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分析的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研究

2018-08-29罗晓兰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精准扶贫图书馆

罗晓兰

摘 要 图书馆是文化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有助于提高扶贫对象自身素质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论文利用案例分析总结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具体行为和措施,分析现阶段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特点和不足,为图书馆更好地参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5.006

Abstract Library is the dominant force of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self-qua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s. By using the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summarizes the concrete behavior and measures of library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features and defects, and then provides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Keywords Library.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0 引言

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与整个人文社会已有的科学领域对文化扶贫研究的趋势基本一致[1]。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图书馆参与扶贫工作的服务路径、机制、模式、平台建设、资源、服务措施等,具体包括:图书馆如何参与文化扶贫工作、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提升扶贫工作质量、怎样建立健全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完善图书馆扶贫服务模式[3]等。二是贫困地区或基层图书馆的现状分析[4]、影响因素[5]、建设和改进的措施[6-7],以及经由图书馆建设而进行的文化扶贫工作[8]等。上述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或农村书屋) 的建设、服务、持续发展等实力[9],发挥一线基层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功能。

作为扶贫服务主要提供者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所承担的职责和扶贫方式存在差异。高校图书馆很早便被认为是偏远贫困地区文化信息扶贫工作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提供科技信息、开展农业情报信息服务和阅读服务、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和对口帮扶等途径,更加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国家扶贫攻坚大局,在资源建设、技术支持、管理提升、人员培训、服务创新方面为贫困图书馆提供五位一体的支持与帮扶,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0]。公共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参与更加直接,诸多案例和研究显示,到贫困地区实际进行扶贫活动和精准对口服务的主要以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主[11],这与不同类型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和专长有关,也是学者们不断强调加强对偏远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原因。

当前,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虽有一定的成果,但相关案例总结和实证研究较少,不能体现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行动和服务措施,各地各级图书馆如何参与当地文化扶贫工作也没有详细说明。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新闻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搜集全国各地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案例,经过文本整理和分类,分析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服务对象、资源和服务、活动形式,归纳总结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对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1 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服务措施分析

笔者利用网络,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和新闻网站的新闻报道为主,筛选出若干案例,范围涵盖西部、中部、东部的省级、县市级和乡村图书馆。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服务目标、服务特点、服务形式、服务对象、服务模式等,展示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情况。

1.1 政策导向

对于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如何承担自身职责,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如《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 明确指出,到“十三五”期末,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 都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12]。又如《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 提出到2020年四川将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13];《福建省文化厅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提出,联合上海图书馆开办“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层工作人员培训班”,对县级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人员开展精准扶贫培训[14]。

2016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牵头成立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为促进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方向及措施参考,呼吁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援助。各级别的图书馆学年会、学术研讨会、相关专业刊物和基金资助項目都对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度。

1.2 服务对象和服务特点

从已有的案例报道分析来看,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对象以农民和留守儿童为主,主要目的是提高帮扶对象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农民尽快摆脱贫困,让偏远地区的儿童有平等接受文化资源的机会和条件,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内涵,让其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图书馆对农民和留守儿童的文化扶贫服务策略具有针对性,服务方式和内容有所差异。

针对贫困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和中小学校,图书馆一般会将资源捐赠、阅读辅导和读书活动结合在一起。主要根据需求和图书馆自身资源情况采购相应文献资源,保证资源获取便利和持续性,并适当进行阅读辅导和阅读推广活动。一般来说,扶贫图书以专门采购或爱心捐赠为主,资源充足的会建立学校图书馆或者专供青少年使用的“微图书馆”,但也有部分经费紧张的图书馆采取类似于“图书漂流”“图书交换”的模式,将图书资料在辖区内不同乡村学校和图书馆之间流转交换,以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15]。部分省市图书馆邀请乡村小学的学生到图书馆会进行参观和组织活动,或利用流动图书馆车定期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图书期刊借阅服务。

