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家长在品德学科中的新角色

2018-08-27李暑洪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品德家长学生

李暑洪

摘 要: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家长这一资源在品德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从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品德行为的评价者等方面论述家长在品德学科中的新角色。

关键词:品德;学生;家长;新角色

一、直面“教育缺位”,呼唤“家长参与”

(一)社会现状呼唤“关注与联合”

父母对子女的品德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更多家长意识到: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到孩子的试卷分数上,而忽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社会呼唤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进而参与到品德教学活动中来建立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品德学科要求“多样与开放”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家长这一资源在品德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将品德学科的教学从“闭门说教”推向“多样开放”,成为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有效教学点。

二、走进“品德学科”,承载“多元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关照下,笔者尝试着让家长走进“品德学科”,协同教师,通过承载品德学科的“多元角色”,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品行、良好素养的形成。

(一)角色之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1.亲子驱动“前置任务”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在本课程中既是重要的学科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例如,笔者在执教课文《上超市》一课时,由于品德教学注重活动性,低年级孩子独立搜集资料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准备上课要用的相关资料,和教师一起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前置性的准备任务:最近家里需要买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我准备买哪些东西?

爸爸妈妈的评价:

A.能独立购物,并做到文明、合理。( )

B.基本做到文明、合理,偶尔任性。( )

C.还要继续努力( )

孩子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完成了这一份难度不大但又有意思的课前作业。这样的亲子作业不仅不会加重家长的负担,还能加强亲子交流,受到家长的欢迎。

2.合作开发“特色资源”

教师根据家长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可以多方位地开发课程特色资源。例如:上《我爱秋天》(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课前,笔者通过家委会了解到一位家长有亲戚在白岩山开办“农家乐”,于是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全班孩子和家长一起到白岩山参加“登高赏秋”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研究了成熟的稻谷,品尝了汁多味甜的桔子,亲手挖了田里的番薯,采集了不同形状的落叶!孩子们边看边学,在后来的品德课上,笔者组织孩子通过“贴一贴,奇妙的落叶画”“演一演,秋天的大自然”“赞一赞,秋天好风光”三个活动,表达对家乡秋天的喜爱之情。由于有了亲身的体验,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精彩纷呈,而家长对于这样寓教于乐的品德课前作业形式更是大力支持。

(二)角色之二——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这些使得家长成为品德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学时,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邀请家长时,需要根据家长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教材内容所需而定。为此,笔者开发了“微型品德课”,设定一定的主题,由家长作为“微课程”的执教者,“微时”(10分钟左右)、“微主题”(主题切入口小)、“微收获”(一课一得)。纵观十二册品德教材,每一册都可以开发这样的“微型品德课”。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热闹非凡的市场》设置了“买商品有学问”的微课程内容,由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惠×爸爸执教约5分钟;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设置了“社区活动趣多多”的微课程,由社区工作者,热心公益事业的杨×妈妈执教约10分钟;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漫话邮政》设置了“邮政知多少”的微课程,由在邮政局工作,熟悉各项邮政业务的晓×爸爸执教约10分钟;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城乡巨变》设置了“听爷爷讲过去的事”微课程,由退休工人,老杜橋人张××的爷爷讲述约10分钟。

家长在结束后感慨颇深,由衷地理解了课堂教学过程,理解了老师的艰辛。而孩子们对这种与众不同的体验感到新鲜有趣,上课时注意力都特别集中,积极举手发言,参与活动。这些特邀家长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比老师更具有专业性和说服力。同时近距离地和孩子交流,家长和教师之间也建立了合作的关系,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水平。

课后,我将活动照片上传到班级博客中,让更多的家长能看到活动的成效,同时也更能提高家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角色之三——品德行为的评价者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对孩子的兴趣、习惯、能力非常了解,发挥家长评价,就是要家校同步,促使家长自觉关注孩子学习,配合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透明、适时、有效,促进孩子发展。

1.参与活动成果的过程性评价

家长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主要责任者,尤其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因此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整个教育活动都可以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直接对子女作出评价。

