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

2018-08-25刘玉梅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点

【摘 要】 自中国现代文学以来,散文化小说呈现出一股流脉。散文化小说以散文笔法的运用而区别于其他文体样式,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散文化小说呈现着不同的特点。现代文学时期发展起来的散文化也显示着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流脉 特点

现代以来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很多要素,在表现形态上几乎呈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演变,除了语言文字之外,还有文体样式的发展。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是外在的变化,而语言词汇乃至文体样式的更改才是内里的转移。就文体样式的新创,在现代小说史上,先后出现了“自叙传抒情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等。这种转变多是源于对西方文体样式的借鉴,并且这种“拿来”不仅表现在小说创作上,散文文体也有借鉴英国随笔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小说重故事而轻环境描写,现代作家们就逐渐打破了这种传统,在白话小说中加入各种成分。比如上面提到的抒情的成份;加入心理描写的成份以及“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鲁迅也会在自己的小说中运用散文的笔法描写。而在小说创作里运用散文的笔法并不仅有鲁迅先生。还有后来的废名,沈从文,师陀,萧红,孙犁,汪曾祺,贾平凹,阿城,陈立伟等等,他们的小说虽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但无一例外的都不是纯粹的小说样式,都含有散文化小说特点的影子。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小说家扬名的作家也不在少数。现代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鲁郭茅巴老曹除了曹禺主攻戏剧外,其他都是小说圣手。现代小说从主要的单个作家手里生根发芽,后来逐渐以小说团体的面貌出现,诸如“乡土小说”、“京派小说”,“海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山药蛋派”小说,“荷花淀派”小说等,而当代文学史上这种小说流派、团体更是鳞次栉比,粉墨登场。诸如,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这些小说团体多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组成。此外,有的团体、流派还是主要在某一作家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这样的小说不可避免的具有类似的特点,但作家又能保持自己的风格。作家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自有其各自的章法与独特之处。一个作家区别于另一个作家,其实关键在于“怎么描写,叙述”的问题。而这就是小说笔法的问题。以上列举的作家,尽管笔法也是不一样,但与传统小说相比,更柔软,更随性。

如果说把散文的笔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后来的众位作家虽都表现有这样的特点,但各自又有各自的写法。萧红大概如此说过,“有人认为小说就一定要写的像托尔斯泰、扎尔巴克、契科夫的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各式各样的作家,也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所以鲁迅小说的白描手法就尤为精彩;废名小说竹林田园的佛旨禅意就尤为精到;沈从文就非常欣赏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写法,坚持“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的道理;师陀小说描写的陈旧没落的感伤情调,彰显的的是抒情散文与叙事小说文体的结合;萧红的写法,鲁迅先生早已给出了精确的评论“越轨的笔致”;汪曾祺的小说的民俗的添加,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娓娓道来。何立伟的小说也有“以景映情”的特点,用景色描写掩映故事情節的发展,在风景如画的背景中,小说的结构就被分散,情节就被替代或者是朦胧的罩起来,小说的发展就犹如进入河之下游,缓缓徐徐,悄无声息地混入大江大河。阿城的小说就更没有中心故事,词句用语也是极尽省俭,仿佛是用意境作文。

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大都有一个即可成定律的特点,即小说题目凡是以地方,景色为标注的很大部分是有着散文化小说文体特色的篇章。如鲁迅的《故乡》,废名的《桃园》、《桥》,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祺的《大淖纪事》,贾平凹的《商州三录》;阿城的《峡谷》,何立伟的《白色鸟》等等。这虽然不能成为一种定律,但是此类小说却大都呈现着散文化的特性。这虽然不能作为散文化小说的强力佐证,但也属于一个有趣的发现。在另一程度上也体现了作家们潜在的审美共性。

有人说散文化小说,“它是站在欣赏者立场上得到的一种审美感受,倾向性的认同大于理性的分析”[2]。其实不然,相反正是因为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才得出此类小说不同于传统的小说,而给其定义“散文化小说”的概念。而且散文化小说的提法并不新鲜。早就有人对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予以“散文化”小说的评价。只是“散文化小说”的概念并不是一下子清晰起来的。与此之前,人们对与传统小说特点有异的篇章有各样的称谓,诸如“诗化小说”“抒情诗小说”“诗意小说”“写意小说”“散文诗小说”“散文化小说”等。不同的称谓针对的作品大多是大同小异。毕竟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都是有目共睹的。而称谓不同,也说明了评论者们对作家的小说的看法不同,那对同一篇作品的同一特点是否应该有明确的概括?劳伦斯在其文艺批评中谈到“批评永远也不会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首先,批评太个性化了;其次,它所关心的正是科学所冷落的那些价值”[3]。尽管如此,文艺批评,文学评价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界定。对与正统小说特点表现不一的作品也需要做出概念上的梳理与定位。因而以往具有诗意性、抒情性、散文化特点的作家的小说,诸如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的等等,仍然需要给出明晰的确认。因而,笔者说以上作家小说呈现的是散文化小说的特点,主要是就作家的写作笔法以及作品的整体表现,如果仅就抒情与诗意的营造,将他们的作品称之为诗意小说也未免不可。

著名的学者杨义先生的观点也是很能够揭示出“散文化”小说的本质特征。他认为小说的“散文化”,“乃是小说的自由化,随意化,它把小说的环境化淡,人物化虚,情节化少,而唯独把情绪化浓”,切中现代散文化小说的旨意。

【参考文献】

[1] 曾利君.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

[2] 袁兴国.沈从文散文化小说的写作策略[J].小说评论.2008.1

[3] 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M].漓江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玉梅,女,聊城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