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8-08-25王武凤

西部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假想小男孩想象

王武凤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丰富的想象。针对小学生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

训练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于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蕴。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思维,还能激发语言的发展。

邓颖超同志曾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国少年儿童要“树立创造性的志向”,“培养创造性的人材”,“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而创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光荣任务。

那么,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呢?

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教看图学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在分别指导学生初看图和初步读文之后,抓住文中人物逐个具体的描绘,图文对照,使学生认识图文中,作者是怎样对图进行“扩想”。读完以后,我又结合写作的片断训练,要学生在几个人物中自选一个进行再次扩想,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由看图到作文的两次扩想训练,有例有据,有仿有作,让学生把自己的某些生活见闻与感受同作品的形象联想出来,以增强作品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这对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又如教古诗《 题西林壁》时,我指导同学们先理解每句诗意,然后把每句意思连起来理解全诗意思中的扩想训练,于是我对每一句的含义都对学生进行指导扩想,使作品的总体结构,使主题的“发酵”,丰富细节,增大作品的容量,使内容更趋具体化。

二、续想能激发起学生的浮想联翩。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发起学生的浮想联翩。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我往往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接续想象”,如教《夜莺的歌声》时,抓住课文的结尾“‘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这一句,我设计了“小男孩唱着这么真切的歌以后怎么样?”为题,让学生讨论,续想故事情节。这时同学们有的说小男孩是多么聪明,称赞难能可贵的小男孩做得对;有的说难能可贵的小男孩是多么勇敢;有的说小男孩又一次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后,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想象进一步焕发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学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后,我以《中国孩子寄信以后》为题作文,让学生展开接续想象,顺作者写作旨意写了中国孩子呼吁和平的热切期盼。。还有学习了《三人行》以后,我又以“黄元庆、小周就这样拉着王吉文吃力地拖着往前看爬”为开头,让同学们继续展开想象,把故事情节想象下去。这样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联想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对体会课文含着的思想感情有进一步的理解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有某一点相关的某一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分散的彼此不联贯的思想片断联接在一个思维的链条上。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训练联想的好材料。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时候,让同学们知道作者借想象,提出了保护绿色植被的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多种树。但在当时的黄河流域,以前的生活的艰难,还很难做到不伐木和垦荒,诱发同学们积极环保多种树,想到我们的前辈也是这样,只有在中国共主党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新中国,才使这样的希望变成了理实,从而懂得文章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常常会给读者带来希望,带来理想,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它。在教《幸福是什么》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写《读〈幸福是什么〉后想到的》读后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联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幸福是什么。

四、补想使学生既收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练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和意境往往不能作紧针密线,巨细无遗的抒写,总要给读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这些“孔隙”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这样既收读懂得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如教《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周恩来闯进了租界,看到了洋人是怎样欺负中国人的情景,在那危险的地方,一但被发现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当时的环境怎样?” “周恩来这时又怎样呢?”(他站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这时才明白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在讲课文的同时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补想”训练,课后还要求同学们把上面所讲的写成一段话。我就是这样的注意引导,使学生按一般事理逻辑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中间的情节。

五、拟想既加深理解了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的训练

拟想也就是比拟想象。如《中彩那天》是把人的特征物化,写了爸爸帮朋友买彩票,意想不到居然中奖了,是一辆奔驰牌小轿车。这件是朋友根本不知道,是锯为己有还是告诉朋友。这是考验爸爸的道德问题。从中表现了表现了爸爸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这是由人拟物。而《落花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还有《金色的鱼钩》也是把物的特征人化。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犭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作者用这样的比拟老班长虽然不在了,但他那舍己救人、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永存,这些都是由物拟人。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就用来对学生进行比拟想象的训练。还有,拟想能力同样在写作中得到培养,如教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后,让学生写《柳树赞》引导学生展开由物及人的比拟想象,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获得想象能力的训练。

六、假想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假想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来,凭借想象来假设情况。假想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因。发展学生的假想能力,对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培养假想能力的好材料。如教《未来的房屋》老师先用第三人称的口气,进行叙述和描绘,使同学们铖如跟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去参观未来新村,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继而通过学习,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我便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住在这样的房屋有什么感想?你“设计”中的未来房屋的外形是怎样的?你还希望这房屋 里增加一些什么设备?这些房屋除了建在海洋、太空之外,你打算设计在哪些地方?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情趣盎然地畅谈起自己的设想:只要一按电钮,房屋就可以迁移到你想去的地方;有的又说,房屋里有防地震的设备,该地区有地震,房屋的显示镜里早在几天前就预告屋主了;有的还说,房至里有运动场,但又可以随时更换不同的场所,适应各类运动的需要等等。假想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加深,一些进军科学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另外,在作文教学中我也注意到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假想能力,如学了《一幅壮锦》之后,联系课外阅读,让学生写《假如我是……》《二十一世纪的我》等文章,培养学生假想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不能信口开河,要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展开假想的诱导物,步步引发,使“假”得有理,“想”得有据。

在教学中,由于能注意有机地挖掘课文中可以培养学生想象的“孔隙”,让同学们在想象中邀游,因此同学们非常喜欢上语文课,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平均得到较明显的提高。

猜你喜欢

假想小男孩想象
扶起小男孩
快乐的想象
假想
一生
小男孩
别怕,那是孩子的“假想朋友”
论"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过当的法律适用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