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匠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2018-08-25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2

物流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竞赛物流

孙 亮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变革,高职院校急需培养适应未来物流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大学时期是学生伦理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将“工匠精神”引入当前高职生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每一个大学教育者今后教育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

因此,本文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就如何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综合改革,培养大学生新时期工匠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展开研究。

1 基于“工匠精神”精神和新时期创新实践,建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框架

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结合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大胆实施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框架,如图1所示:

2 顶层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推动实践教学全面改革

2.1 建立以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综合实践体系

(1)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指引的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图1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框架

该培养体系的核心是高职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专业技能,奖励,学生干部加分。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包括举办汾东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旅游文化节活动、红歌比赛、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建立学生社团,组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等专业活动。

(2)构建“双元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按照“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分类推进”原则,既面向整个专业学生开设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重点在于学生创新创业潜能的激发和培养;同时,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最后还设置了各种创新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双课融通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

(3) 建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竞赛培训体系

图2 双课融通实施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依照高职物流国赛标准和行业动态以物流职业能力测评、物流大数据分析、长风学霸赛的学习内容作为基础,形成常态化教辅,在此基础上从操作优化、创新创业与运营、规划与设计三个层次构建竞赛项目和竞赛内容。其中,物流职业能力测评、学霸赛每年九月份举办,持续一个月,同时引入当前先进的AR技术和能力测试环境,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估。比赛内容从职业岗位能力出发,融入企业岗位技能及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操作及优化层引入智能仓储、配送、运输团体赛,从技能升级优化的角度,引入智慧物流设备,并对作业系统进行智慧升级,优化订单处理模式和处理流程,打造智慧物流时代的高效物流。创新创业与运营层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竞赛、物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和物流创业方案设计竞赛等经营决策层次的竞赛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规划设计层吸纳物流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背景作为竞赛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流知识对物流作业项目进行方案设计与优化的能力,同时引入多种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与工具,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层次,对接高端人才培养,为物流专业技能竞赛的发展创造新的范式。

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体系如图3所示:

2.2 基于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

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首先搭建并完成了数字化的专业教学云平台,将专业的教学、实习、培训、竞赛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高效跟踪与管理、培养效果的综合评估与反馈,实现一体化智慧教学管理;其次,建设相关课程的虚拟仿真培训项目。

2.3 打造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实践服务,在校内设立了由专业课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在校学生自主经营的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菜鸟驿站和寸草心学生创业超市。

2.4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与德邦、安得、宝供、山西美特好物流等省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深圳中诺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百企千校万人计划”将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校企合作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搭建训练平台,同时开展物流人才相关认证,为实习就业提供绿色通道。

2.5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实践教师队伍

建立可持续的教学队伍发展机制,包括学习培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赴企业挂职锻炼、竞赛辅导和科研绩效奖励政策等,保证专业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质量。

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上传微课视频,让学生形成基础记忆;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复习工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微课视频回顾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6 编制物流行业岗位技能手册

图3 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体系

根据物流行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全国技能大赛考核标准,与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了物流行业岗位技能手册,同时,整合校园资源编写专业培训手册,填补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材中的空白。

3 成效及影响

3.1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1)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2016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了第九届“畅享杯”全国创业项目设计大赛,针对山西省文水县农货进城、城货进村设计的农村电商物流创业方案,获得全国大赛特等奖。2017年,参加了第十届“畅享杯”全国高职院校创业设计竞赛中物流企业管理赛项获得国家一等奖。

校内创新实践方面,由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负责的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菜鸟驿站,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大学园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与寸草心公司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超市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物流连锁经营能力。

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硕果累累,涌现出了诸如2018届学生自主创业开展的“农超互联”项目,在农民和超市之间建立高质量沟通平台;2016届学生通过微商创立自己的化妆品名牌,月销售额近2万元;2013届学生与同学合伙创立十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跨境电商、自主品牌服饰的制造销售,目前在淘宝平台上运营,月销售额近百万。

(2)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

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社团,全面负责校内专业实训场所的卫生、设备维护与管理、组织校内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在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强调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精益求精,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了课外活动,而且在参与组织和管理专业社团的过程中,处理问题能力也得到加强。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引入真实企业案例,引入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规则的制定、命题、评价等方面,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加强。

3.2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从2010年至今,学院坚持用大赛标准来引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专业实践教学;结合新形式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师生共同探索、创新、磨炼技能。物流管理专业师生在参与全国、行执委、省、市的各级别技能竞赛中共获奖30多项,硕果累累。

3.3 社会服务

组织承担了全省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大赛。对口帮扶省内中职院校6所;大赛期间为周边及省内中高职院校开放实训场所,派遣专业骨干教师为参赛同学进行技能培训;为不同区域、不同院校的教师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省内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为山西省物流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获得企业高度认可,同时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比例不断升高,多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自我飞跃。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竞赛物流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