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维扬、江海、海盐三地文化略览及蠡测

2018-08-29徐耀新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5期
关键词:海盐江海盐城

徐耀新

摘 要 江苏中部有维扬、海盐、江海三种地域文化。其中,维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主要特征为正谊明道、精致秀美、兼容并蓄;而江海文化以南通为中心,海纳百川是核心内涵,崇文重教为鲜明特点,开拓创新乃外部表现;海盐文化以盐城为中心,独具“浓郁咸卤味”。三种文化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苏中文化。

关键词 维扬文化 海盐文化 江海文化 地域文化 江苏

分类号 G1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01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gional cultures in central Jiangsu: Weiyang, Haiyan and Jianghai. Among them, Weiyang culture centers on Yangzhou, and its main features are being just and understanding moral principles, exquisite and beautiful, and embracing inclusiveness. Jianghai culture centers on Nantong,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is the core connotation,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and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ar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Sea salt culture centers on Yancheng, and it is peculiar in its salty and pot-stewed foods. Three kinds of cultures are not only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but also have their ow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a diversity of the middle Jiangsu culture .

Keywords Weiyang culture. Sea salt culture. Jianghai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Jiangsu.

1 维扬文化蠡测

江苏地域文化南秀北雄,中部兼容并蓄。“淮南江北海西头”,处于江苏中部的维扬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中心,上溯到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高邮龙虬庄文化,覆盖江苏的新通扬运河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大运河以东,串场河以西的区域,可以说维扬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大运河兴衰息息相关。扬州在春秋战国时期因运河而筑城;在隋唐时期因运河开凿而繁荣;在北宋时期因处漕运要冲、得盐渔之利,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扬州再臻鼎盛。维扬文化根植于运河,得益于盐渔,发展于融合,形成了正谊明道、精致秀美、兼容并蓄的主要特征。

正谊明道。汉武帝时期,江都相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一“正谊明道”思想,两千多年来深深影响了维扬文化,直至20世纪初,扬州创办新式学堂时还以“仪董学堂”(扬州中学前身)命名。历史上扬州城虽几度毁灭,但守者忠贞不二,“吾扬历来有守帅而无降臣”。宋末李庭芝“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被扬州百姓誉为“双忠”修祠祀之。明末史可法抗清血染古城,“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维扬文化千年流淌,自首倡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起,始终贯穿了一条“正谊明道”的主线,体现在维扬地区人民敬义重道的精神面貌上。

精致秀美。“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维扬地区桥多水多、人文荟萃,给维扬文化烙上了精致秀美的鲜明符号。扬州园林,清人钱泳《履园丛话》 评曰:“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如作文之有变换,无雷同,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此苏杭工匠断断不能也”。淮扬菜系,精细醇和,精益求精,比如干丝,要将1.5厘米厚的豆制干批成24片,进而切成丝,薄如纸,细如线,匀如发。扬派盆景,一寸三弯,“桩必古老,片必平整”,棕丝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州漆器,涂、髹、磨、绘、勾、填、雕、刻、镶、嵌十种工艺,工精艺巧、色彩雅致、气韵生动。雕版、剪纸、古琴,玉雕、木偶、毛笔、清曲、弹词、评话……扬州市有3项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遗名录,19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62项入选省级非遗目录。泰州市有7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40项入选省级非遗目录。它们是一张张精致的维扬文化名片。

兼容并蓄。扬州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中国历史上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难造成的三次大移民,扬州都是必经之地或栖居之所。唐代,“经运河或驿道进入扬州经商的大食人、波斯人就有7000多人”。清代,扬州盐商十之八九为徽商。扬州的许多会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的习俗,却没有出现与本籍人对立的现象,凸显了这座南北交汇城市的开放兼容。建筑上,京都红墙黄瓦,流光溢彩,苏州粉墙黛瓦,黑白分明,而扬州则是青砖青瓦,一任本色。工艺上,扬州漆器,精雕细绘而不纤弱, 端庄雄健而不粗放;扬州玉雕,小件玲珑秀丽,大件庄重浑厚。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而扬州的包子却全国闻名;南方人以米饭为主,而“扬州炒饭”却成为一绝。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即“扬州画派”)中有5人来自扬州地区之外。