针对农民的文化扶贫方式更加多样化,一般以“送书下乡”为主,并建立农村书屋和图书流动站,与农村电商相结合,为村民提供免费图书、视频、网络、电脑[16],将文化扶贫和致富联系起来,最大化地利用农村文化空间。农村书屋的资源一般以农林牧渔等生产生活内容为主,辅以科技讲座、节庆活动、农业专家咨询、政策咨询等。村民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和专家咨询获取农业生产知识,进行生产实践后再通过农村电商系统销售农副产品,这是目前农村文化扶贫中较好的一种发展模式。另外,图书馆还联合其他科技服务机构、聘请专业人士等,面向村民开展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讲座、咨询和辅导,进一步增强了图书馆对农村文化扶贫的实施可行性。

1.3 服务资源类型

文化扶贫中的服务资源最常见的是图书、视频和农村脱贫致富自编资料。除了赠送纸质图书资料外,图书馆还非常重视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运用。如在基层乡镇、村文化中心设置电子资源服务点,免费赠送农村实用的数字资源光盘,包括农村医药科普知识库、中国农业知识仓库、文化套装光盘,内容实用,操作简单,既可带回家观看,也可以组织村民集中学习,能很好地帮助村民科学开展农业生产,丰富业余文化生活[17]。

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也是图书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法。如201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贵州省六盘水市图书馆分享了阅读推广典型案例——“长角苗精准扶贫项目”,对长角苗进行了真人展示,传递了贵州省六盘水市以“真人图书馆”为切入点开展的精准扶贫、宣传推介的理念,获得一致好评[18]。

除此之外,农村书屋努力寻求新技术服务方式,也有不少案例值得推荐。比如乡村图书馆引进移动图书馆这一新技术形式,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最新的电子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农村各类读者的多种阅读需求,也能促进和丰富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19]。

1.4 活动形式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和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人才、利用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发掘文化经济价值等是目前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常用的文化手段[20]。

(1) 浅层服务——以“送书下乡”为主的科技文化资源帮扶。在现代化的技术环境下,“送书下乡”活动赠送的资源不仅仅只有纸质图书,还有电脑、光盘、数字文献、文化活动、真人图书馆等。“送书下乡”的时间点多集中在节假日,如元宵节组织村民参与“猜灯谜”的传统文化活动,并赠送大量科技书籍[21]。“送书下乡”的具体活动形式有赠送图书、建立农村书屋(农家书屋、村镇图书馆、书吧)、建立针对贫困儿童的“微图书馆”[22]、利用流动图书车(汽車图书馆) 和“背篼图书馆”(针对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23]等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等。

(2) 中层服务——以赠送的图书和资源为载体的服务帮扶。这种服务形式除了赠送帮扶对象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源,还会根据他们的环境特点和需求,举办相应的专题活动。如:为留守儿童提供图书借阅、故事讲读、知识讲座、绘画手工等服务;邀请相关专家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专业阅读辅导;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加快贫困居民固有习惯、风俗、心态及价值理念的转变;举办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展览、基层文化扶贫专题讲座、技术视频讲座[24]。

(3) 深层服务——“一对一”精准帮扶。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结合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规划,利用图书馆自身的服务优势和可用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精准的扶贫指导和服务。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活动,实施一户一档、建档立卡;实地走访慰问帮扶家庭,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详细询问贫困户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所面临的困难,并赠送扶贫物资[25]。

除了以上各层次的服务措施外,在农村书屋和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中,图书馆还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加工、分类、上架,培训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教会他们为农民查找致富信息和资料。图书馆除了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内容外,还着力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开放制度,向村内的群众免费开展图书的借阅[26]。对基层图书馆的培训和帮扶是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中最具长效机制的一种模式,由上而下的推进扶贫工作,需要由下而上的贯彻实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层图书馆和农村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巨大效应,也会减轻上级图书馆的压力。

总体来说,图书馆利用自身的服务优势、特色资源和服务技能,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帮扶工作中去,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社会大众的宗旨。

1.5 服务模式和活动反馈

全国各地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程度和成效不尽相同,根据项目实施时间和内容形式可总结为两种:一是以图书馆为主导的服务模式;二是图书馆与帮扶对象双向交互的服务模式。

以图书馆为主导的服务模式,指的是以简单直接的“送书下乡”为主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于为贫困地区输送大量的书籍、资料和资源,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只充当资源的“搬运工”,并不对帮扶对象进行阅读指导、科技文化咨询,是一种单方面的、以图书馆为主导的文化扶贫模式,也是目前多数图书馆在开展扶贫工作之初首选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与帮扶对象双向交互的服务模式指的是在前期资源扶贫的基础上,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优势,与帮扶对象互动,借助文化下乡活动、全民阅读活动、留守儿童阅读指导、科技服务咨询、一对一帮扶、村图书管理员培训、真人图书馆等形式,根据前期的文化扶贫工作进展,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并根据帮扶对象的反馈,及时调整服务措施,形成双向沟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

