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里是北京首栋带电梯的居民楼

2018-08-28肖翊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主楼样板住户

肖翊

“您找谁?我们这老丢东西,所以都得盘问盘问。”李奶奶一边收着晾在公共厨房外楼道里的衣服一边用警惕的目光盯着陌生人。

安化楼,位于北京市广渠门内大街14号,寸土寸金的北京东南二环内,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楼”。

如今,楼前日夜车流滚滚,但过客多不知这栋略带粉色的老楼昔日曾有怎样的辉煌。

作家史铁生在散文《九层大楼》里写道:“在它尚未破土动工之时,老师就在课堂上给我们描画它了:那里面真正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煤气,有暖气,有电梯;住进那里的人,都不用自己做饭了,下了班就到食堂去,想吃什么吃什么;那儿有俱乐部,休息的时候人们可以去下棋、打牌、锻炼身体;还有放映厅,天天晚上有电影,随便看;还有图书馆、公共浴室、医疗站、小卖部……总之,那楼里就是一个社会,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影或者样板,那儿的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可以说他们差不多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

安化楼布局为U形,共设288个居住单元,主楼9层,附楼8层。主楼一层西侧开过安化楼餐厅,三层办过图书馆,大楼的最高层则被设计为乒乓球室和棋艺室。

安化楼的主要户型为两居室,层高超过3米,是北京第一栋带电梯的居民楼。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北京广渠门内一带,多为菜园子和乱坟岗,拔地而起的安化楼的令人仰视。“每天都有好多人站在大楼外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不敢往里进。”住户老张说。

曾有媒体报道称,当时的“共产主义样板楼”内住的都是高干。楼内的老住户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大部分是普通百姓,有些人入住的时候连床都没有,就用砖和破木板垒成大通铺睡觉。”

安化楼也有“兄弟姐妹”。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和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就是和安化楼用同一张标准图建造的。2001年,北官厅大楼在危房改造中被爆破拆除。福綏境大楼也于2004年起开始腾退,并在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原则上不得拆除”。

安化楼里的住户,如今也以老年人居多,此前,有传言安化楼将拆迁,里面的住户也将腾退。其实,“何时腾退”早已成为老人们乘凉时经常谈论的话题。

随着福绥境大楼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加之安化楼寸土寸金的位置,拆迁似乎遥遥无期。

不过,安化楼内的老人们并不希望拆迁,而是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对安化楼进行整修,或者改成养老公寓。

猜你喜欢

主楼样板住户
净水样板的力量
南农新生“建”主楼
样板案例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简单的高招
上合组织成为国际合作新样板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我们的校园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