维扬文化在历史上培养哺育了众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产生了深遠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京剧大师梅兰芳以他的精彩表演实现了中国京剧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但是,扬州作为移民和消费城市,也一定程度上留下了耽于安逸的文化积淀。

2 南通江海文化刍议

江海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为中心,是江苏文化重要亚区。南通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襟江负海,聚沙成陆,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江海文化的自然基础,给区域人们的性格打上了深刻烙印。新石器时代,海安青墩先民拓荒开地、勤奋农耕,江海文化初露曙光。唐末五代十国,姚氏筑城,后周设州,城河环绕,江海文化孕育城市文明。近代以来,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科教救国,建“中国近代第一城”,江海文化终于形成。江海文化融合了吴、楚、维扬文化之精华,又深受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影响,领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风气之先。当下,江海文化多姿多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积淀丰厚。截至2016年底,南通市已有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童子戏、跳马伕、海门山歌、梅庵派古琴、仿真绣、蓝印花布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3个。江海文化的形成发展,始终与“江”“海”息息相关,凸显出海纳百川、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的特质。

海纳百川是其核心内涵。海与江的交互运动,冲积形成了江海平原。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历朝历代的政策鼓励,使江南民众移居,北方移民迁入,临海煮盐、围垦植棉。于是,吴文化北衍,形成“沙地文化圈”;中原文化南移,出现“胡逗洲文化圈”。它们与本土的“海陵文化圈”交汇交融,共同构造了独特的南通“江海文化亚区”,其标志就是南通方言的形成。至今,海陵文化圈,包括地处南通西北的海安、如皋及如东的绝大部分地区,通行属于江淮方言的“如皋话”;沙地文化圈,包括地处南通东南的启东、海门以及由此向北的如东、通州少数临海地区,通行吴语系的“启海话”;胡逗洲文化圈,包括南通市区的大部分地区,通行属于江淮方言的“南通话”。江海文化在发展中包容互鉴,北方的质朴刚毅和南方的谦和务实,逐渐成为江海儿女源于自然的品格。在依托江海、征服江海,变天堑为通途的沧桑巨变中,形成了江海人民刚毅自立、海纳百川、兼容会通的性格特征。江海平原上,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传统与时尚共存,继承和创新并举,这里既有传统的四汀宅沟小桥流水,也有高楼大厦耸入云端;既有保存完整的南通古城、如皋古城、水绘园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又有许多现代洋气的海滨新城,充满了生机活力。

崇文重教是其鲜明特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十三代薪火相传,四百五十多年存诗八千余首。通州冯氏兄弟撰《金石索》十二卷,所收器物自商周至元。近代徐立孙先生创“梅庵琴社”,校订《梅庵琴谱》。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诞生于此,南通博物苑、南通城市博物馆、南通民间艺术馆、个簃艺术馆、沈寿艺术馆等近20座博物馆组成的“环濠河博物馆群”,被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南通画坛盛而不衰,从“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到近代的李祯、王个簃、陈师曾,当代的高冠华、范曾、袁运甫、袁运生,至今大家迭出。南通教育尚德致用,宋代大儒胡瑗,以“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开宋代理学先河。近代张謇先生,教育救国,以“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理念,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学校。当代,从南通走出了著名数学家杨乐、张广厚等享誉全国的科学家。从民间到庙堂,南通普遍尊师重教,清代诞生了状元胡长龄、张謇。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本科上线率长期居江苏省第一,中小学教育质量全国领先。

开拓创新是其外部表现。作为冲积平原、移民地区,南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拓创新的基因。长江黄海天堑阻隔,使南通人形成了走出去开疆拓土的驱动,一代代盐民、垦民、渔民、棉农不畏艰难,使得古代南通成为全国重要的盐业基地、纺织基地。清末民初,南通与上海直通商阜,海派文化的变革精神也随之影响到南通。以张謇为代表的南通人在近代历史上开创了众多的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纺织企业、第一座博物馆、第一个气象站、第一所师范学校、纺织学校、农业学校、戏剧学校——伶工学社等,使南通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成为近代沿海开发的第一批探索者,其文化影响力波及到盐城等其他地区。新时期,得益于江海文化的精神滋养,江海儿女“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打破陈旧框框,办大事、创大业,从江河时代到桥港时代,从沿江开发到沿海开发,从江海联动到陆海统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全省第一,如遍及全球的“建筑铁军”、世界规模最大的海门叠石桥家纺城,以及新近崛起的沉香和沉香木藏量全球第一的亚萍国际艺术馆。

