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甘谷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2018-08-22邵军强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治理环境污染农村

邵军强

摘要:本文通过对甘谷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指出当地污染源主要来自固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畜禽生产中的排泄物3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农村环境治理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甘谷县以创建生态示范县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与生活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1甘谷县农村环境污染

甘谷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下辖13镇2乡。常住人口63万人左右。甘谷县农村环境现状并不乐观。面源污染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固体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生活方式快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随之出现并随意堆放,长时间堆放。不仅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及环境。很有可能造成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1.2畜禽生产中排泄物造成的污染。甘谷县是养殖大县。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散养方式仍然存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工作相对滞后,大多数养殖场未履行环评及环保审批手续,畜禽粪便及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对河流、地下水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3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造成的污染。随着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废塑料加工、土法炼油、木材造纸等小型加工项目纷纷落户到我县,规模不大。工艺落后,能耗较大。污染物处理难度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项目,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总量逐年增加,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

1.4农村民用散煤燃烧造成的污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甘谷县农村人口达48万人左右,无集中供暖区域约12.11万户,经调查,多数农户采用传统煤炉进行冬季取暖。民用散煤燃烧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是导致全县大气污染排放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2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2.1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从教育百姓、提高百姓思想认识和环境意识人手。使老百姓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意识。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环保部门通过“环境提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怡人起来。

2.2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近年来,农村垃圾越积越多,村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没有垃圾收集点。或所建垃圾收集点分布不合理,或长期无人负责清运垃圾。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国家优惠政策逐渐向农村倾斜。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合理规划,投资兴建方便村民就近投放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安排专人及时清理。定期清运处理,降低减少污染源。

2.3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首先我们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畜禽养殖区管理体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明确要求。农村地区要想扩大规模发展畜禽养殖业,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规划条件才可以获得扩展的资格。不同养殖区的标准与规范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禁养区来说。其内不允许再次建造新的畜禽养殖场,已经建立了的则要求在上级所规定的期限内转移或彻底关闭。至于限养区,主要在养殖区的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方面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必须严格把控。除此之外,对由于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要加强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力度。政府要积极倡导农民在宜养区范围内组建不同规模大小的生态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并通过开发沼气、农用肥料、无害化畜禽粪便等有机资源,对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对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可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加工过程。对不能按照上级标准定期排放污染物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可依照限期管控的治理思路,明确规定其必须在期限内完成达标标准,否则责令其停产整顿或直接取缔。

2.4治理農村工业污染。要加强农村工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农村规划建设与辖内企业工业发展的联系,通过政策引导,号召农村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走“边治理,边发展”的经营之路。积极改善目前农村地区工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估现状。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指导农村企业对自身发展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升级产业结构链。从源头上控制工业产品环境污染强度。其次,相关部门加强环境管控力度和效能,严格贯彻国家产业号召的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坚决取缔那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影响的生产项目和设备仪器。加大对农村企业工业污染的监管力度。

综上所述: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三者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才能构建一方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治理环境污染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
赞农村“五老”