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2018-08-28杨会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杨会荣

【摘要】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纳入研討领域,并按随机双盲法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LVEDD、LA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节律控制;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052-0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指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最终导致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房颤动指快速心律失常,简称房颤。房颤和心衰互为因果关系,也可同时存在。房颤会引起心房收缩异常,导致心率加快,降低心排出量,从而加重心衰,严重者,还可导致患者死亡[1-3]。研究表明,心衰合并房颤的病情严重,患者住院率较高,预后差,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传统治疗心衰合并房颤采用药物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疗,但疗效欠佳。为提高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76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接诊的76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纳入研讨领域,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符合心衰合并房颤的诊断标准;(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 mm;(4)患者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5)患者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凝血系统疾病者;(2)存在抗凝禁忌证、导管消融禁忌证者。治疗组38例,包括男20例,女18例;年龄46~53岁,平均(49.5±2.8)岁;病程1~8年,平均(4.5±0.5)年;合并症:高血压16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38例,包括男19例,女19例;年龄45~55岁,平均(50.0±3.9)岁;病程1~9年,平均(5.0±0.5)年;合并症:高血压1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1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起到抗心衰作用。(1)对照组:本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药物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疗,口服地高辛片(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0.125~0.5 mg/次,1次/d,连续治疗7 d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达到快速负荷量,则按照每6~8小时给药0.25 mg,总剂量维持在0.75~1.25 mg/d;口服华法林(生产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00)2.5~5.0 mg/次,1次/d;疗程:连续治疗7 d即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治疗组:本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下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环肺静脉电隔离书治疗,针对迟发性方差患者,根据分步法实施消融治疗,消融治疗后若患者情况并未好转,可通过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使患者转为窦性心律,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华法林治疗,2.5~5.0 mg/次,1次/d,口服给药,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指标:记录治疗前后LEFE、LVEDD、左房内径(LAD)。(2)疗效判定:治疗后,评价患者疗效,显效,患者房颤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患者房颤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患者房颤症状并未改善或病情加重,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A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LVEDD、LAD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衰合并房颤为心内科常见疾病,其危险因素极为相似,且彼此互为因果关系。心衰会使心房压升高,从而激活交感神经,使心房间质纤维化,促进房颤的发生。房颤时,患者会丧失心房收缩功能,导致心率加快和冠状动脉血流受损,从而加重心室受损,加重心衰程度。研究表明,首次诊断为房颤的患者,其中有26%的患者合并心衰,随疾病进展发展为心衰的患者占16%,首次诊断为心衰的患者,其中有24%的患者合并房颤,随疾病进展为房颤的患者占17%[5-6]。说明两种疾病大多数是同时存在的,且具有这两种疾病时,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且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临床治疗心衰合并房颤的目的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从而降低因心力衰竭引起的死亡,通过抑制房颤达到改善患者预后质量的目的。

传统治疗房颤的药物以药物室率联合抗凝药物为主,研究发现,长时间使用以上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且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7-8]。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射频消融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射频消融节律控制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将电极导管经过患者静脉或动脉血管送至心腔特定位置,然后通过释放电流使局部心内膜及其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从阻断快速心律失常的异常传导以及起源点的介入治疗技术。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术的射频电流对组织的损伤<3 mm,因此对机体的损伤小[9]。节律控制治疗与药物室率比较,在控制房颤方面的效果更理想[10]。原因是节律可在窦性心律维持率低的情况下,具有抗凝不足的特点,而室率的抗凝則相对较高,虽然采用室率使患者维持窦性心律,但由于维持时间较长,通常位4~12周,方可停用抗凝药,这期间,极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因此安全性并不高[11-12]。另外,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欠佳,会让患者反复入院电复律,从而增加了住院率。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LVEDD、LAD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射频消融节律能够提高患者心功能。另外,结果还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其疗效。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鼎,郭继鸿.心力衰竭患者中心房颤动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6):797-800.

[2]陈鑫.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37(4):216-218.

[3]汪丽丽,韩秀平,贺钰梅.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0):994-996.

[4]孔宪梅,鹿桂林.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12):83-86.

[5]田上和幸,秦宇,柯若仪.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衰患者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7,28(5):203-205.

[6]吴书林,廖洪涛,费洪文,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大小和机械功能变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2):127-131.

[7]贺勇,王晶,贾锋鹏,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4):1585-1588.

[8]吴永全,沈絮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897-898.

[9]张新勇,喻荣辉,龙德勇,等.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特征及疗效[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3):269-272.

[10]王岚,杨兵,陈明龙,等.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功能的变化[J].江苏医药,2007,33(8):760-761.

[11]刘昶权,黄铮.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2):148-151.

[12]刘俊,方丕华,侯煜,等.恢复窦性心律有助于提高和保证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效果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2):125-128.

(收稿日期:2017-08-10)

猜你喜欢

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杂交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治疗6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