江海文化是江海儿女的精神家园,其杰出代表是张謇先生。继承和弘扬江海文化,是江海人民前行的不竭动力。

3 盐城海盐文化略览

海盐文化以历史文化名城盐城为中心,是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亚区。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南接南通,西与泰州、淮安接壤,北与连云港隔河相望。盐城的地域文化历史上属于楚汉文化与维扬文化中间带,因战乱及人口迁徙等因素又受到吴文化、江海文化的影响,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盐),又使其形成了具有“浓郁咸卤味”的独特海盐文化。

盐城境内布满平坦的滩涂、广阔的水域、纵横的沟渎和茂盛的芦苇丛林,具备海盐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因盐命名的城市,盐城因盐而置又因盐兴盛。 “煮海为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帝时期。周代已有先民来此搭灶煮盐。《史记》称“东楚有海盐之饶”,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东晋命名为“盐城”。唐代成为东南沿海重要产盐中心, “天下之利,盐利居半”。宋代在盐城设盐仓。明清两代,盐场大兴,徽商以盐利竞豪富,淮扬之繁华锦绣颇多源于盐城。至今,盐城仍是中国重要的海盐产地之一。

海盐文化是盐城的“根”和“魂”。海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滋养。从“洪武赶散”到清末民初张謇的废灶兴垦,苏州、崇明、海门、启东等地的人口多次大规模迁入,海盐文化与吴文化、江海文化相融合,丰富了海盐文化的内涵,以致盐业、棉纺业、垦植业一度称雄两淮,崇文重教之风日盛,这里的人民普遍爱读书、喜诗文。海盐文化的历史星空中,涌现了许多杰出代表人物。北宋三代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此地任盐官,范仲淹带领通泰楚海数万民众筑堤防潮,留下名垂千古的范公堤。南宋海国孤忠陆秀夫负帝蹈海,以身殉国,永垂青史。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一度据苏州称王,与朱元璋争雄天下。革命历史时期,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新四军在此浴血奋战,可歌可泣。当代既有“党内一支笔”胡乔木,也有杰出外交家乔冠华。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明末清初著名盐民诗人吴嘉纪这一首《绝句》,是对海盐文化内涵和特征的诗意写照。恶劣的生存条件和长期艰苦劳作,炼就了盐城人民刚勇坚毅、奋发进取的主体意识;残酷的自然灾害和频繁的战乱匪祸,炼就了他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团煎共煮、团队协作的生产方式,炼就了他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团队作风。历史上在此诞生的新四军“铁军精神”和今日盐城倡导的城市人文精神,与海盐文化一脉相承。

盐城海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盐城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18处,国家级非遗3个,省级非遗29个。许多民俗民风、文化活动与“盐”息息相关,诸如晒盐日、晒龙盐、拜盐宗、盐神节、祭盐婆、新开盐门、盐民嫁女、潮盐保护神等。当初的盐业生产单位亭、场、灶、团、仓等,许多还是今天盐城行政区划基本单位的名称。盐城是“淮杂之乡”,淮剧和杂技是海盐文化的典型结晶。盐城淮剧属于东路淮剧,唱腔富于旋律、音调纯和;盐城杂技是南派杂技的代表,表演细腻柔美,以技巧性和柔韧性为鲜明特征。

当前,盐城人民正在致力打造“盐渎文化”品牌,海盐文化焕发新春,多姿多彩,盐城文化建设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态势,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猜你喜欢

海盐江海盐城
积跬步以致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
粗海盐
透鲜的盐城话
粗海盐
羊走丢了
海盐可可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福盐,海盐中的贵族
明确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