以图书馆为导向的扶贫活动其主要体现了图书馆的行为,并未考虑帮扶对象的接纳程度和服务反馈工作,是单方面、一次性的扶贫活动。对此,要根据前阶段的经验总结,结合工作中了解到的帮扶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文化扶贫方案,将扶贫工作由浅层次逐渐向深层次服务推进,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2 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案例总结和服务建议

2.1 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案例总结

从获取的案例来看,很多图书馆已经将文化扶贫当作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划归到图书馆日常工作范畴中去。如省级图书馆经常召开贫困县(市、区)图书馆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制定文化扶贫活动计划,牵头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和知识服务项目,并对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由上而下地做好文化扶贫工作部署和实践。图书馆也会经常联合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单位,一同举办丰富多彩的扶贫文化活动。中西部城市图书馆承担文化扶员表现积极,一线或沿海发达城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跟落后地区的村镇结成帮扶关系,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服务和物资。可以说,全国各省市图书馆都在为文化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在数以百计的案例分析和总结中,可以感受到各级各地图书馆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当地或是异地的贫困帮扶工作中,各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进行“送书下乡”、汽车图书馆借阅服务、电子资源服务站建设、农村书屋建设,策划文化活动,或者是“真人图书馆”的创新尝试,甚至通过实地走访解决贫困群众的物质需求,这些原本超越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工作,都能体现出图书馆人对于通过文化和信息服务,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增强村民信息素养和村民脱贫的信心,以及多方联动,帮助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探索文化与市场共同发展之路的服务策略。

当然,文化扶贫中的很多工作对于图书馆的服务、馆员的知识储备来说是具有挑战的。比如:针对当地村民提出的种植、养殖、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问题,图书馆员需要在下乡赠送图书资源的时候及时提供咨询服务;部分交通不便、流动图书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图书馆员需要定期肩挑背扛的方式去给村民和孩子送书;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物资捐助和持续地帮扶等。有的业务已经超越了图书馆的日常服务职能和管辖范围,并且是一直持续不断地跟进,需要从经费资助、管理制度和员工激励等途径更好地统筹协调,保证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的积极性和和可持续性。

2.2 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服务建议

2.2.1 精准的资源建设

送书下乡是目前图书馆参与基层文化扶贫工作最常见的方式,也是首选的服务模式。在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下,图书馆必须做好个性化资源采购和推送服务,通过信息搜集了解被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做好精准扶贫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资源和咨询服务。对此,可将读者阅读推荐模型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文化扶贫中,提取不同的影响变量,如地区特色资源、受教育程度、经济来源、人口年龄比例等,构建扶贫文化资源精准推荐模型,预测不同的服务模型的成效,并根据实踐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因地制宜地进行扶贫文化资源的采购、组织和管理。

2.2.2 个性化、深度化的服务模式

从已有的服务模式来看,目前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主流是以图书馆为主导的浅层次资源扶贫,还未真正上升到深层次的服务帮扶和精准帮扶。简单地输送文化科技资源,没有针对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扶贫要求和实现途径进行相关分析,如粗放型的文化活动和农村书屋建设,不注重反馈的科技扶贫活动等,对目前的扶贫工作没有更多地帮助,也难以实现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当然,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是文化扶贫的第一步,在扎实地走好第一步之后,所有的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应该围绕着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扶贫规划和策略、帮扶对象的需求等方面展开,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精准文化帮扶。

2.2.3 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做好持续服务

文化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经费和物资长期支持的事业。部分图书馆由于资源紧缺,无法持续参与到当地的扶贫工作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整合,如:将剔旧出来的期刊捐赠给农村书屋;将城市学生可循环利用的课本和课外书转赠给乡村学校图书馆;或联合爱心人士和企业对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进行经济上的资助;由图书馆牵头邀请专业的科技人才举办科技咨询活动等。这样既能合理利用图书馆的闲置资源,又能充分借助社会公益力量,缓解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压力,将文化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另外,部分农村书屋耗费巨资创建,却没有进行后期维护和服务指导,使得其荒废闲置。对此,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一定要注重服务的可持续性,除了送书下乡和帮助建立农村书屋,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培训、图书馆员业务指导,帮助解决乡村文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2.4 加强基层图书馆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

