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解郁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2018-08-31周文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反酸食管炎肝气

周文博 黎 明

(新余市中医院内二科,江西 新余 338000)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1]。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是GERD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RE好发于中年人,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总体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烧心、反酸是RE的主要症状,有时可伴有胸痛、咳嗽。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57%老年RE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dyssomnia)[2]。本文旨在探讨清肝解郁法对RE患者由于夜间胃酸反流导致的睡眠障碍的疗效,以期提高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伴有睡眠障碍(RED)的患者86例,其中男38例,女4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3.1±12.9)岁;病程(5.64±4.22) 年。观察组46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 (44.6±13.1) 岁;病程 (5.37±4.28) 年。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无显著差别 (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RE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3]进行诊断后纳入。其中:①对内镜检查显示糜烂性食管炎或非糜烂性食管炎;②无其他原因的烧心、胃部灼热感,胃酸反流等症状;③质子泵抑制剂经验性治疗有效[4]。

1.2.2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按照ICSD-3诊断标准[5]:(1) 主诉(满足至少1项):①入睡困难;②睡眠维持困难;③早醒;④不能按时上床睡觉;⑤没有父母或看护者的干预则无法入睡。(2)日间症状 (满足至少1项):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行为紊乱 (如:多动、冲动、攻击);⑦兴趣、精力减退;⑧容易出错/发生事故;⑨睡眠过度关注或对睡眠状况不满意。(3)睡眠问题非单纯为无睡眠条件 (无足够时间睡眠)或睡眠环境不合适所致。(4)睡眠障碍和相关日间症状每周至少发生3次。(5)睡眠障碍和相关日间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6)睡眠问题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1.3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属于胆热犯胃证,参照2017年《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6]关于胆热犯胃证的诊断。主症:①口苦咽干;②烧心。次症:①胁肋胀痛;②胸背痛;③反酸;④嗳气或反食;⑤心烦失眠;⑥易饥。舌脉:①舌红,苔黄腻;②脉弦滑。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兰索拉唑肠溶片(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30 mg),每日1片,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戒烟酒,每餐不宜有饱腹感,睡前2 h禁饮食。共治疗6周。

1.4.2 观察组 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热解郁汤 (枳壳15 g,黄连9 g,姜半夏15 g,茯苓15 g,竹茹12 g,陈皮12 g,苍术15 g,瓦楞子15 g,炒麦芽9 g,郁金9 g)。随症加减: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12 g,浙贝母12 g;胃灼热感明显者加吴茱萸10 g;嗳气明显者加莱菔子10 g;失眠严重者加夜交藤30 g。中药每天1剂,武火煎煮20 min,文火继煮40 min,分2次早晚温服。戒烟酒,每餐不宜有饱腹感,睡前2 h禁饮食。共治疗6周。

1.5 疗效观察

1.5.1 RE症状 按照《反流性疾病问卷》[7]中反酸发作频率及程度进行计分。

1.5.2 睡眠症状 按照《匹兹堡睡眠指数表》 (PQS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主要根据前18个条目,按0~3级计分,累计各维度得分为PQSI总分,总分范围0~21分,PQSI得分>11分提示有睡眠障碍,而且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8]。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症状评分参考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70%;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5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3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反酸次数及程度变化 治疗前,2组反酸次数及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反酸次数及程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都能降低反酸次数及程度。而治疗后联用中药的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提示联合清热解郁汤能够更好地改善反酸次数及程度。结果见表3。

表3 2组患者反酸次数及程度积分比较 (,分)

表3 2组患者反酸次数及程度积分比较 (,分)

注:本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对照组 40观察组 46治疗前 治疗后7.45±2.31 3.32±1.63*7.71±2.58 2.66±1.24*#

2.3 睡眠质量变化 治疗前,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说明联合清热解郁汤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单用兰索拉唑对睡眠的改善效果不如观察组。结果见表3。

表4 2组患者睡眠积分比较 (,分)

表4 2组患者睡眠积分比较 (,分)

注: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治疗前 治疗后15.88±4.36 13.95±5.33 16.39±3.93 11.37±5.07*#组别 例数对照组 40观察组 46

3 讨论

RED隶属于中医“反酸”“吞酸”“反胃”范畴,多属于“寒热错杂证”。本病发病率较高,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以反酸、嗳气、嘈杂为主症,常伴痞满,恶心等症状。主要由于脾胃虚弱,肝气乘脾犯胃,热邪内聚而成。故而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多因劳倦、饮食、久病伤及脾胃,脾气运化失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胃气反逆,出现嗳气、反酸、烧灼样疼痛等症。胃失和降,浊气上犯,扰动心神,则致失眠,入睡困难。即《素问·逆调论篇》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而平卧时患者食道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胃酸逆流,也影响了患者睡眠。《灵枢·营卫生会》也说:“营气虚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生成过少,营卫不足,运行缓慢,卫阳昼不出表,夜不入阴,故而睡眠障碍。此外,脾胃的正常运化依赖肝气的疏泄和调节。此外,脾胃的正常运化依赖肝气的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胃气机阻滞,则有脘腹痞满、纳差、腹胀等症;日久化热,热蕴生湿,则出现反酸、烧心;胃气不降,挟热上逆,热扰心神,故眠差,多梦。如《临证备要·吞酸》曰:“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

西医认为RED是由于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10]。主要机制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11]、胃和食管解剖结构异常[12]、食管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13]、胃和食管运动障碍[14],以及生活方式及不良情绪等。然而目前对RE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较少,其机制也未完全阐明。此外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促动力药治疗RE,但对睡眠障碍无较好的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治对RED患者有一定治疗经验;认为RED患者多属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肝气乘脾犯胃,而呈现“肝郁胆热”的表现。因此采用清热解郁,疏肝和胃的治法,以期在改善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清热解郁汤以温胆汤为基础方,其中半夏、苍术健脾燥湿;陈皮、枳壳行气健脾,使“气行则湿化”;瓦楞子制酸止痛;竹茹,黄连清热泻火;炒麦芽、郁金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郁,疏肝和胃功效。郁热得解,患者反酸烧心症状得以消除,睡眠自然正常。

本研究显示,经过6周的治疗,患者反酸次数及程度都有了明显改善,提示兰索拉唑与中药都能够减轻RED患者的临床症状。清热解郁法汤治疗RE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有效率可达90%左右,与兰索拉唑无明显差异。但在改善患者睡眠方面,联合应用本方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说明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能改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体现了中医中药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优势。

猜你喜欢

反酸食管炎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