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的若干思考

2018-08-27马文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支撑数学实验支点

马文英

摘 要: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支点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教和学双方的重要纽带,这样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障碍,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本之木。

关键词:支点;依托;支撑;抽象概念;方法建构;数学实验

当课堂教学没有達到预期效果时,老师应该反思是否哪里有缺失。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学习或操作提供适当的帮扶,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源头活水。下面就结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案例谈谈课堂教学中的“支点”智慧。主要从概念的提出、方法的建构以及实验效果的出彩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让概念有效地提出

老师们在碰到概念宣讲时经常是这样的:“我们数学上规定、认为……”其实大多情况下孩子们接受这些概念是略显突兀的,时间一久记忆模糊,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接受概念时可能缺少与概念理解有关的抓手。

课例分析:

以六上“认识百分数”第一课时中的教学片段为例。

分数还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对于这个小小的介绍,笔者听到一位老师这样引出:

师:请同学们说出“近视率是20%”中百分数的意义。

生: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师:是的!所以在数学上百分数还有一个名字叫“百分率”。

当做完“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就是指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 ∶ 100”这个题后老师又揭示百分数还可以叫百分比。

以两个小练习为依托,学生对这两个名称的认识就很顺其自然。事实上用前期直接介绍的形式,学生可能只是接触到一个新的词,是否真的明白其中的意思,从后面的练习分析,之前的介绍几乎是形同虚设。

二、让方法自然地建构

在探究方法方面,缺乏层次依托的环节,有时甚至会让理解断层,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灌输式教学。

课例分析:

同样以六上“认识百分数”第一课时中的教学片段为例。

老师先出示图1数据问:谁比较厉害?引发讨论,学生很快反应:光知道投中次数还不能知道谁投篮命中率高,还需要知道投篮的次数。

接下来老师直接出示图2数据,师:把投篮的次数告诉大家,现在你能比较出谁的成绩好吗?请独立思考。

在这一环节,极少部分同学知道通过“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解决谁比较厉害的问题。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胡乱把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要比什么。

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学生的认知遇到了障碍,经过研讨,教者就这一环节重新进行了设计如下:

在图1数据之前老师加了图3数据,投篮次数相同都是30次,问:谁厉害?学生立马反应过来,有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投篮次数相同,那么谁投中得多谁就厉害一点。接着再出示图2的信息,学生就会反思:唐加友投30次中18次,而叶金松投了20次就中了13次,解廷宇投25次也中了16次,虽然投中的都比唐加友少,但是总次数也少了,所以再引导算“投中个数占投篮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此之前比较谁厉害的问题大多都是计算“平均数”“总分”之类,而比百分数是新授,因此在探究方法时,对部分同学来说确实有困难。而在重构的教学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困难点,给予一些“帮扶”,让学生在探究方法时有所依托,这显然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三、让实验效果大放异彩

近年来很多老师都倾向于用“数学实验”的方式教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数学实验”确实可以达到传统课堂达不到的效果,但如果老师能处理得更细致一些,给学生操作适时的点拨,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课例分析: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教学片段为例。

本课“猜一猜”环节,老师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芸豆,我张大手尽力抓一把,抓到多少粒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猜猜看,如果你这样抓一把,可能抓到多少粒?记录在表格上。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想不想自己来数一数?出示实验要求:抓一抓、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学生操作。

全班交流填写表格。

在“全班交流”环节,交流“猜”和“数”数据时,几乎所有的学生猜和数都很接近,甚至是一模一样(数据如图4)。暂不考虑这个班级的学生素质极高的情况,是不是也存在这种可能:孩子们根本没有经历“估计”的过程,而是直接根据“数的结果”倒推了“猜的结果”呢?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而这个情况其实是可以减少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以下是老师本环节原本的处理方式:

老师首先示范抓芸豆。老师自己抓了一把芸豆,然后立马放到实物投影上开始数。

老师希望学生完成抓→猜→数这一流程,那么老师在示范时就应该这样做: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芸豆,我张大手尽力抓一把,同学们猜一猜大概抓到多少粒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然后学生操作。

“估计”是很容易被忽略、被遗忘的,因此老师在示范时就应该重点关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包括语言、动作、某一个活动,可以让下面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顺畅,这顺应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扶梯,让他勇攀高峰,给学生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地球”。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支撑数学实验支点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