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育怎样因材施教

2018-08-29曾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

曾玲

摘要:当代的学校教育再不是原来的传统式教学了。经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要在课堂上使用新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课。原来的教师有一只粉笔,一个黑板,就能把一节课进行下来,但是难免会产生教学内容僵化的后果。这样学生将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压制了学生想要求学的欲望,甚至于会把学生身上的光芒遮挡住。对于现在来说,教师不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书本的知识了,教师也要彻底的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像孔圣人那样,对学生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4-0151-01

现代教育要求老师们既要尊重学生个性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又要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师教学能实现因材施教其实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种提高。教师从学生作为出发点,通过评估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做出适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需要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学科,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兴趣都不尽相同,而老师就应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学生辅导。那么到底小学数学教育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呢?以下有几点内容广大教师可以进行参考。

1.开展新式的课堂,让学生快乐教学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与枯燥的,数学的学习会有很大的连续性,一旦有一个环节没有跟上,学生再学习起来会非常的困难。俗话说的好,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唤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当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新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学生一般会对课堂产生新鲜感,从而认真的听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教师要选择容易让学生感兴趣和便于记忆的例子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两位数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把“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一句一句的进行记忆。比如学生对于第一句“乘法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要解析一下,可以告诉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用个位的数字分别与另外一对数字相乘,之后相同的步骤,再让十位的数字也乘一遍。最终两组数字相加,就是最后的得数。”顺口溜的形式,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比较好记忆,一旦学习的口诀记住了,那么,学习再多的内容都不会太困难的。

2.小组学习,互帮互助

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学生最直接的老师就是学生自己,比如在课下或者是在放学之后,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会直接先问身边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解决。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人数不能太多,可以两到三人一组,也可以五到六人一组。在小组内的同学应该学习好坏各有长处各有缺陷,这就需要老师因材分组,人数不能太多避免在小组内形成玩樂懒散的学习氛围,人数也不能太少,以免同学之间都有不会的问题无法解决。在小组内学生先进行集体讨论,看看自己比较擅长数学学习中的哪些方面。比如教师在进行《带分数乘法运算》这节课时,首先学生会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当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先让这几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每个同学的经验与学习想法在小组内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3.家长教师共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和不能评定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没办法评定是否家长没有尽心尽力的管教,但是我们深知,教师和家长与学生的成绩时刻挂着勾。因此家长和学校里的老师要经常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教师在学校能够正确的领导这个学生学习。家长也可以从教师那里得知自己孩子的近况,比如孩子学什么有天赋,学什么有时会吃力。这样一来,家长就有了对于孩子该从哪方面培养或者进一步深造的初步判断了。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潜能被重视起来的时候,学生会获得很大的学习自信,当一个人有了自信之后,学习什么都能够很快的掌握。比如,教师在进行《立体图形三视图的认知与绘画》这节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例题,经常会看不出来所讲图形的三视图是怎样的。但是有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非常的好,同时绘画能力也很高,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一现象在家长会或者是通过其他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上,告知家长,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是有很好的天赋的。如果有心的家长,就可以更加着重的培养,让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在数学学科更进一步的学习当中,也能更好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时候,如果想要把握住因材施教,那么就要从新式课堂入手,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当学生有了学习氛围的时候,再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个体性,最后教师在了解了每个学生之后,适时的和家长沟通分享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做到这些,因材施教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参考文献:

[1] 周军.《教学策略》,学术期刊,2007年,第五期.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学术期刊,2004年,第一期.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