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8-08-28张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肺功能

张林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4日-2017年9月8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肺部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25例接受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10.6±0.5)次/min、最大通气量为(85.2±13.8)L、时间通气量为(99.3±4.2)L/min、指脉氧饱和度为(98.7±1.6)%;对照组呼吸频率为(16.3±2.3)次/min、最大通气量为(75.8±10.9)L、时间通气量为(90.2±3.3)L/min、指脉氧饱和度为(90.4±1.2)%。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2例、呼吸窘迫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手术患者采取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等肺功能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 呼吸功能训练; 肺部手术; 肺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63-03

肺功能不全是所有行肺部手术患者的代表性症状[1],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手术带来的创伤往往会让患者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与积气,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患者的潮气量、有效通气量均严重降低,呼吸短促,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氧合作用[2]。术后患者的咳嗽功能同样会受到影响,肺部通气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不足,很容易出现支气管痉挛,或者被分泌物阻塞,进一步增加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3]。为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笔者所在医院对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4日-2017年9月8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肺部手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呼吸功能训练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4~81岁,平均(58.2±3.8)岁;疾病类型:肺大疱9例、肺癌13例、其他3例。观察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36~84岁,平均(59.8±3.2)岁;疾病类型:肺大疱7例、肺癌1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包括术前、术后两个阶段的呼吸功能训练,每位护理人员负责指导1例患者,在护理人员正确演示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后,再由患者实施,护理人员在旁监督、纠正,指导患者完全掌握为止,每日详细记录患者的呼吸功能训练情况。

1.2.1 術前呼吸功能训练 (1)腹式呼吸: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自然摆放舒适的体位,经鼻缓慢地吸气,保持肺部静止,但腹部鼓起,充分吸气后停滞2 s,之后经口缓慢的呼气。10 min/次,3次/d。(2)缩唇呼吸:经鼻缓慢吸气,然后缩唇缓慢的呼气,在呼气的过程中让口唇保持吹口哨的样子,缩唇的力度以不感到费力为宜。5 min/次,3次/d。(3)呼吸功能训练器:叮嘱患者正常呼吸,用嘴将通气管的吸气口含住,使之处于低吸气流状态,使第一个球升起,尽力让其处于上升的位置,让第二个、第三个球保持在初始位置处。增加吸气流,让第一个、第二个球上升到最高处,让第三个球始终保持原位不变[4],之后尽可能地保持最大吸气流速,让第三个球慢慢升高到最高处,再缓慢的呼气。10~15 min/次,2次/d。(4)有效的咳嗽训练:取患者舒适的半卧位或者坐位,充分放松双手双脚,深深地吸气后停顿3~5 s,之后用力将痰液咳出气管,10 min/次,3次/d。

1.2.2 术后呼吸功能训练 (1)术后1 d: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进行床上扣背排痰与腹式呼吸,各2次。(2)术后2~3 d。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患者于床边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功能训练器、有效咳痰训练。(3)术后4~7 d:无需护理人员的帮助,患者自主进行上述四种呼吸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窘迫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训练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2例、呼吸窘迫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1世纪,我国在交通、建筑、工农业发展方面都进入了空前高速的状态,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肺部疾病,本研究中肺大疱、肺癌等肺部疾病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作为一种带有创伤性的手术方式,患者很容易在术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有的患者因为术后疼痛而导致呼吸模式发生变化,呼吸频率提高、潮气量降低,最终引起功能残气量减少,气道由此关闭,导致肺不张的发生[5-7]。术后疼痛同样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如果不能及时地清除术后分泌物,则很容易让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预后。正因如此,有关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课题。

创伤性手术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肺组织出现炎性渗出、肺顺应性下降、间质水肿、小支气管内膜水肿、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分泌不足、管腔狭窄等,影响了肺部通气与换气的功能,最终引起呼吸功能障碍[8-9]。曾经,很多肺部手术患者关注的仅仅是咳嗽与排痰功能,并没有足够重视呼吸功能,患者在手术治疗时损伤了呼吸机、肺泡,加之术后疼痛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呼吸短促、呼吸肌力量不足等,继而导致排痰功能下降,引起一系列肺部并发症。传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尽管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了一对一的指导,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帮助与督促,因此训练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时,术后疼痛、心理、精神等因素会降低患者的配合程度,进一步让呼吸功能训练效果大打折扣[10]。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术前通过主动性的用力呼吸,让患者的呼吸肌得到充分的舒缩,呼吸肌群的力量、耐力得到提高。呼吸肌的锻炼,可以增强肺通气功能的动力,最大程度的锻炼胸廓,促进肺部与胸廓的顺应性[11],提高肺活量、促进通气功能的恢复,有效预防了术后呼吸功能下降、呼吸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由于患者在术前已经熟练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要点,更有利于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在保证潮气量的基础上降低呼吸频率与无效腔,最大程度地增加肺通气。指脉氧饱和度能够反映出机体氧合状态以及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12],在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后,通气和血流得以提高,更利于排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增强咳痰能力,预防小气道的萎缩与闭合,降低残气量,增加肺容量,给有效通气奠定了坚实保障。

本研究中,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观察组患者均借助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训练,可随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激励其尽可能地提高吸气量,有效保证了呼吸功能训练的最终效果。因此,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费林晶,阮兴举.不同呼吸功能训练方式对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9):5-7.

[2]蔡颖娟,周晓琴,杨小兰,等.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2):208-210.

[3]肖开阳,古群英,洪滔,等.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术后恢复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1(5):72-74.

[4]高赞美,楼仙,蒋亚芬,等.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2):165-168.

[5]黄晓.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支持治疗对老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39-2840.

[6]蔡瑩.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4,39(2):241-243.

[7]杨初燕,冯珍,刘玲玲,等.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4):266-268.

[8]顾美华,张洪波,倪蓉,等.呼吸功能训练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4):25-28.

[9]曹萌萌.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66-1268.

[10]符凤丽,王阿静.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25-127.

[11]杜卓姝,王理瑛.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益肠汤治疗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5):57-60.

[12]王红梅,杨长刚,葛春燕,等.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0):1813-1814.

(收稿日期:2017-11-24)

猜你喜欢

肺功能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肺福康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CAT评分的影响
普伐他汀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缓解期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上海市虹桥街道居民肺功能调查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