孩子们随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一声长叹,感受诗人的豪情。通过品诵这些诗词,并在赏析中有所感悟,每个人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形成更为深刻的自我认识。就如徘徊于幽径之上,享受诗词百花园中的盛景。

一、现阶段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教学理念滞后,语言化倾向严重。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欣赏课中,自觉地将其当作文言串授课,没有对诗词鉴赏的整体性产生足够的重视。有一次,听一位同校老师讲授虞世南《蝉》,她先请学生解释了“清露”“出”“居”“藉”几个字词的意思,然后请学生逐句翻译了这首诗,最后根据该诗的现代文翻译进行讲授。这是因为他将诗词的句义以及诗词的静态解释作为重点,没有重视学生对古诗词意境表达的理解。这样教授古诗词,学生不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当中,自然就不会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二是忽视了诗词的理解,强调机械的背诵。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但仍有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诗词意思,作者情感,背诵默写”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既省时省力,又无需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讲解,这种教学古诗词的方式往往忽视了对古诗词本身美感的体会。仅仅强调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的课堂,不仅十分枯燥,更让学生丧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无法带给学生精神上的享受,制约了古诗词教学整体的效果。

三是过分依赖教学参考,缺乏主动参与的理解。一部分语文教师将教科书中的标准答案交给学生,甚至一部分语文教师直接复印教学参考书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背诵。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基本上不用进行思考,课堂中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古诗词本身的理解,更不能从古诗词教学中得到某种感悟,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走进诗词意境

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有趣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导入,须要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千百年前,走进诗词的时代。比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让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倾听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这首曲子意境深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听歌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了解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在音乐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诗词意境,对作者的写作情感进行感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2.知人论世,理解诗词主旨

鲁迅曾说过:“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人”与“世”是影响诗词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诗词表达的信息、情感与诗人词人及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理解古诗词的前提条件就是了解“人”和“世”。比如,教授李煜《相见欢》时,就需要给学生介绍李煜其人其事,当学生们了解了那段历史,了解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被囚禁的屈辱,自然便能很清楚地理解那“在心头”的别样的滋味。

3.以景动人,领悟诗人感情

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是用景物来表达情感的,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细致地描摹景色,将自己的心情和感情寄托其中。所以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以景感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写景句。例如,在杜甫的《春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品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草木的旺盛,进而结合“国破”理解诗人的忧国之情。在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一定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两句写景句,深刻理解两句所写景物的凄凉,进而了解词人此时的心境。通过对词人所写景物的分析, 让学生思考他们当时的心情,更能带领学生走到诗词的情景中,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

4.品味修辞,赏析诗词佳句

不仅现代文写作时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古代的词人在创作诗词时也会大量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诗句中的修辞,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比如,学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要关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很明显,诗人将明月、风这些事物拟人化了。也正是因为这些事物被拟人化,才能更深入地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深切关怀。再比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 要带领学生仔细品味“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看到诗句中运用的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草,又比作三月春回的孤雁,仔细吟咏,心中顿生一种悲凉萧瑟之感。

5.探究用典,帮助理解感悟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学生很可能不理解诗人为什么要写听笛子和提着烂斧子的人。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讲述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的历史典故。如此学生们才会明白,这里用典故实际上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概叹在不知不觉中时光的流逝。对诗词中使用的典故进行讲述,可以使学生对时间流逝、日月如梭有深刻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在诗词赏析过程中,讲述诗词中的典故故事,对于诗词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

6.分析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不仅可以反映作者的真实生活,也能够承载诗人的情感。教授诗词时,通过分析诗词意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感情。比如,“月”在古诗词中往往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雁”往往渲染萧瑟的环境,“落花”“流水”则暗示时光的流逝。在对陶渊明《饮酒》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南山”這一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此诗中的“南山”也许并非实指,它是诗人心中的“南山”,用南山这一意象表达诗人的归隐之意。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7.组织诵读,激发诗词热情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不仅在课堂上要花功夫,课下还要开展一些古诗词兴趣小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不仅能够巩固课堂知识,还可以起到延伸的作用,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促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的诗词素养进行培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品鉴”“诗词接龙”“飞花令”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这样可以将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的诗词记忆量得到显著提升。总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诗词背诵量得到加大,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词。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古诗词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过去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设诗词情景,对诗词意象进行分析,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以便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充分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新光初中(226409)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