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导向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为例

2018-08-25王广永

物流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财经类基础课物流

李 佩,王广永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1209;2.上海社会科学院 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

起源于美国的物流最早指的是单纯的“实物分配”或者“物品配送”,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日本后,将物流的概念逐渐扩展到“物的流通”。中国的物流则是引入了日本的概念,将物流的定义从物品配送扩大到物品从供应方向接收方流动时发生的一切过程,包括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联系日益紧密,逐渐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作为服务业中连接各个主体纽带的物流业,起着对实体经济运作的支撑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物流业总收入为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6%①。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早期的物流业仅仅被认为是“送货上门”,物流业进入门槛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一方面物流业竞争逐渐加剧,特别是在传统“送货上门”的业务竞争上更是如此,四通一达、顺丰、全峰等,甚至一些零售企业也开始将业务扩展到配送服务,例如京东等;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业务模式单一,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运作风险,2016年神盾快运、最鲜到、安捷快递等10家物流企业相继倒闭②。因此,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依托高科技,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在物流行业谋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物流+金融”的方式更具重要意义。物流金融是在物流增值链中,结合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供应商和用户等各方的共同需求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物流金融本质上是一个将资产与资金进行融合的过程,着眼于物流,但又不局限于物流,将金融手段用到物流当中,既实现物的流通功能,又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类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配物品流动中的货币资金活动,实现商品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物流与金融融合化发展的特征。因此,物流金融不仅能为传统物流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而且还能拓展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金融起步相对较晚,能同时将物流与金融结合运用的人才相对匮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物流金融的发展也是一样。一般来说,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目前在我国开设物流专业或者金融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授业内容单一,将物流与金融进行融合教学的院校较少,教师也大多缺乏“物流+金融”的实践经验,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需要脱节。因此,如何将物流与金融相结合,探寻合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流金融人才成为各个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未来方向之一。

1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以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选取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公布的2017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中的55所财经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各财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做基本分析,相关开设课程数据均来源于各财经高校教务处和开设学院网站。

第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已经成为财经类高校开设的主流专业。在55所财经类样本大学中共有49所财经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其中,上海财经大学虽未开设物流管理的本科专业,但是在其开设的企业管理硕士、博士专业中明确有运营管理的培养方向。

第二,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如图1所示。这三方面课程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其中,各个高校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较为集中,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各高校大多根据自身特点开设,课程差异相对较大,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特色是国际贸易,该校的核心课程设置中就有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公约、国际运输与物流管理等,中央财经大学的特色是金融、财政,该校的核心课程设置中就有金融学、风险管理等课程。

第三,大多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作为基本构架。专业基础课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中为学生开始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必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学习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列出核心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概率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如图2所示,开设管理学的财经类高等院校有29所,经济学有21所,运筹学有29所,概率论有1所,高等数学有1所,线性代数有2所。本文的样本是财经类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这些财经类高校的基础课程,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我国传统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的学生,从而运筹学也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图1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架构

图2 2017年财经类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开设情况

第四,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仍以传统课程为主。专业核心课程是以本专业核心要务为基础而编制的课程系统,它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且具有较强的延伸力,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列出核心课程中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采购、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如图3所示,我国55所财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共有16门课,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供应链管理、采购、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少部分高校开设了企业资源计划、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经济、物流技术等课程。这说明我国大部分财经高校仍然将传统物流管理领域涉及到的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增加新的课程。

第五,传统管理学类课程构成了物流管理专业拓展课的核心。专业拓展课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从需要和学校特色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面。一般来说,各高校对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原则是结合学校特色和社会适用性,但是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拓展课仍然以传统管理学课程为主,较少有体现社会发展变化。图4是我国财经类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拓展课,这些高校专业拓展课仍以营销学、统计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和商品学等传统管理学课程为主。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物流经营方式越来越难满足日益复杂的物流需求,物流专业的学生也更需要拓展知识面,学习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拓展课。

2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架构大多遵循“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三位一体的模式,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一般为学生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为学生选修课。具体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图3 2017年财经类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开设情况

图4 2017年财经类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拓展课开设情况

第一,课程体系采取“三位一体”的模式,未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体系。从图2至图4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开设物流管理的财经类高校中,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小,且大多没有单独将实践教学环节列为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现在一些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教学中,例如专业拓展课中的电子商务,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50%的理论教学加上50%的上机操作。由于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途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实践教学并非单单指上机实验,上机操作毕竟只是模拟实验,在实践中,市场、企业环境等是随时变化的,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掌握应对变化的能力,其设计还包括实际训练、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课程。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较为传统且单一。如图2所示,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以管理学、经济学和运筹学为主,其他相关课程开设较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在跨境电商的驱动下,国际物流逐渐发展,这样与传统国内物流相比,英语在物流从业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中并无物流实务类英语。同时,由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物流管理中实务型企业所需的必要基础课程,例如货代公司、配送中心、港口和货物集散中心等,且专业基础课程大多在低年级开课,此时学生的从业方向大多不固定,应该适当增加此类课程的开设。