比如《暑假中的外出》一课(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需要几个孩子一组排练暑假外出中发生的小故事,在排练的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指导孩子如何接待小伙伴,排练中的表现更需要家长进行记录,在下次上课时组长及时将“排练情况反馈表”交给教师,教师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记录和奖励。

2.参与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评价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家长们都有自己的QQ、微博、微信,也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这些平台实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例如:《进厨房》(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课,要求学生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这项活动在教室里难以进行,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于是我们通过QQ、微信等,上传照片,家长既可以点评自己孩子的作品,也可以点评其他孩子的作品。这种互动评价方式操作简便,且由于上传到了网络,易于保存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三、行为“显性内化”,成果“隐性延伸”

家长在品德学科中的角色转变,为品德教学注入新动力,也为学生的品行、品性的塑造推波助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和家长的行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小纸杯,大惊喜——孩子的转变

一次性纸杯作为易耗品常常只使用一次就被丢弃了,而每个纸杯的制作工序多达18道,如何让这些纸杯再次发挥作用呢?在上完一年级下册《春天说了什么》这课后,笔者联系“一鸣真鲜奶吧”收集一次性纸杯,并给家长发了短信:“观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您能在百忙之中,和孩子一起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那将是很好的观察资料。让我们一起播撒春天的种子,收获绿色的希望!”看到通知后,家长和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购买种子,种了不同的植物,并做了观察“春天说了什么”记录。如:种下黄豆的孩子记录下:3月12日上午,我发现昨晚喝足了水的黄豆变大了,旁边还有白白的小胚芽。3月13日,豆子长出2厘米长的细芽。3月14日,豆芽越长越弯,豆皮也快脱下了。我用小尺子量了量,大约6厘米。3月15日,哈哈,白色的小芽竟然变成白色的小根了。3月16日,豆瓣中间长出了嫩黄的小叶。通过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一个月后,孩子们将已发芽长大的植物带到班级进行展示。一只只普通的一次性杯子“变身”成了漂亮的小花盆,有种薄荷的,有种辣椒的,还有种绿豆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直观的了解,对一次性纸杯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从随手丢弃纸杯变成了见到纸杯便急忙收集的“纸杯种植小达人”。

(二)“心若在,梦就在”——家长的转变

要想让家长融入品德课程中,我们需要主动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笔者班里有一个淘气的邢姓孩子,平时只有母亲一人照顾,对于他调皮捣蛋的行为,身为母亲常感到很无奈。上完《难忘的校园生活》一课后,我要求每个“小小班主任”细心观察,发现“班级之最”,并做记录。那天刚好是小邢做“班主任”,他在《班级日志》中这样写道:没想到平时胆小怕事的沈××居然悄悄地向总务老师借了工具修好了教室里那扇“摇摇欲坠”的柜门,他是今天当之无愧的“班级之最”——最让人佩服的人。唉,看来我这个“带头人”今后得想想该怎么带好这个头啦!后来,小邢则卯足了劲发挥自己的才艺,组织同学进行排练。小邢妈妈观察到了孩子的变化,甚为惊喜,笔者和小邢妈妈交流后,了解到原来是品德课的实践作业让孩子有了触动,欣喜之余,小邢妈妈全程参与了排练过程,从准备道具、录制音乐到彩排化妆等,最终《心若在,梦就在》这个节目在校才艺大赛上一举夺魁。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活动结束后给小邢和他的整个团队写了一封“表扬信”,并上传到班级博客中进行宣传。

这一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家长的观念,让家长们意识到品德课不再是以往简单乏味的说教课,也不是只有蹦蹦跳跳、闹闹哄哄的“副科”。他们已经认识到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门课程远比那些“主科”重要。

总之,家长参与品德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孩子们的课外实践有了保证,而且让孩子们的道德體验落到了实处。只要家校联合起来,就能拓展品德教育的新天地,我们期待着国家能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更期待着有更多的家长主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让家长成为品德学科中不可替代的新角色!

参考文献:

于晓琴.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66-6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品德家长学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生写话
家长请吃药Ⅱ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