基层图书馆(乡村文化站、图书馆、书屋、书吧、流动读书站) 的建设不能仅仅只依靠上级图书馆或定点帮扶图书馆,还要重视当地相关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在不少地区的文化扶贫政策文件中已经重点强调。基层图书馆力量增强能极大地减少上一级帮扶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压力,保证贫困地区的群众可持续地高质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尹莉,刘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7(1):19-25.

黄辉.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7(1):49-55.

郭利伟,冯永财.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模式[J].图书馆论坛, 2016(9):44-51.

吴顺莲.贫困地区少儿图书馆事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0(4):21-22.

谢会昌.我国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影响因素[J].图书馆论坛,2016(5):49-54.

李青丽.西北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7(7):110-113.

姜晓曦.“互联网+”下的贫困县图书馆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7(4):18-22,76.

魏志鹏,蒋国栋,牛托稳,等.双城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图书馆如何服务社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79-80.

沈蕙.贫困地区图书馆知识援助及其途径探讨[J]. 新世纪图书馆,2009(3):63-65.

冯永财.挑战与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9):29-33.

鄭佳佳.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21-23,28.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EB/OL]. (2017-02-24)[2017-03-01].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7/02/5203091.html.

到2020年,四川实现每县有图书馆,每村有农家书屋[EB/OL].(2015-09-30) [2017-03-01].http://news.163.com/15/0930/17/B4PDFHSN00014AEE.html.

福建以“四个突出”推进文化精准扶贫[EB/OL]. (2016-12-02) [2017-03-01].http://www.ce.cn/culture/gd/201612/02/t20161202_18332102.shtml.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4年“文化扶贫”[EB/OL].(2008-01-03)[2017-03-01].http://www.jhnews.com.cn/jhrb/2008-01/03/content_27112.htm.

“农家书屋+电商”,加出了啥?[EB/OL].(2016-06-12)[2017-03-01].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60612/3761358.shtml.

祁东县图书馆送数字资源光盘下乡文化惠民[EB/OL].(2016-06-24)[2017-03-01].http://news.163.com/16/0624/22/BQC2KUQF00014AEE.html.

六盘水市图书馆梭戛长角苗文化精准扶贫阅读推广案例亮相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EB/OL].(2016-11-07)[2017-03-01].http://wtgdj.gzlps.gov.cn/art/2016/11/7/art_25023_784287.html.

“农家书屋”迈入“互联网+”[EB/OL].(2016-11-16)[2017-03-01].http://www.yznews.com.cn/yzrb/html/2016-11/16/content_826031.htm.

黄吉,钟婷,朱荪远.国外文化精准扶贫案例研究与借鉴[J].图书馆杂志,2016(9):18-24.

鄂州市图书馆到对口扶贫村举办庆元宵灯谜竞猜活动[EB/OL].(2017-02-09) [2017-03-01].http://www.ezhou.gov.cn/info/2017/C020993041.htm.

“川图·微图书馆”将建在最需要的地方[EB/OL].(2016-09-27)[2017-03-01].http://news.163.com/16/0927/05/C1URPU3200014SEH.html.

“背篼图书馆”是座精神粮仓[EB/OL].(2016-08-04)[2017-03-01].http://www.wenming.cn/wmpl_pd/whkj/201608/t20160804_3572568.shtml.

镇原县图书馆“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取实效[EB/OL].(2016-06-01)[2017-03-01].http://www.gszy.gov.cn/html/xwzx/bmdt/16836/16836.html.

图书馆组织开展“文化扶贫”活动[EB/OL].(2017-01-25)[2017-03-01].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2017/gznews_0125/9121241.html.

鄂州市图书馆“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EB/OL].(2015-11-20)[2017-03-01].http://www.ezjjjc.gov.cn/html/2015/11/196aed8e-e3b4-4d30-9255-097d10a856dc.html.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精准扶贫图书馆
图书馆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