第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集中,专业目标性低。如图3所示,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在供应链管理、采购、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等传统物流课程,而没有给有就业目标的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一般在学生进入高校的二年级左右,学生对学习方向或者就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专业核心课程集中不能满足所有方向学生的需求。从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偏重于物流与供应链分析和研究,这个方向的学生大多会选择继续深造,深入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的创新与发展;第二类是偏重于物流企业的管理或相关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的管理,像是MBA的一个分支;第三类是进入相关企业参与实务型的工作,偏重物流和供应链的实际操作,例如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广泛,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第四,专业拓展课程设置未体现学校特点,且未与物流行业发展接轨。如图4所示,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拓展课程以传统管理学课程为主,大多没有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特点或学校的强势学科进行设置。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国家级重点专业有金融学、保险学等,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拓展课的开设中仅有金融学这门课程,与物流金融相关的供应链金融、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资产证券化等课程并未开设。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国内很多物流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急需国际物流、“物流+金融”类的物流人才,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以“物流金融”方向为例

(1) 课程设计目标

总的来说,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金融方向的课程目标应是: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强地分析解决物流管理方面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分析方法。同时,还需具有专业化的物流金融业务能力,包括物流金融管理、物流金融投资理财方案、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改革

根据物流金融方向专业课程设计目标,结合我国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课程设计改革如下:

第一,建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专业实践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核心课程体系。在原有“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专业实践课,而专业实践课模块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实验教学,这类实践课程的开设一般应在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掌握之后,通过对现实情境模拟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二是实践基地的实地教学,通过与物流企业、相关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能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有两周到三周的时间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实践,让学生能了解物流与金融的运作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或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第二,扩大专业基础课范围,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入物流英语、金融英语、高等数学、金融数学等课程。这里的物流英语、金融英语可以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别在一年级上、下学期开设。由于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并拥有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学校/学院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直接进入物流英语和金融英语等专业英语的学习,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在进行一学期的基础英语学习后,在一年级下学期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高等数学和金融数学等数学类课程,可以分别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是基础,金融数学是针对物流金融这个特色方向而开设的,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原理。

第三,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根据专业目标,将专业核心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管理类模块,包括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学、保险学等课程;二是创新类模块,包括运营管理、博弈论、优化理论、动态控制、随机建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定量分析基础、经济分析等课程;三是实务类模块,包括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物流成本管理、会计学、财物管理等课程。其中,管理类模块的课程较为宽泛,主要从培养物流金融管理类人才的角度而设定,创新类模式的课程难度较大,主要从培养物流金融相关理论研究者的角度而设定,实务类模块偏应用,主要为培养物流金融相关实务操作人才的角度而设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预先设定的专业目标选择相应课程。

第四,专业拓展课体现“物流+金融”的特点。各个学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利用优势资源,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交叉学科。以物流学为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物流能帮助人或企业实现货物与交易分离,对物流业发展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物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促使物流企业需要向其他领域进行延伸,物流金融就是很好的方向之一。在物流金融方向学生培养中,专业拓展课需要体现二者相结合的特点,除了传统物流专业拓展课外,还需要加入物流金融相关的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信托与租赁、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资产证券化等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在三年左右开设,让已经掌握相关物流与金融基础知识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就业选择等因素,选择侧重于金融或物流或者二者兼顾的拓展课程。

4 总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物流需求的增加,也使得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向物流金融等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为物流行业输送“物流+金融”等方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大多采取“三位一体”模式,实践课程较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的开设较为传统,没有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

为此,在通过对现有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资料收集后,考虑到向资本密集型转型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建设“物流金融”方向为目标,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课程体系改进措施:一是在总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三个模块的专业实践课,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突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二是将专业英语和专业数学纳入专业基础课范畴,并设计分级分层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打牢专业基础;三是根据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建立不同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完备的学习选择;四是结合专业发展的特点,扩大专业拓展课的范围。这样,通过整体框架扩展和局部课程设置改变,从面到点的提出了基于现代物流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框架,期望能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注:①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7-03-09/doc-ifychhus0166389.shtml。

②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106180904277.html。

猜你喜欢

财经类基础课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